我是泪点比较低的人,看《长津湖》也流泪了,就像看《八佰》一样。可还是对片子的诸多“糟点”忍受不了。

长津湖》剧照

看了近3小时的《长津湖》,总体感觉我们的战争电影在倒退。不可否认,从《集结号》引起韩国的特效手段之后,我们现代电影拍摄的技术进步很大,《长津湖》里的许多镜头战场特效还是很热闹很震撼人的。

即使这样,或许是受制于经费不足,电影里的美军武器,如坦克、飞机等竟然未使用道具,而是用的电脑特效,剪辑镜头过于明显,对细节稍在意的观众很容易出戏。

抛开这些细节,我说现代战争片的退步,最显著的地方就是内容,尤其是对战争中人性的刻画显得轻率而浮躁,《八佰》也有这个问题。

我举两个经典例子。

一个是1955年拍摄的《董存瑞》;一个是1956年拍摄的《上甘岭》。前者是国内战争,后者讲抗美援朝。

那时候的电影没有电脑特效,又是黑白片,为什么那么好看呢?

首先,50年代的演员、导演,是刚刚经历战争洗礼的一代人。在描述战争场景时,对人的内心刻画非常精准。

《董存瑞》一片中,电影首先交代了董存瑞从一名16岁的新兵逐渐成为一位成熟的解放军战士的过程,这个过程为他在战争中的表现作了很好的铺垫。

比如有这么一个情节:日本鬼子投降了,大家都在庆祝。此时蒋军的飞机来扔了炸弹,死亡群众无数。董存瑞抱着一位孤儿,孤儿问:“妈妈炸死了,今后谁管我?”

董存瑞说,“共产党!”

这是非常经典的过渡,为一位少年为何将在战争中表现得那么英勇作了解释。

观众也通过这些片段,看到了董存瑞的成长和变化,比他直接在激烈战斗中炸碉堡,来得更真切也更自然。

《兄弟连》剧照:他们目光所及,就是导演的解释。

其次,不论中外,所有经典的战争电影,都需要解释“为什么”——《拯救大兵瑞恩》中,解释了“八个人为什么要去救一个人?”;《兄弟连》中,解释了E连官兵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跑到这里来?”

同样,《上甘岭》也有类似交代。在极其残酷的上甘岭上,大家连一个苹果都舍不得吃,极度的饥渴,只能靠露水解渴情况下,战士们在战斗间隙都在照顾一只小松鼠,露水也与它分享,他们撤下阵地之后,他们把小松鼠带到安全地带放归自然。

和平的渴望,在这些小细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交代了我们为什么来这里——为的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方水土。影片在王兰的《一条大河波浪宽》中,将战士们的这一精神和情怀进一步升华,整部影片让观者酣畅淋漓、感人至深的根源就在这些细节里。

上述这些战争中的人性刻画,在《长津湖》里几乎没有,这部片子的最大问题在于,一个激烈接着一个激烈,就是看不到人性的光辉,以及人的个性。

有人说,中国战争电影的成就止步于谢晋导演拍摄的《高山下的花环》,此言非虚。在国产经典战争片中,很难再找得到超越上述三部深刻到让人久久回味的电影了。

《长津湖》一片,惨烈接着惨烈,轰鸣套着轰鸣……要说走出影院记忆里能留下什么?还真没有。

从影院出来,走在前面的一位家长问他的儿子:“看完电影有什么感受啊?”

小孩说:“战争好可怕啊!”

这就是《长津湖》,除了表现战争残酷,啥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