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费欣(1879-1955),美国俄裔画家,大师级人物。费欣以画人物肖像闻名,风景画却很少有见介绍,以致一直鲜为人知。

费欣的风景画除了富有民族性外,还带有印象派的特征。西方艺术家以大自然为写生对象的油画作品可以说是从印象派开始。当古典主义的画家在室内灯光下描绘维纳斯美丽的身体和宗教神奇故事的时候,印象派画家已经开始提着画具在乡野与城市间穿梭,观察透过光线的自然景色和事物,并快速地用手中的画笔和颜料记录下来,这种直接的观察自然的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费欣.风景油画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面中的简化是把事物不重要的结构形式省略,摄取最重要的成分结构来刻画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通常用一个模糊的笔触、色块来表示,有时会出现平面性的表达。这一个笔触、色块或平面会承载事物所蕴含的很多内容,也就是简化中模糊性语言能包含更广阔的意义。费欣的风景画中经常会用大面积的色块代替房屋、树林、草地等,这种处理方式简化了事物原有的复杂结构,但通过平面化的笔触和色块使画面富有整体性。

费欣.风景油画之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速写式的作品,着笔不多,却以简见大,有如写意画。他的画在奔放的笔触下,保持着微妙细腻的色彩变化,调子和谐舒服,很美!

费欣的很多作品里具有很明显的印象主义风格,印象派中光和色彩的运用对他的启发很深刻。印象派本身就是描绘一些在自然光线作用下朦胧模糊的景色,费欣接受了印象派对于画面中光色处理的方式,他的作品也通过在处理光与色的关系中呈现出模糊性。

费欣.风景油画之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似随意的笔触,照样塑造出令人耐看的细节。

费欣.风景油画之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画的树枝画得突兀而起,吸人眼球,但背景的浅远处理,使画面整体非常协调。

费欣.风景油画之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泼辣凌厉的用笔,不拘小节的涂色,令岩石的气势夺目而出。

费欣.风景油画之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冬天的雪景,画面的黑白灰处理得非常精彩。雪地用厚油刮抹出来的效果,十分到位。

费欣.风景油画之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颜色的大片涂抹,形成鲜亮的黄颜色调子,却没有给人色生的感觉。后面均匀、平整的笔触,有意减弱,突出前面粗犷跳跃的笔触,拉开了空间。同样,颜色的处理上,前艳后灰,也起到了增加景深的作用。

费欣.风景油画之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画的节奏感很强烈。黑色的山,灰色的树林,白色的雪地,安排得赏心悦目。

费欣.风景油画之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海边的风景画冷暖对比强烈,画家在近水的岩石部分加入冷色,并逐步渐变过渡;同时,降低了远景岩石红色的纯度,保持海水蓝色的纯度,既协调了画面,又拉开了远近空间。

费欣.风景油画之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色彩是油画里最主要的元素,作品品位高低的关键在于色调的高雅与否。色块的有效组织与合理配置构成了画面色调。

所谓“高级灰”是什么样子?看下面这幅画的处理,也许能体会更多。

灰色调是一幅作品中最难的部分,它变化丰富微妙,对灰色调的把握,是一个画家用色走向成熟的标志。费欣作品中的灰色丰富异常。在其作品中,色块分布区域明确又统一,冷暖不同的灰色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技法上,灰色调是作者对物象本来的色彩相貌进行统一降调处理,找其色彩中微妙的变化,利用这个色调来和谐整体。经过艺术处理的灰色调,色感强,色彩品位高。灰色调由于变化细微,是作者依靠其独特的审美组织出来的,饱含作者情绪,是作者表达内心感觉最直接的方式,更易引起观者共鸣。

以下请欣赏费欣更多的作品:

费欣.风景油画《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欣.风景油画《山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欣.风景油画《木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欣.风景油画《初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雪》中将近枯萎的草地以土黄色色块概括,天空是整体的灰色色块,木头搭建的房屋刻画得很概括,省去很多细密的结构,作为画面视觉中心的重色块。蜿蜒的小路通向远方,把读者的视线带到远景出现的树林,层层的树林简化成深浅不一的色块,隐约可以看见勾勒出的几个树干,增强了树林的层次感,远山朦胧与天空相连。费欣用纯白的色块代表这场初雪,虽然已所剩无几,但笔触和刮刀在路上和草地里掠过的痕迹,留下丰富的肌理效果。近景的栅栏和几棵树刻画得比较细致,与其他简化的物象形成对比,使画面体现出一种富有节奏的美感。

费欣.风景油画《俄罗斯房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欣强调“没有简化,艺术将不可能存在”,简化对于画面的处理方式和呈现方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些带人物和动物的风景作品里,费欣对人物和动物的形态也进行了简化的处理方式。

《俄罗斯房屋》中,画面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和一头牛,费欣都用简化的笔触和色块呈现出来,模糊的画面形象中,我们能清晰的感觉到几个人物和牛的动态。近处有两个坐在木头上的人物,穿黑色衣服的人虽然没有清晰的五官表情,但感觉他就在注视着观众,中景的牛低着头只顾吃草,远处两个人物一前一后的前进,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费欣用概括性的笔触描绘出这一个生活瞬间,我们能感受到的这一切都是在简化模糊的视觉效果下体会到的,看似简化的色块、笔触构成画面的一部分,却更加真实地还原了艺术对象的特征和动态,简化之后的模糊性语言能述说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