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视的一篇报道再次把新能源车推上风口浪尖,#8小时车程新能源车花了16个小时#话题很快冲上热搜。

报道称,10月1日,一位从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车车主,在耒阳服务区给车充电时,花费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原本八个多小时的路程,最终花了十六个小时。

车主当时查导航发现不堵车,临时决定回家。一路比较通畅,到了湖南耒阳服务区时充电,结果到了充电站,车辆排队较多。

根据导航显示,深圳到湖南耒阳里程超过500公里,此处正好是电动汽车电池续航的极限,加上国庆假期出行高峰,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显然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车主称排队的四个小时,因为怕被插队连洗手间都不敢上。当时在排队的车有二十几辆。最后,车主花费十六个小时终于到家。

据悉,今年国庆假期,国内高速公路每日的充电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平时的近4倍。

10月3日,国网e充电累计为湖南全省电动汽车充电15668台次,其中高速公路充电同比增长96%,有充电站出现排队充电现象。

就目前几年来说,电动汽车的黄金续航里程在500km左右。500Km可以覆盖大部分人的日常用车范围,中东部地区的地级市一般间隔也只有100-200km,偶尔的跨市行程也可满足,而国庆假期众多车主的行程大多以远距离为主,500km的黄金续航里程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长途出行一直是电动汽车的痛点,此热搜甫一出现,国产造车新势力也非常紧张,面对众多网友的关切,蔚来小鹏理想三家车企迅速给予了回应。

蔚来汽车表示未来将会加大换电站的布局;小鹏汽车提出其便携式充电枪可以进行慢充;理想汽车建议长途出行选择加油模式。

回应可谓及时,态度也很诚恳。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些回应有些隔靴搔痒,难以让车主满意。

当然,这个新能源车充电痛点也不是最近才有,国产造车新势力们也大可不必紧张,只不过是因为国庆长假出行需求,加剧了车主们的“里程焦虑”。

众多网友看不下去了,纷纷给新能源车支起了招:

1、很简单,高速节假日不再免费了就解决了,顺便还解决了堵车的问题。每辆车每年直接给20天的免费资格,日期自选。

2、买两辆车,一辆加油出门用,一辆充电在家用。

3、能不能整个充电五分钟,能跑三百公里的?

4、最好是有一个换电池的站,就像加油站那样,所有的新能源车都用同一种电池,当然必须有标准,就像燃油那样,没电时到了站里直接换一个开走,给钱完事。

5、增加个太阳能充电不好吗?没太阳还有储存电量。没储存电量,没太阳,人工充电。

网友的想法不能说没有可行性,但就目前的新能源车技术发展现状而言,把想法落地还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于广大新能源车主而言,目前的最优解是如何缓解“里程焦虑”。

那么满足电动车长途出行最基础的两大需求,无非是续航和补能。

首先是续航。

市面上主流的电动车,车标NEDC续航里程普遍分布在500-600KM,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NEDC是基于理想情况下进行的续航测试。

而在工信部认可的前提下,厂商标定自然是以数字更占优的NEDC续航里程作为传播依据。在各类测试分享结果及刚刚谈到的个人经验来看,主流、靠谱的纯电动车在高速综合路况下的普遍实际续航里程为表显里程的6-8折。这里的续航偏差还受到温度、个人驾驶习惯、电池状态等多种条件影响,因人因现实情况而异。

其次是补能。

在电动车长途出行无法一次抵达目的地时,补能条件则成为了关键。在普遍认知里,补能条件由充电站布局、充电桩数量、充电速度三部分组成。

长途出行车主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1.利用导航APP,合理规划行程。

2.通过充电APP了解充电站布局、数量、速率。

3.预留安全电量,做好备用方案。

在我看来,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的趋势不可逆。眼下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障碍,随着电动充电桩的布局完善和汽车电池技术瓶颈的突破,未来这些用户痛点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