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为我们生动诠释了啥叫“有才无德”。

单就能力来说,杨素是标准的文武全才,出将入相、在两种性质的岗位上都能做到极致,即使放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也极为罕见,让人不得不仰视;

但在性格、为人方面,杨素却令人鄙夷。他手段凶残,屠戮将士、杀害无辜百姓;心狠手辣,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善于钻营,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甚至涉嫌弑杀隋文帝杨坚......

因此,史书中用“奸相”一词来评价杨素,可谓极为贴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风云诡谲的北朝时期,杨素历经两朝三帝而屹立不倒,备受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的一致垂青,几十年中出将入相、功勋卓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规律仿佛不存在。那么,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简单来说,有以下两方面。

其一,打铁还需自身硬,能力强、有担当。

人如其名,杨素的个人素质极高:

他出身弘农杨氏、家世显赫,祖、父两辈均担任高官;

为人好学勤奋,自幼精心研读各类知识,三教九流均有涉猎,书法、文章、占卜尤为擅长,草书、隶书造诣堪称一代大家;

他的外形条件也特别过硬,史称“美须髯,有英杰之表”,后来他率军攻打南陈时,陈朝军民远远望见他的英姿,纷纷感叹他就是活脱脱的“江神”。

毫无夸张的说,杨素正是北朝政治精英的代表人物,这些优越的素养支撑他在政坛如鱼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周时期,杨素原本是为权臣宇文护所用;当周武帝宇文邕除掉宇文护后,他的处境按理应当显得尴尬。然而,由于敢说敢当、有气魄,加上文笔极佳,起草诏书时挥笔而成、辞意兼具,由此逐渐被宇文邕重用。此后他还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军事方面的建树也令人瞩目。

隋朝建立后,杨素积极为攻打陈朝献计献策,并亲自在信州训练水师。公元589年的灭陈之战拉开序幕后,他率领军顺流而下,势如破竹、战胜在以水军见长的敌人。

下一年,江南爆发大规模反叛,杨素临危受命、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全权负责平叛,他率领来护儿、史万岁等将领虚实结合、稳扎稳打,先后经历100多次浴血战斗,彻底平定了江南、维护了政权统一。

公元599年,杨素参与了北伐突厥之战。面对突厥达头可汗率领的主力,他以骑制骑、与对方展开对攻,把敌人打到崩溃,达头可汗本人身受重伤、突厥残余痛哭而逃,其英姿、雄风令人念之而神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在战场上的优越表现,杨素早在公元592年就位居宰辅,与名相高颎一同处理朝政。由于办事利索、执行力强,他获得了杨坚的高度信任,经常处理一些关系重大的机要事务,并且总是完成得漂漂亮亮,由此越发深受信赖。

而在隋文帝晚期,杨素积极帮助杨广夺嫡;杨广即位后,他又替主分忧,率军平定了汉王杨谅之乱,由此官拜尚书令、太师、司徒,成为杨广的头号宠臣。

才华横溢、文武兼备,而且善于解决各种难题,任何帝王都离不开杨素这样的大臣。不过,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尤其接连面对杨坚、杨广这两位以猜忌心闻名的帝王,杨素是怎么摆脱“功高震主”嫌疑的呢?

这就是他的第二项特长:高超的政治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政治嗅觉敏锐,善于站队。

在任何时期,能力突出的人从来都不稀缺,但既有能力、又懂钻营的就极为罕见了。而杨素就是这种人。

在北周时期,由于孜孜不倦替客死北齐的父亲争取名分,杨素一度惹得龙颜大怒、差点人头落地。危急时刻,他以自己对周武帝宇文邕的了解,不仅没低头求饶、反而口出大话:“我给无道的天子做事,死也应该”,以此兵出险招、成功引起了对方的注意,不仅保住了一命、替父亲争取到了荣誉,自己也获得任用。

而到了杨坚执掌北周权力、谋划篡位自立时,杨素看准风向、主动与其结交,并且积极参与讨伐尉迟迥。这等于是在杨坚最需要支持的时候、送来了一场及时雨,虽然不是雪中送炭,但好歹也是锦上添花,自然让杨坚对其产生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为杨坚服务期间,杨素不仅主动解决各种难题,平日里也尤其精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凡是杨坚喜欢的,他就迎合、顺从,无论事情本身对错与否,这与为人正直、刚直不阿的高颎形成了两个极端。

到了杨坚晚期,太子杨勇逐渐不招隋文帝夫妻待见,而晋王杨广则极富心计、野心勃勃、善于收买人心。杨素敏锐判断形势,得出了晋王必将获胜的结论,于是迅速倒向了杨广,成了其夺位的最可靠助手。

但到了后来,杨素如日中天的威望、显赫的家族势力,也没逃过杨广的猜忌;为了避免晚节不保、祸及家族,他果断地以拒绝吃药的方式死去,真可谓把“精明”演绎到了极致。

聪明能干,善于判断形势、积极钻营,这就是杨素在几十年中官居高位、威震朝野的秘诀。然而,他的一切作为,其着眼点都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已;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不惜把其他人都当成垫脚石,手段、权谋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皇帝也成了他的棋子。

概括来讲,杨素有以下令人诟病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为人残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忠实践行者

战场上的杨素百战百胜,但他带兵的方式却让人不寒而栗。

杨素御军严格,任何人违反了军令,都会被立即斩首,没有丝毫宽容。如果仅仅这样倒罢了,历史上几乎所有名将差不多都是这种方式,不过接下来就很惊悚了。

每次战斗开打之前,杨素总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费尽心思地从手下将士身上找毛病,然后把他们当众斩首;多的时候达到上百人,最少也不下十来个,以至于每次他的大帐前都尸体遍地、血流成河,其他将士无不战战兢兢,没人敢违抗命令;

开打后,不管对方有多少人,杨素一般先让一两百名将士与敌人对阵;如果达成任务,则万事大吉;否则,失败了还活着回来的,一律就地处死,随后加派人手继续按这个套路进攻,直到获胜为止。

照这种做法,在杨素手下打仗只有两个结果:输了,被敌人杀,或被自己人杀;赢了,皆大欢喜。因此,鉴于反正横竖都是死,不如拼命获取功名,杨素手下的将士打起仗来个个不要命,战斗力极其强悍。

不过,杨素也有个优点:跟着他打仗,即使功劳再小,也会被如实记录下来,回师后论功欣赏。在这方面,当时大部分将领都做不到,因此虽然他带兵残忍,将士们还是愿意跟着他干。

对待军人尚且如此,面对寻常老百姓时杨素就更加凶残了。公元593年,他负责监造仁寿宫期间,为了讨好隋文帝,丝毫不爱惜民力、肆意驱使,两年的施工过程中,共有上万名民夫累、病、热死,尸体都被焚烧、就地掩埋,其残暴无情令人发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欺凌大臣、党同伐异,无所不用其极

杨素依仗自己所受的宠信,肆意排除异己。对于那些敢于冒犯自己、触犯自己利益的大臣,无论对方对国家有没有功劳、是否对朝廷忠心,他都会设计陷害,他的老战友、名将史万岁,就是因为在一次战役中的表现超过了自己,被其在杨坚面前百般污蔑,落得被活生生当朝打死的下场;

而对于那些见风使舵、积极奉迎自己的人,即使对方一无是处,杨素也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对其提拔。

在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氛围下,隋朝廷中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风气日渐盛行,以至于引起了隋文帝的警惕。在杨坚执政晚期,杨素被有意地疏远、架空,这也是他选择站队杨广的一大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毫无忠诚度可言,甚至不惜践踏封建政治伦理

杨素曾经对杨坚无比忠诚,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开始无条件地背叛了杨坚,甚至不惜背上弑君、祸国的恶名。

为了帮助杨广夺嫡,杨素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方面,他找准一切机会在杨坚、独孤皇后身前进谗言,数落太子杨勇的不是,鼓吹晋王杨广的优秀;

另一方面,他还利用自己的势力网,费尽心思地在东宫安插内线,把杨勇的举动添油加醋之后上报,以此离间父子/母子感情。

正是在杨素的一手导演下,杨广才成功夺取了太子之位。而到了公元604年,杨坚卧病在床、奄奄一息,此时的杨素安排自己的亲信控制了宫内外的所有渠道,将一切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防意外因素干扰杨广即位;

随后由于杨广对后宫无礼,愤怒的杨坚试图改立杨勇时,杨素迅速调集东宫卫士掌控了局面,随后和杨广派张衡入内“照顾”杨坚。

结果就在当晚,开创了开皇之治的一代雄主隋文帝驾崩,杨素在其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不得不让人猜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素固然聪明绝顶,而且办事能力在当时也首屈一指;然而,所谓“有才无德是小人”,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富贵和名利,甚至不择手段、不惜危害国家的利益;而他的聪明才智,也让他具备了极大的破坏力。就像司马光所说的那样:“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这种有才华的恶人,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