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常说“知子莫若父”,当年苏洵得到这个儿子之后,看他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给他起名苏轼。“轼”字的意思是车上的车把手,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作用,去掉它整个车就不完整。这是苏洵担心儿子以后锋芒毕露,不懂得掩饰自己,让他要懂得收敛。

起的字也很有说法,苏轼字子瞻,是扶着把手向远处眺望。

父亲希望他为人处世要懂得收敛,小心驶得万年船,以后路走得稳当一些,顺遂一些。

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印证了父亲的担忧,当了官之后的苏轼,敢言直谏,刚正不阿,可是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

苏轼的做官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的一生,就是不断被贬,而且越贬离京城越遥远一生。他45岁被贬湖北黄州,在黄州待了6年;59岁被贬广东惠州,在惠州待了3年;62岁被贬海南岛上的儋州,又待了三年。整个宋朝,被贬到海南岛上的只有苏轼一个人,皇帝实在不想见到他了,让他离自己越远越好……

苏轼这样一位留下大量脍炙人口诗句的天才,一位诗词书画、琴艺、美食、制药、养宠物样样精通的全才,他的为官之路却颇为坎坷,好在还有三个女人陪伴着他,作为他心灵上的慰藉。

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六岁嫁给他,这位美丽的女子,不仅是苏轼生活中的伴侣,还是他心灵的知音,那首传颂千古的名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就是苏轼深情地为这位结发妻子而写。

续弦王闰之,心地善良,擅于持家,她陪同苏轼一起贬谪到黄州,陪同苏轼一起开荒于东坡,陪苏轼一起搭建了雪堂,于是才有了“东坡雪堂”,才有了千古名赋《后赤壁赋》,可以说王闰之是苏轼的患难之妻,陪苏轼吃了最多的苦,苏轼去世后也是和王闰之葬在了一起。

冰雪聪明的王朝云,十几岁的时候因为唱歌好听,被苏轼纳为小妾,与擅长琴艺的苏轼很聊得来,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但可以说是苏轼的知己,当苏轼被贬岭南惠州的时候,朝云坚决要跟他同行,生死相依,所以有了那首《朝云》,“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的幸福,有了“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的感慨。

第一位妻子王弗

王弗是四川眉山人,她的父亲叫王方,是当地的乡贡进士,很有学问,从给她女儿起得名字上就能看出来,王弗的“弗”字通“祓”,实际上是避害而求福的意思。
在苏轼在十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师从王方。王方非常器重这个学生,后来就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苏轼。
本来苏轼不想结婚,他当时整天忙着修仙问道,父亲苏洵看儿子这样不是回事,要让他收收心,想给他找个媳妇。就这样苏轼和王弗走到了一起。

有学问
开始苏轼以为这位妻子只是贤惠而已,至于这位妻子有没有学问他并不知道。
有一天苏轼背书,背到某一段卡壳了,这时候王弗在旁边做着针线活,突然给苏轼背出下一句,让苏轼非常吃惊,比如说苏轼背到“大江东去”,突然忘了下一句了,王弗在旁边给他提醒:“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之吧,苏轼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老婆还是位饱学之士。

有识人之明

苏轼刚做官的时候,迎来送往,总要接待一些客人,王弗是个有心的女子,她会躲在屏风后面听,分辨客人的动机和人品,事后把自己对这位客人的看法说给苏轼听。后来那个导致苏东坡后半生官场命运坎坷的章惇,他第一次拜访苏东坡时,王弗便断定这个人不靠谱,因为他说的话,总是别人说什么,他就顺着别人的话音走,这种人一看就是阿谀奉承之辈,不值得深交,可见王弗还有识人之明。

劝诫苏东坡
后来苏东坡暂时搬到新家,短暂的居住在一个地方,在院子里发现有一个大坑,里边埋了一个瓮,还有异香飘出来,苏东坡说这肯定是古人藏下的神丹妙药,想挖出来。但是这个地方,不是他们家的地,不能乱采乱掘,王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找了个机会跟苏轼说:“若婆婆在,必不取之。”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大户人家,知书达理,可是在苏东坡考中进士那一年去世了,王弗说如果婆婆还在,一定不会让他去乱挖别人的东西。

王弗27岁就因病去世了,跟苏轼一起生活了十一年。他给苏轼生下一个儿子苏迈,年仅6岁。后来苏轼千里迢迢,把王弗带回四川老家,安葬在程夫人的墓旁边。在旁边的山地上,还种下了三万棵雪松祭奠自己的亡妻。

公元1075年,在王弗逝世的第十个年头,此时的苏轼,已是鬓发斑白,年届不惑。某天苏轼梦见爱妻王弗,醒来后内心凄苦的苏轼,对着月光,提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那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被后人誉为“天下悼亡词之首”,饱含了苏轼对王弗深深的爱。“十年生死两茫茫”,此时已经是结发妻子去世的第十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已经是四十多岁,有了很多的人生经历,鬓角都变白了,即使跟王弗遇见,估计也不认识他了。

第二位妻子王闰之

王弗去世后的第三年,另一位王姓女子,走进了苏轼的生活,要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外人,是苏轼结发妻子王弗的堂妹,叫王闰之。她比苏轼小11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虽然在才学上不如自己的堂姐王弗,但是她却生性温柔善良,她一直静静地守在身边,照顾着苏轼。
公元1080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极为困顿,王闰之不但毫无怨言地尽心照顾一家老小,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焚烧诗稿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王闰之曾经一把火烧了苏轼的诗稿,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乌台诗案”发生以后,苏轼被关进了大牢,朝廷要派人来苏轼家抄家,王朝云得到消息后,赶紧把苏轼的诗稿烧掉了三分之二,怕他因为诗词作品惹上什么麻烦。虽然这样避免了苏轼受到更大的处罚,但是也让很多苏轼的作品我们无缘见到了。

“东坡居士”的由来

苏东坡之所以叫“东坡居士”,是因为他刚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因为他是罪官的身份,待遇很差,一家人来到黄州没有住的地方,幸亏当地一个叫马正卿的书生,向官府请求,才把东坡外一片几十亩的荒地,让苏轼去开垦。苏轼带着全家不仅开垦荒地,还在这儿修了他的屋子,因为是在大雪天修成的,苏轼擅长画画,在屋子的墙壁上画上了雪景,正堂起了个名字叫“雪堂”,在此处居住了下来。那片荒地原来就叫“东坡”,再加上苏轼崇拜的诗人白居易,当年白居易在四川做知州的时候,也在一片荒地种了些花,给这片地起名叫“东坡”,所以苏轼联想到白居易,又想到如今的自己,就给自己取号“东坡居士”。
不过这样一大片荒地,都是瓦砾碎石,清除工作非常艰巨,苏轼一介文人并不擅长,主要工作都是由能干的王闰之负责操持。

创作《后赤壁赋》过程

有一年十一月份,苏轼和朋友们在雪堂聚会,他住在临皋亭,跟雪堂还有一段距离。这一天晚上,他跟朋友在雪堂饮酒、品诗、聊天,完了之后,两位客人陪着他沿着黄泥坂路回临皋亭,一路走来,看到已经下霜了,树叶都掉下来了,还有明月当空朗照,这样一番景象,让苏东坡当时心里非常地畅快,一边走着一边吟着诗,他跟朋友说,今晚的景色太棒了,应该有酒有菜啊,朋友说,菜有,我刚打了一条鱼,可是没有酒啊,苏轼说我回趟家,跑回家去见到了王闰之,还没说呢王闰之就猜到了,王闰之说她那里存了一瓶好酒,专备苏东坡不时之需,苏东坡开心地带着酒和鱼,跟朋友再游赤壁,写下了这首《后赤壁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节选

所以说这首赋就跟王闰之有直接的关系,没有王闰之及时提供的这瓶酒,苏轼也就不会有机会写出这首《后赤壁赋》。

还有一次,家里耕牛生病了,苏轼也没办法,这个时候,万能的王闰之说她有办法,这个牛生的病她认得,叫做豆斑疮,只要用青蒿,熬成一大锅粥给它喝下去,保准就好。后来果然按照这个方法,把耕牛治好了。

“王夫人谓坡曰:此牛发豆斑,疗法当以青蒿,作粥啖之,如言而疾去。”王世贞《苏长公外记》

后来苏轼外放到颍州、扬州,这一段艰苦岁月,都是王闰之陪伴他度过的。

到了元祐年间苏轼返回朝廷,日子越来越好,还做了翰林学士的时候,王闰之却因为多年劳累操持,积劳成疾,在汴京一病不起,卒年四十六岁。

如果说王弗是苏轼的结发之妻,那么王闰之就是苏轼的患难之妻,她陪苏轼,走过了二十七年的风风雨雨。苏轼做湖州知州、徐州知州的时候,已经和王闰之生活在一起了,后来被贬黄州,还是王闰之陪着他,后来返回朝廷做官,还是王闰之陪着他。那是苏轼人生最动荡的岁月,历经坎坷与繁华。

所以在王闰之去世后,苏轼失声大哭: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八年后,苏轼追随她的脚步而去,两人最终合葬在了一起。

红颜知己王朝云

在王闰之去世时,苏轼已经五十八岁了,再次痛失爱妻,苏轼的悲痛可想而知。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公元1071年,朝廷中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于反对新法,苏轼被排挤出京城,担任了杭州通判。

在一次西湖边的聚会,苏轼遇见了一个歌舞班子里头的歌伎,这就是王朝云,她当时十二岁左右,因为家境贫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成为一位小歌女,以卖唱为生。苏东坡一见到非常喜欢,把她买回了家,教她读书写字。

王朝云人很聪明,苏轼弹琴,她唱歌,苏轼喜欢修仙问道,还有很多道士朋友,王朝云也跟着学,总之跟苏轼特别契合,能玩到一块儿去。到朝云十八岁以后,当时苏轼的妻子还是王闰之,不过那时她身体越来越不行,在王闰之建议和要求下,苏轼就把王朝云纳为小妾。

后来朝廷发生变动,宋哲宗上台,苏轼受到朝中宰相章惇等人陷害,再次被贬,这次被贬到岭南惠州,惠州现在发展得很好,但是古代简直是人迹罕至,苏轼让自己的儿子苏迈和其他家眷继续住在宜兴,不要跟着自己去岭南,只带着小儿子苏过跟他一块儿去,然后苏轼把侍妾歌伎遣散回家,只有王朝云坚决不走,要跟着苏东坡去岭南,苏东坡也被她给感动了,所以苏东坡后来就带着苏过和朝云来到惠州。

到了惠州之后,苏轼发现这里也非常好,还有荔枝吃,“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又有朝云这样的人生知己相伴。所以一开始苏东坡在惠州,过得还是有滋有味的,但是有一天,苏轼让朝云唱自己的那首名作《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朝云却唱不下去,因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的“芳草”两字,最早出自屈原的“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大意指我原本是国家的栋梁之才,现在却成了无人赏识的枯草了。屈原带着这样的想法,后来跳江自尽。

而这时候苏轼正面临着人生的非常困难时期,他这时被贬到惠州,不可能再回到朝廷了,朝云心里是很担心苏轼也会产生屈原那样的想法,所以才泪流满面。

所以说只有朝云是苏轼的知己,还有一件事,有一天吃完晚饭,苏轼摸着自己的肚子,问自己的那些奴婢和侍妾,说这肚子里边装的是什么?结果有的人说一肚子文章,有的人说是一肚子学问。结果到朝云时,说他是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朝云看出来苏轼只是看上去豁达,实际上是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孤愤与悲凉。

苏轼感谢有这样的一位知己,给朝云写了一首《朝云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似通德伴伶玄。

朝云体质不好,来到岭南瘴疠之地,后来还是气候原因,生了重病,一病不治,最后含泪而逝,卒年三十四岁。东坡居士痛彻心扉,在葬朝云的六如亭,惠州西湖边上,据说有东坡居士亲拟一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王弗和王闰之是苏轼的正妻,不过在苏轼的伴侣中论名气最大的是这位朝云。虽然苏轼给王弗、王闰之和朝云都写过诗词,给朝云写得最多,堪称是苏轼的红颜知己。

小结:苏轼一生当中,最亲近的正是这三位女性,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有这些女性对于苏轼的关心、照顾和理解,才让苏轼能从容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才能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也由此成就了一个乐观、潇洒、才华横溢的苏轼,成就了宋代文坛最耀眼的一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