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孝公《求贤令》(出自《资治通鉴》)

牛耕和铁器农具的普遍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

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经济基础开始土崩瓦解,大量的私田被开垦,封建性质的土地私有制开始露出雏形,这也造成了阶级关系出现了变动。

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上层建筑也势必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春秋战国的变法潮流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说白了,就是顺应经济基础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政治变革。

魏文侯的称霸离不开李悝变法,楚悼王的威名离不开吴起变法,赵国的中兴离不开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齐威王的称雄东方离不开邹忌改革,而秦国的一统华夏亦离不开商鞅变法。

就诸侯国的变法而言,商鞅的变法无疑是最为彻底的,最后秦始皇能奋六世之余烈而横扫诸侯,也正是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先进制度取缔了落后的制度。

春秋战国的历史,与其说是诸侯国的相互争霸,不如说是秦国逐步崛起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秦国俨然是人才的聚集地,布衣士子争相去秦,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不能被忽视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兵

那么为何秦国最吸引布衣英才?原来是因为一道诏令,开了君主与布衣士子分土的先河,让布衣士子看到了功成名就的希望。

本篇飞鱼就从秦孝公的“求贤令”入手,浅析秦国的崛起之路为何无人才之忧。

秦孝公颁布的“求贤令”。

秦孝公继位之初,山东诸侯国已成气候,诸侯国之间有个集会活动什么的,也不会让秦国掺合,因为山东诸侯一致认为秦国乃西部蛮夷(

《史记》记载: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国才有稳定的国内环境来进行变法,这是后话。

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而成诸侯,摇身一变成为了秦国的新邻居,魏国经过了魏文侯、魏武侯两代的对外扩张和称霸,秦国已被遏制在函谷关以西,不能东出,秦国最为富饶的西河之地也尽数归入魏国的囊中

(《资治通鉴》记载: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

秦孝公颁布求贤令

秦孝公对于此等内忧外患的局势,深感痛心,但他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缺少人才,由于秦国长期“闭关锁国”,远离华夏文明中心,将军倒是有不少,但治国的文臣,却不太多,常言道:

山西出将,山东出相

(此处的山是指古代的崤山,也就是秦国和东部诸侯的自然分界屏障),正是这个道理。

于是乎,秦孝公对外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在秦国开启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模式,在以血缘为统治基础的秦国,这条诏令无异于平地之中的一声炸雷,瞬间就引起了轰动,因为求贤令上明明白白写着,只要能强秦,不仅能当大官,还能封土列君(求贤令内容参见开篇引用)。

秦孝公做到了“与之分土”的承诺。

秦孝公的求贤令,不止在秦国内掀起了波澜,也在山东诸侯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于是山东士子争相投秦,有抱负的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没理想的也想混个官当当,就这样曾经被山东士子鄙夷的西部蛮夷之地,竟成为了士人心目中的香饽饽。

而投秦的士子中,却有一位不世之才,此人叫卫鞅,不过后人更习惯叫他商鞅,当然他不是空手去的,而是带着变法强魏的李悝所著的《法经》

(《魏书》记载:商君以法经六篇,入说于秦)。

商鞅变法

商鞅入秦之后,被景监引荐给了秦孝公,经过了几次面试,商鞅认定了秦孝公为明主,而秦孝公也认定了商鞅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两人相见恨晚,畅聊国家政事而不知疲倦(《史记》记载:

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

商鞅果真没有让秦孝公失望,也没有让天下人失望,他在秦国的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乃至后来一统华夏的基础,当然秦孝公也没有辜负商鞅,不仅封了他商淤十五邑,而且在秦孝公死的时候还想把秦公之位传给他

(《战国策》记载: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求贤令”抛砖引玉的效应。

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秦孝公的儿子车裂了,这是秦国卸磨杀驴的做法吗,其实也不尽然,商鞅的悲惨结局,除了得罪了秦国旧贵族的权益之外,更多地还是自己自作自受。

他主张废除分封制,而自己却有大片封地,他制定了严酷法律,而自己却凌驾于这些条文之上,他为了夺回西河,却诈骗公子卯,后来走投无路时不被魏人接纳,也亦在情理之中,太史公就曾评价商鞅曰: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春秋战国战争场面

不管商鞅的结局如何,秦孝公从国外引进人才,而加以重用,却成为了孝公之后历代君主所尊崇的,一定程度上而言,秦孝公的“求贤令”就是秦国抛出的一块砖,它为秦国却源源不断地引进玉来。

秦惠文王重用的公孙衍、张仪,秦武王重用的甘茂,秦昭襄王重用的范雎,秦庄襄王重用的吕不韦,秦王政重用的李斯

,皆是秦国强大和统一路上的不可或缺的大才,

秦国无人才之忧也得益于秦孝公为子孙后代树立的好榜样。

飞鱼说:

为何秦国最吸引布衣英才?因为秦孝公颁布的一道诏令,开了与士子分土的先河,学而优则仕,有理想有抱负的士人,自然会被这一政策深深吸引,因为

秦国给了他们能靠自己能力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秦孝公的“求贤令”入手,浅析秦国的崛起之路为何无人才之忧,秦国本土人才不足,会立即把目光投向东方,因为

六国诸侯总会在秦国需要人才时,及时送去最为合适的治国之才

,秦国为了留住这些有才之士,也效仿秦孝公求贤令中与之分土的做法,竭力做到人尽其才。

秦国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何秦国君主喜欢任用布衣士子,而山东诸侯却对布衣不感冒呢,这是

因为社会性质的限制,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旧贵族势力被极大的削弱,君主任用本国内没有根基的布衣,也更能加强君主集权,这是君主集权封建制的雏形。

山东诸侯由于改革并不彻底,本国旧贵族的权势很大,牢牢把持着朝政,布衣士子走入仕途的路子早已被堵得死死的,他们不能容忍布衣崛起而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于是乎,布衣英才在山东诸侯国中只能举步维艰,更有甚者还会有生命之危。

虽然去秦国效力的结局并不一定会好,但至少还有封侯拜相的希望,一边是有机会位极人臣而结局未知,一边是注定默默无闻而被打压迫害,聪明的士子自然会选择前者,可以说是

秦国的布衣政治造就了秦国的崛起之路并不缺治世之英才。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魏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