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南运城,遭遇50年不遇的连续强降雨,据运城气象台报告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达682.4毫米,是历年同期平均值(327.9毫米)的两倍以上,突破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降水量极值。据悉,1958年同期降水量为663.4毫米;1982年同期降水量为495.7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降雨影响,运城多地农田出现内涝,图为永济市石桥村的一处冬枣园,塑料大棚里的枣树全部浸泡在水中,大棚虽然能挡住天上的雨水,可是挡不住地下水的漫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上还下着小雨,我们一行四人驱车来到永济石桥村,在东的乡间路边的一处枣园边,看到两个人站在将近齐腰深的水里,推着用装水的塑料桶改造的小船缓慢的往大棚外走来,自制的小船上装满了一筐筐的冬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前了解得知,这片枣园的主人姓李,今年53岁和他一起推着枣出来的是他的女婿,后面跟着的是他的老伴,他们刚刚摘枣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哥说,自己老两口一共种了13亩枣树,这片冬枣园有4亩半,他和老伴已经摘了十多天了,今年冬枣的价格不好,客商只收2.5元一斤,自己雇人摘一天一个人要付120到150元工钱,现在被水淹了,没有人愿意趟水干活,雇不到人,只好老两口自己慢慢摘,能摘多少是多少,到目前为止大概摘了有全部枣园的四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哥说,他们只有一个独生女,女子上大学出去后,留在太原工作,国庆节放假女儿女婿回来看望他们老两口,也下地帮忙摘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就没有干过地里活,尤其这样的大水更是没有遇到过,让他们在家歇着,他们不听,非要一起来摘枣。”李大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哥的女婿说“虽然站在水里双腿冰凉,虽然我们没有干过这样的活,可是毕竟年轻嘛,父母年龄大了还趟水摘枣,我们不能在家里坐着,赶上了就一起帮忙,我们多干点,父母就可以少干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哥的女儿说:“我是独生女,父母从来就不让我下地干活,这多年一直供我上学,上大学出来在城市里工作,一年也只能回来一两次,回来帮父母多干点活,心里舒服些,踏实点,父母亲年龄慢慢大了,将来我们准备把他们接到城里去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哥把刚摘的冬枣装上三轮车,他说要拉到邻村去卖,本村也有收购的,可是价格低一点,多跑几里路可以多卖点钱,农民就靠这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哥说,自己的枣园搭了塑料大棚,枣树被淹了靠下的冬枣损失了,上面的枣还可以,就是摘枣麻烦,得趟水摘,旁边地里的村民没有搭塑料大棚,遇到连阴雨,上面下雨,下面冒水,根本没法,成熟的冬枣一淋雨,枣就裂口了,一裂口品质下降,客商就不收了,多少钱人家也不要,只好就让它挂在树上烂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哥说,我们村地势低,水排不出去,要是这些水再不下去,时间长了枣树有可能会死的,这样损失更加惨重,农民靠土地生存,靠天吃饭,遇到极端天气农作物受到极大影响,今年收入减少是肯定的了,希望老天爷不要再下雨了,再下雨枣树死了,明年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们,您有什么办法帮李大哥排水吗?或者帮忙来摘枣?欢迎留言分享。【黄河湾原创作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黄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