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一位95岁双目失明的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坦克部队,6辆坦克开到他面前。

战士和志愿者搀扶着老人小心翼翼走到坦克身边,老人碰到坦克的那一刻,手都是颤抖的,当时他心里只有一句话,心里再没有遗憾了。

这位老人和坦克的缘分,还得从半辈子前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人名叫钱建民,是远征军里开坦克的战士。

1937年的时候,他还是个15岁的孩子,日军入侵了江苏无锡。

当时钱建民亲眼目睹了日军驾驶着坦克在城里横行,扫射中国居民的惨痛景象。

他跟着姐姐一边跑一边听着身后哭天抢地的喊声,暗暗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坦克兵,开着坦克去和日本人好好打一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报考了陆军机械化学校,并顺利被录取,主修战车驾驶指挥。

1944年,从学校已经毕业一年的钱建民,终于迎来了一个和日本人战斗的机会,他所在的队伍,奉命去缅甸的瓦鲁班和日军的王牌队伍第18军作战。

第18军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主力部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国仇家恨都被这个少年背在了身上,他恨不得立刻拆掉日本鬼子的骨头,喝他们的血,把他们赶到坦克底下,让他们也尝尝被扫射、被碾压的滋味。

当时战车训练全部由美国人负责,钱建民是车长,负瓦传达营长和副营长的指挥和操作,负责怎么开,怎么射击。

鲁班山高林密,到处都是原始森林,气候湿润,有毒的蛇虫鼠蚁遍地都是。

为了士兵的安全,钱建民他们早上9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才能开始训练。

等适应了这边的气候和环境,他们才开始往原始森林里走。

他们走在原始森林里没多久,发现前面有些草房子和帐篷,地上还堆着许多物资,里面进进出出的人穿着绿军装,看样子不是缅甸人。

钱建民想,这就是他们要找的部队了,没想到这么快就遇见了。

远征军以最快的速度制定了作战计划,钱建民所在的队伍是三连,当时一连二连从瓦鲁班正面进攻,三连从侧面进攻,这次是突然碰上了,打了日军个措手不及。

丝毫没有准备的日军第18师被打得到处乱跑,这次战役中,他们歼敌500多人,还缴获了日军的两辆装甲车,在一个日本士兵的身上找到了日军第18师的关东大印。

在把关东大印交上去之前,战士们都用它在纸上盖了个章收藏起来,作为这次战斗的胜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表现出色,美国的指挥官,还奖励了钱建民所在连一辆红色的吉普车。

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在高兴的同时,钱建民心里有点小小的遗憾。当时美国人有自己的坦克,日本人有自己的坦克,中国因为生产技术太落后,只能驾驶美国的坦克。

他想,总有一天,一定要开中国自己制造的坦克!把侵略中国的敌人,都赶回老家去!

但这个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和坦克梦。

1975年抗战胜利时,钱建民跟随部队来到贵州镇远,一次运送物资的行动中,在山上遇见了土匪打劫穷苦百姓。

钱建民是第一个跳下车去救他们的,有人放冷枪,击中了钱建民的下巴。

在后来的战斗中,子弹打碎的车玻璃溅入他的双眼。

由于医疗技术落后,他的双眼没能保住,23岁的他只能告别军营,告别他的伙伴们,退伍回家。

之后的几十年里,他都只能在家里狭小的空间活动,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他心里一直没有放弃那个关于坦克的梦。

后来通过广播,他知道了国家强大起来了,有自己造的坦克了,他不能看,要是能摸摸就好了,但一直没有机会,只能把这个心愿藏在心里,一藏就是71年。

2016年12月初,关爱抗战老兵工资基金会举办了一个活动,征集全国老兵的心愿,尽自己最大的帮他们完成。

钱建民听了志愿者的话,沉默了一会,还是把心里埋藏了71年的心愿说了出来:能不能摸一摸中国制造的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们听了一下子犯了难,钱建民说完后也觉得太麻烦别人,而且部队都是保密的,去哪儿找啊?他就跟女儿悄悄地说:“要不算了吧。”

但女儿和志愿者们都想着,老人年纪这么大了,要现在不去做,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

为了老人的身体,志愿者们一边去无锡各地,看能不能联系上离家近的的部队,一边把钱建民老人的故事发到网上,寻求网友帮助。

帖子很快就被网友们顶起来了,大家纷纷出谋划策。

短短一天时间,帖子就被转发了几万次,钱建民老人的心愿有很多人都关心着。

正好驻扎在无锡的某坦克部队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主动联系志愿者,说可以让老人来部队。经过商量后,就把时间定在了第二天。

2016年12月16日,钱建民老人穿上了抗战老兵的衣服,戴着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在志愿者和女儿的搀扶下,上车前往离家100公里的部队“摸坦克”。

平时的钱建民老人不太爱说话,但今天在车上,他却很高兴,还给大家唱了一首《机械化进行曲》,精神始终处于最好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车的时候,他还用手特意整理了自己的着装,以最好的样子去圆自己的这个梦。

部队的战士们也为钱建民老人准备了一份礼物。他们按平时的训练的方式,把坦克开到老人家的面前,然后群体鸣笛,停好坦克后,战士们下来列队站好,向老人敬礼,齐声说:

“中国装甲兵,向抵御外敌的老前辈,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车鸣笛,然后向老兵致敬,这对装甲兵来说,是一个比较高规格的礼仪。

钱建民老人也举起右手回礼,双方的手都久久没有放下,中国新老装甲兵跨越时空,被永远的定格在这一刻,永生难忘。

在老人围着坦克颤颤巍巍走了几圈,用手把坦克摸了一遍又一遍后,战士们怕老人太过劳累,请他到宿舍休息。

在宿舍里,年轻的战士给老人介绍现在宿舍的样子,也向老人请教以前的坦克营是什么样子的。

钱建民坐在床上,一手拉着一个战士的手,把以前的故事娓娓道来,两代装甲兵之间的传承,在这一天完成了。

2018年2月9日凌晨1点,钱建民老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老兵已逝,但他的精神永远在。

我们会永远记得他们,谢谢他们,披荆斩棘,保卫了我们的国家,让后代有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