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著新篇

文/廖武洲

——武汉陈炳太极院成立一周年记

按语:2020年武汉疫情暴发,给武汉人民带来切肤之痛、永世难忘。陈家沟走进大武汉,太极拳辉映黄鹤楼。练好太极拳能强身健体,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是武汉陈炳太极院对武汉人民的一份情感。武汉陈炳太极院董事长张传虎在河南焦作市委、市政府、统战部、工商联和温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与联合国青年陈氏太极拳形象大使、陈家沟太极拳协会会长和陈家沟国际太极院院长陈炳老师经过近三年的沟通和磋商达成在武汉弘扬太极文化,推广陈家沟太极拳赢在共融的共识。一年来,武汉陈炳太极院通过线上线下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董事长张传虎建议将镜头对准广大学员和教职员工,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陈炳太极院董事长张传虎为武汉协卓联合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学员李丽(左)颁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炳老师为武汉协卓联合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学员李丽(右)颁奖

背靠滚滚东流的长江,面向前来观看的大众。排成8排整齐队伍的武汉陈炳太极院的学员,2021年9月26日晚,他们在汉口江滩永清门、汉口江滩抗洪纪念碑附近,路演了陈氏太极拳“陈氏和谐十三式”、“陈氏老架一路”,还有一些器械,一招一式章法有度,以意运气,以气运身,达到了内外统一,周身合一。路演期间,观众不断地聚集,除了看台上坐满围观的人群外,站台上也是人头攒动。武汉陈炳太极院的学员每表演一个节目,大家都会给以经久不息的掌声,以示赞扬。赞扬过后,大家给予热评,这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修身、养性!当晚又有一批学员扫码进群,成为武汉陈炳大极院的一员。现在武汉陈炳太极院线下教学已达2000多人,报名成为正式学员的已达200多人。

一年中,武汉人为什么热捧武汉陈炳太极院?武汉陈炳太极院到底有什么魔力?

先做人 ,后学拳

无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单位,开业时都会有第一课。第一课是那么地庄重,那么地神圣!那么,武汉陈炳太极院的第一课又是什么呢?

学员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要有空杯心态。即放空过去,从头再来。其意思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要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才能在慎微中积下尺寸之功,锻造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陈炳太极院院长闫红君给学员讲要有“空杯”心态

凡来武汉陈炳太极院入学的学员,都要接受有关国学方面的教育,这是武汉陈炳太极院成立时的学规。

他们对教练也是如此。武汉陈炳太极院共有三名教练:他们是刘玄玄、陈永波、陈晨,他们都是陈炳老师的嫡传弟子。按照常理,技术是过关了的,但在如何当一个好教练及为人处世方面需要加以鞭策和鼓励。

武汉陈炳太极院院长闫红君以工作热情、认真细致著称。她以一位大姐的口吻跟教练们谈心,你们从山村走进大武汉,对大武汉的情况不太熟悉,这就要求你们先熟悉情况,然后按照常规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状况,不至于盲人摸象。再说,你们一辈子也不只是当个教练,今后还要独立处世,或独立教学,或开办学校,你学会了独立处世的本领,就能独当一面。这里的生活与工作,是你们今后工作中的镜子,一定要有空杯心态。即使我们技术上过硬,但也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要精益求精。这样我们才对得起教练这个称呼。另外,张传虎董事长还专门送给他们两本书,一本是陈炳老师所著的《和谐史》、一本是《世界太极拳发展报告》,让他们从中吸取养料,更好地为太极拳在大武汉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员们学得好不好,教练非常重要。他们一是要不断地指导,二是还要不断地示范。一天下来,虽也辛苦,但他们乐在其中,而是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之中。他们说,我们要对得起武汉陈炳太极院,这是以我们师傅名字命名的学校;另外陈炳太极拳,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儒释道精华,我们给学员讲解示范,也是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学员们在接受了太极思想后,杯空心态进一步得到提升。

张进,1973年4月出生于湖北潜江,曾在武警部队服役25年,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任教师。他,是武汉陈炳太极院2020年的第一批学员,2021年6月的第一批续费优秀学员。在部队期间从事武警擒拿科目教学近20年有学术成果30余项,多项成果获奖。2014年底转业后,开始习练太极拳。2019年7月起开始习练陈式太极拳。2020年7月起,追随武汉陈炳太极院,开始潜心研学正宗陈家沟陈式太极拳。

张进跨入武汉陈炳大极院门槛后,别人问他,你的造诣这么深,还来练陈炳太极拳?他说,陈氏太极拳创立时起,就一直以儒释道精神来打造教学品牌,他们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他一直怀着空杯的心态接受教育。他说“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即:鬼神看到人志高意满,它就嫉妒,要给以加害,看到你什么都没有,就想帮助你;人道也喜欢谦虚者,而厌恶骄傲自满者。所以说傲慢没有一点好处,只有坏处,而《易经》的谦卦则六爻皆吉,因此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陈炳老师既是一个拳师,也是一个国学大师。他系河南陈家沟国际太极院院长、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联合国青年陈氏塔基形象大使、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冠军、国家一级拳师、国际非遗优秀代表性传承人。他时常给学员们授课。一次在讲到什么是太极?什么是太极拳?他进行了如下的阐述:

太极是东方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先人用来认识大自然、认识宇宙、认识一切客观事物的方法论。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的观察中,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由两方面构成,如好与坏、刚与柔、黑与白、昼与夜等,这两方面统一起就是就是太极。要想深刻弄清黑白之间的关系,必须认识到它们是互相依存、融合及转化的关系,好的东西如果方法不对,就会变成坏的东西;只有用合适的方法,才能将好事办得更好;坏的东西也可转化为好的东西。这就是太极。我们要振兴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必须刚柔相济。现在我们国家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虽然强大,但还不足够强大。虽然很刚,但缺少柔的一面。太极具有普世价值。所以我们的政府提出了地球是一个村,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太极提倡包容和谐、共生共荣,它具有普世价值。我们练太极拳,不仅强身健体,更是教会了我们处理问题智慧的方法。

我们打太极拳,强调心静,心平静下来的时候,心情好,心境好,对世界的认识更宽广,对人际关系更包容。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好的开始,物极必反。所谓“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起”,当我们高度放松的时候,可以积聚更强大的暴发力。这就是太极告诉我们的,看似弱可以达到强,看似柔可以达到刚,看似慢可以达到快。这就是太极。

陈炳老师的讲话,给大家以极大的鼓舞。大家认为,我们在练太极拳的同时,实质也是在学做人,学做人的基本知识,提升做人的格局,这个格局要以世界为舞台,传播太极是在为国家提升软实力,这就是练太极拳者需要做的奉献。

强身体 勇前行

一面鲜红的锦旗上,镌刻着两行醒目的大字“授一技之长,养百年之身”,这是二一-0七正架班全体学员送给武汉陈炳太极院的一面锦旗。他们为什么送这面锦旗?这当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班学员都是练过一段太极拳的人。其中不乏一些过去曾经“走火入魔”者,所谓走火入魔者,即练着练着,就感到膝盖疼痛难忍,膝小板只能前后运动,不能左右运动。他们怀疑是不是过去曾经说过的走火入魔?于是,他们四处寻找问题所在,其原因是跪膝,主要是练的姿势不正确。

于是,他们中有的放弃了练太极拳,有的虽然还在那里练,但是逢练有关动作,他们就偷懒,为的就是怕膝盖再受伤。为此,他们到处打听,希望有朝一日也去游学一番。

2020年8月,武汉陈炳太极院成立的喜讯很快传遍了江城。他们为此派人来参学 、访师,通过参学,他们觉得非常正宗,陈炳太极拳不仅蕴含儒释道理论,而且能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于是他们参访过后,其中有的同志就过来了,成为了正架班的一员。

“我来这里练太极拳的目的,就是想将来有一个好身体,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后来这一段时间,通过练习,膝盖不仅不再受损伤,而且也找准了方法,那就是练时膝盖要始终保持与脚尖方向一致,以后膝盖再也不疼了。原先我打算在原来的地方练个两三年,然后去陈家沟再参学一年。想不到张传虎董事长把陈炳老师搬到武汉来了,还专门为我们成立了武汉陈炳太极院。我太极,我健康!”网名叫樱桃的接受笔者采访时,笑盈盈地回答说。大家一致称赞她说的好,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因此,他们怀着感恩的心情送上了一面锦旗,感谢陈炳太极院的教练和领导对他们给予的帮助与支持。

学员方火开因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气血不足,身体湿、寒、淤、堵得厉害。

她是提着药罐子来到武汉陈炳太极院的。来后,专门租住了一间小房子练太极拳。

她的这个病是这样得下的。1989年她开始在服装厂做衣服,通宵熬夜;上午休息,中午起来吃中饭,然后一直做到早晨,天天如此。在2000年开始做足底按摩,2006年做推拿,服务行业也是24小时待岗,通宵达旦。

因为营养不良,体力透支,所以脾湿,肠胃功能虚弱,气血不足,一直吃药调理。

其实她家小店2018到2019年每天还要给几位顾客按摩,最多一天做过6位顾客。不过那时她是断断续续的在吃中药,如果不吃中药一天就按不动好几位顾客,就是疫情时期她把身体搞虚弱了,后来开始进行中药调理。2014年她在医院调理身体的时候,医生说她的身体适合学太极拳,所以她就发现抖音上有学太极拳的她就报了名。第二次报名,是她在协和医院等医生的时候玩抖音看见了武汉陈炳太极院开业,隔几天她就去了那里,后来就报了名,学了一年,并续报了正架班。通过练太极拳,身体渐渐好了起来,终于甩掉了药罐子。

她这样认为,要不是坚持吃药调理,可能我现在是七老八十的身体吧;但是我要不学太极,可能会终身断不了药,光学太极,不吃中药调理,我是没有精力学太极拳。我是双管齐下,才有现在健康的我,所以太极拳要坚持练。

华中科技大学有一个班的学员全部是老同志,平均年龄70多岁。其中有一位教授年岁已高,已达89岁高龄。别人问他为什么练太极拳,他说,武汉陈炳太极院很正宗,拳法招式我认可。他们来到家门口教学,学了能延年益寿,这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我为什么不学?

学员余丽萍以前是一个瑜珈教练,在太极拳上是一个“小白”。自从接触陈炳太极院,练了几招太极拳后,确实感觉不一样。一是陈炳太极拳确实能养生;二是教练教的方法好。谈及她对陈炳太极院有何期许?她说,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大家相互鼓励,加上教练都是传的“真经”,能学到不少东西。希望陈炳太极院越办越好,我们一直可以在这里练拳。

杨太红夫妇,他们是一同报名来到陈炳太极院的。他们退休至今有十来年了,退休就开始练太极拳。总感觉都是像做操似的,总想找一家正规的太极院去练练。机会终于来了,2020年8月,他们从网上看到张传虎董事长把陈炳太极拳搬到了大武汉,他们夫妇曾两次去过陈家沟,为的就是寻找正宗的太极拳。为此,他们在第一时间报了名,一直坚持练到至今。期间妻子曾经有些退缩,后来舍不得这个好地方,于是又来了。

他们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气色比以前好多了。妻子认为,她过去肠胃不好,腿也没有劲,练正宗的陈氏太极拳后,不仅肠胃好,而且腿走起来劲头很足。同学们聚会,见到我们夫妻俩,说我们与实际年龄完全不符,看不出有七十多岁的样子。我告诉同学们,这是我们学到了正宗的陈氏太极拳,过去我们虽然会打太极拳,也懂得打各种套路,就是打不到点子上。后来学归“正传”,终于走到了正轨上。杨太红夫妇最后期望,张传虎董事长为武汉陈炳太极院想了很多办法,同时出重金打造这个平台。还带我们去陈家沟参观,特别是疫情呈常态化管控期间,支持我们到东湖练拳,生活非常丰富。我们希望陈炳太极院在武汉生根、开花、结果。

网名叫茉莉的认为,通过练太极拳,感觉现在走起路来很轻松了,过去一动步子都觉得很沉重。通过大半年的练习太极拳,觉得教练教的很细,每天上课都觉得是新的,每天都有进步,给人以希望。我们希望陈炳太极院一年更比一年强!

一年多时间里,大家敏于好学,勇于实践,无论是学习、功夫都齐头并进,达到了多赢的格局。

做公益 常快乐

一年时间内,能干成什么?且又是疫情常年管控阶段,要办成一件事就更难了。可武汉陈炳太极院在院领导的规划下,在院长闫红君的带领下,却知难而进,坚持做到“五项五进”,即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厂,开展公益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只有几个人变成了几百人的团队,从线下教学为“零”变成了2000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员路演后留影

是这些单位好进吗?有的好进,但都是在磨破嘴皮子的情况下才让进的。但是,他们也曾遭到过一些单位的“白眼”,主要理由是疫情管控期间,外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还有的说陈炳太极院没有听说过,打太极拳的人老多了,到处都有人教,我们不需要你们;还有的来看陈炳太极拳举办的路演活动,纯粹是来挑剌的,最后见挑不了剌,才溜之大吉。

每逢碰到这些情况,闫红君院长总是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话语来鼓励他人,做他人的思想工作。

她说,你看天上的太阳,东升西落,永远没有停止,就要想到我们做人也应该向天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行”,一切要付诸行动,努力实践,不能光说不练耍嘴把式;第二个是“健”,光知道自强不息,不注意健康,干了没几天就累倒了,那也不行,还要能够持久,这才叫健。她还说,困难是暂时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张传虎董事长花重金为我们打造了“武汉陈炳太极院”这个平台,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大众强健身体,这番好心我们要化为实际行动,要广泛宣传,这样才能把好事办得更好。因此,在这一年中,他们先后来到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葛洲坝集团等20多个单位开展公益活动,通过讲座,让大家认识了武汉陈炳太院及陈式太极拳。

闫红君院长曾讲过一个笑话,她说自负责太极院的工作以来,孩子都与她疏远了。因为她行政策划一把抓,以前没抓这个工作,能天天陪着孩子。可自从抓这个工作以来,每天从上班到下班,几乎是连轴转,根本抽不出时间陪。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张传虎董事长的实际行动感染了自己,张董事长为武汉人民打造这个平台,现在已投资100多万,我们总不能让张总这样一直投资下去啊?!还有陈炳老师只要听说这里有活动,都千方百计赶过来,或与学员一道参加路演,或亲自讲课,讲完课后,立马走人,从不给这里添麻烦。陈炳老师十分谦虚,从不摆架子,学员要与他合影,他都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这种高风亮节,也一直鼓舞着她。所以,无论碰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两位领导的身体力行,她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再努力把工作干好。

与此同时,武汉陈炳太极院还广泛参与各项集体活动。

2021年7月1日,武汉陈炳太极院代表武汉市总工会参加了武汉市“七·一建党一百周年庆”活动,他们精湛的拳术,受到了市总领导的高度赞赏和好评。

6月,他们接到武汉市总工会的通知,要他们代表市总读书会站在整个活动会场的最前沿,用世界非遗,用中国传统国粹-太极拳的表演形式,代表武汉人民打出我们的精气神。

接到这个任务后,武汉陈炳太极院于6月初开始挑选学员并组队,安排教练开始紧张的训练。

这场活动对武汉陈炳太极院来说非常重要,对参加演出的学员也意义非凡!大家排除万难,放下手中一切事情,每逢周末大家就从武汉的四面八方聚集到沌口分院、中南财大体育广场。训练中,大家不怕炎热酷暑,不惧狂风暴雨,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学习,训练。闫红君院长告诉学员: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只要你们把每一次的训练都当成舞台上的演出,我们一定最精彩。

与市总领导以及导演沟通之后,我们觉得起码要准备三套方案,来应对现场突发情况。为此,他们排练了《陈氏太极和谐十三式》,《陈氏太极扇》,也准备了最经典的几个造型动作。

训练是艰苦的,因为有三分之二的学员没有接触过太极扇,还有几个学员才开始学习。早先他们想刷下几个新学员,主要是怕任务搞砸了!但是大家对祖国的这份热爱,对太极拳的这份热情,也深深的感动了那些新学员。他们用汗水证明了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他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在这次演出训练中,武汉陈炳太极院的教练在总教练刘玄玄的带领下,对学员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耐心指导和训练。由于他们还要参加其他单位的邀请演出,他们放弃了原定的休息时间。从这些年轻的太极拳传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下去的希望。我们为这样的教练团队点赞

原本定在7月1号当天下午演出的,6月30日早上7:50分,我们突然接到市总领导紧急通知,由于七·一当天天气预报武汉有大雨,立刻改在30号下午演出。我们立刻组织教练,给每个学员打电话发通知,一个不能请假,不能迟到。

30号上午倾盆大雨,下午晴空万里。

他们如期而至来到了会场。市总工会领导见到武汉陈炳太极院团队时说,担心今天突发情况来的单位人不多,结果大家都坚决执行,排除万难的参与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活动。我们非常感谢和感动!

当天身穿雪白太极服、手握火红太极扇和五星红旗的陈炳太极院团队,心情格外激动迎接着这场活动的大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党一百周年表演

当雄厚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响起,武汉陈炳太极院团队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当第三首优美的《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响起,火红的太极扇在一展一合下,太极方队成了本次活动一道靓丽风景!

一年来,武汉陈炳太极院在《陈家沟走进大武汉,太极拳辉映黄鹤楼》的主题下,武汉陈炳太极院先后参与了武汉电视台春晚《太极神韵》这个节目,向全市人民亮彩太极魅力;《百人太极东湖行》这个活动,太极院用健康的生活状态纪念武汉抗疫胜利一周年;《樱花雨纷纷,我们等英雄》在美丽的东湖樱花园太极院为武汉拼过命的来自全国的医疗队员们演绎太极精神;2021年9月展示了《共享太极,共享健康》国粹精气神,陈炳老师亲率弟子及学员共同参与了这次快闪活动!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武汉陈炳太极院用平凡的行动向全市人民传递着、弘扬着中国国粹—太极拳文化。

在这次《共享太极。共享健康》主题活动中,武汉陈炳太极院还为在做公益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颁奖。

2021年7月河南郑州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暴雨灾难,大灾无情人有情!

武汉人民不会忘记2020年武汉疫情暴发,河南17支医疗队来救助武汉人民!武汉陈炳太极院的太极人更不会忘记,大家纷纷伸出了爱心之手。短短几天在董事长张传虎先生的带领下,武汉陈炳太极院捐款、捐物二十几万。后来,武汉陈炳太极院以河南商会的名誉第一时间将捐款送到了灾区人民手中。

在这次捐款中最让大家敬佩的是两个单位,也是太极院的学员。武汉协卓联合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丽女士慷慨解囊捐款10万元现金;中南财大团课太极班的教授老师积极集体捐款,还有许多个人也积极捐款捐物。陈炳老师和武汉陈炳太极院董事长张传虎分别为李丽女士及中南财大团课太极班颁发了锦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传虎、陈炳为中南财大团课班颁发奖品

公益活动映照出的是良心,成就的是事业的起点。当晚,汉口江滩路灯灯火通明,附近的知音号船上华灯璀璨,长江两岸广告灯饰交相辉映,江滩灯景闪烁夜空,在抗洪纪念碑的上空,有一处灯景宛若北斗七星,它们不断地眨着眼睛……它们都目睹和记录了这一盛况,我健康,我太极!它将向人们传递武汉陈炳太极院的大爱精神,爱你爱我爱大武汉,为建设健康大武汉注入澎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