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海婴上大学的时候喜欢打桥牌,同学们就在背后议论:“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只知道打牌跳舞。”

背着父亲的光环,周海婴做什么都会被人诟病。

但他从来不在乎,一方面,别人除了说两句,过过嘴瘾,完全影响不了他什么;另一方面,自己的父亲鲁迅,从小就鼓励他,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虽然父亲只陪伴他七年,但却影响了他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还在的时候,郁达夫来家里拜访。几岁的周海婴正在鲁迅的书房里乱翻,鲁迅看了大笑道:“海婴这小捣乱,问我什么时候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后,这些书全都是他的了。”

然后一边把书整理好,一边和好友郁达夫聊天,并不会去斥责一直在乱翻书的儿子。

周海婴有时候会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

鲁迅也不会恼怒,只会笑笑,再和朋友说:“唉,真难办,现在的孩子更捣乱了。”

因为太宠儿子,鲁迅被朋友笑话,他一本正经地写了一句诗反驳他们: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和别的父亲不一样。

他认为,两代人之间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海婴出生10年前,他就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面“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的观点,放在现在也是很先进的。

所以周海婴出生后,鲁迅就当了先锋,完全“解放”了自己和儿子。

首先,他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大人对此不能主观臆断。

有一次他们一家三口下馆子的时候,周海婴说碗里的鱼丸不新鲜,许广平不信,别人也不信。只有鲁迅,夹起儿子碗里的鱼丸尝了尝,真的不新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鲁迅不强求儿子继承自己的写作能力,鼓励他发展自己的长项。

海婴爱拆东西,鲁迅就给他买了许多玩具让他拆。时间久了,家里的留声机、缝纫机也给他拆。儿子拆得越多他越估计,到最后,海婴果然成了无线电专家。

在海婴7岁的时候,鲁迅因病去世,虽然父亲只陪伴了他短短七年,但却教会了他受用一辈子的学习方法。

俗话说,有一个好母亲,影响三代人,有一个好父亲,何尝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