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与解放军作对多年的“双枪老太太”赵洪文国终于被捕。同年7月16日,因其在关押期间毫无悔改表现,拒不认罪,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枪决于四川什邡县。

“双枪老太太”赵洪文国,她因抗日出名,也因抗日被人冠以英雄之称,可是,她最后为何落得了如此下场呢?又是什么原因,让她走上了一条与解放军作对的不归路呢?

让我们走进赵洪文国的一生,或许能从中寻得一个答案。

一、

赵洪文国,原名洪文国,1880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的一户贫困人家。因其婆家姓赵,在旧社会里妻随夫姓,所以也叫赵洪文国。

虽然说,赵洪文国出生在一户传统人家,但她自幼便学习西方文化,思想十分开明。当年日俄战争爆发之时,年仅10多岁的赵洪文国便已经开始发动村民组织联防,买枪自卫了。真可谓是英雄出“少年”!

不过,真正让她全身心投入抗日事业的,是在1932年。

当年,东北抗日游击队风起云涌,比比皆是,只要有人领头,哪里都是一支队伍。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赵洪文国凭借着自己过人的领导能力,拉起了一支民众自卫军,开始专门参加抗日活动。

而这一年,赵洪文国51岁。

自此之后,年过半百的赵洪文国日夜奔波,坚持数年,开始为保卫国家而家。而她,也从一个连杀鸡都不敢看的农村妇女,磨炼成了一个手持双枪,百发百中的双枪老太。

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很快,赵洪文国的动作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他们派出了300多名日本军人,将赵家团团围住,把赵洪文国全家抓走了。

在监狱里,当日本人审问她时,她总会理直气壮地说:“你们日本人到中国来,把一切东西都抢去了,还说中国人不对,还说义勇军是土匪。义勇军如果真是土匪,它为什么不到日本去抢劫呢?”日本人对赵洪文国严刑拷打,而她则宁死不屈。

后来,日军为了杀一儆百,决定将其一家处死,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赵洪文国利用敌人岗哨松懈的机会,奇迹般地逃出了魔窟,顺利抵达北平。

然而令赵洪文国没想到的是,就在她抵达北平后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了。听到这个消息,赵洪文国当即下定决心,要与日本人不死不休。于是,她又开始组织一群青年人、大学生,并用她仅剩下的两千块钱,买了手枪、子弹,着手组织游击队。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想要走私军火,所需要面对的风险,自然不言而喻。彼时,北平城已被日军占领,普通老百姓连出城门都十分困难,更别说像赵洪文国这样携带大量军火欲出城的了。

但是,赵洪文国却没有知难而退,她想尽一切办法,最终决定先利用自己老太婆的身份,降低日本人的怀疑,然后再借着逃亡的理由,让日本人放她出城。

在此后的日子里,虽然说赵洪文国每一次出城都危机四伏,但她却总能化险为夷。而这,也为赵洪文国的抗日生涯成功地添上了一丝神秘色彩。

二、

如果说,赵洪文国是抗日队伍的后备军,那么她的儿子赵侗也算得上是抗日队伍中的冲锋者了。

赵侗,1912年出生于辽宁,19岁考入沈阳第二工科学校,毕业后又进入东北大学。他与母亲赵洪文国一样,都十分热衷于抗日,也是因此,他很早便离开学校,去寻找新的救国之路。

“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赵侗选择进入牡丹江警察分署,当了一名警察。

当时,牡丹江警察分署的署长叫邓铁梅,是一位血性十足的东北汉子。他因不满政府抗日无能,便决定组织群众成立“东北民众自卫军”,选择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也是在这里,赵侗因在战斗中英勇过人,很受邓铁梅器重。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不久之后,邓铁梅因被汉奸出卖,被日军枪决于奉天伪陆军监狱。邓铁梅的遇害,顿时令“东北民众自卫军”陷入混乱,而赵侗也只能另寻他处,寻找新的救国之路。

1933年,赵侗找到了他昔日的同窗好友苗可秀。苗可秀,1906年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县,曾在北平参加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并任东北学生军大队长。而赵侗到来之日,也正是苗可秀担任大队长之时。

随后,赵侗与苗可秀等人成立了公开武装组织“少年铁血军”。值得一提的是,在该组织中,苗可秀任总司令,赵侗为总参谋长兼少年团团务总干事。

然而这一年,正是日军第三次“大讨伐”东北抗日军的疯狂时期。如此情境下,赵侗继续发光发热,仍带领着队伍与日军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殊死战。且在这一段时间中,“少年铁血军”可谓是风光无两,他们诱杀日伪军官,缴获日军枪械,擒杀日本特务,当日军听说铁血军的名字后,甚至都会战栗失色。

可惜的是,就在1935年6月,苗可秀因身负重伤,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7月22日,苗可秀壮烈牺牲。而此时,赵侗也正面临着日军步步紧逼的状况,当他得到这一消息后,顿时悲痛欲绝,且这对众人来说,也无疑是一响重击。

可是,一个队伍终究还是需要领头人的,就这样,名望极高的赵侗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铁血军总司令。

俗话说水满则溢,也许正是因为他前期太过有权,才会逐渐迷失本心,导致后来与中共意见不和而决裂。或许,就连赵侗自己也不会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一选择,间接改变了母亲赵洪文国的命运。

三、

1939年,赵侗来到了重庆。他这次前来,是来投靠国民党的。

原来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进犯北平,中共北平市委发动支持东北流亡到北平的青年、学生,北平市郊农民,国民党部队中一些旧军人等,组成了“国民抗日军”,由于赵洪文国是积极组织者之一,赵侗又曾当过东北游击队长,所以大家也都将其推为了抗日军司令。

彼时,队伍中有不少共产党员,如焦若愚、刘杰、史进前等。他们从北平出来时,曾袭击了德胜门外的第二监狱,营救出了一批被捕的共产党员和上千名群众。自此之后,“国民抗日军”便一直在平西一带活动。

平西是山东省东部的一个县,1937年9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立,属晋察冀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政委邓华。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是聂荣臻。

这年冬天,“国民抗日军”到阜平整训后,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赵侗仍担任司令员。但是,由于他居功自傲,再加上他在东北的“中国少年铁血军”与共产党信仰不同,所以自整编后,他便一直有着想脱离八路军的想法。

虽然在此之前军区领导曾对他一再教育,但他却根本听不进去,最终跑到了重庆。

来到重庆后,蒋介石当即将其委任为所谓的“国民抗日军”总司令,并为他增配有特工人员,美式装备,给足了好处。而赵侗也不负蒋介石重望,带着新装备和自己的命令,去抗日了。但其实,此时所谓的抗日只不过是个由头而已,蒋介石派赵侗去华北的真正目的,是牵制八路军,破坏抗日根据地。

1940年年初,赵侗带着这队人马,兴致勃勃地潜回华北,企图同八路军大干一场。然而令赵侗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行至石家庄以北的一个地方时,突然遇到了八路军从冀中回晋西的120师部队。

两军相遇,大战一触即发。

对于此战,赵侗以为手里有蒋介石给他的新式武器,定会天下无敌。于是,他冷不防地向120师先头部队展开了进攻。但赵侗不知道的是,他的对手,正是八路军中战绩赫赫的贺龙。贺龙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将赵侗一行人全部消灭,无一人生还。

八路军遇袭后胜利的消息传来,党内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件好事,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再由赵侗继续发展,以后必定会对我党造成更大的麻烦。但作为赵侗母亲的赵洪文国,在得知自己儿子被杀时,心中却悲痛万分。而这,也为她今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随之发动内战。此后,他又利用八路军击毙赵侗的事,挑起了赵洪文国对我党的不满,派她回华北,并委任她为“晋察冀剿共司令”。赵洪文国也欣然同意。可以说,这个时候赵洪文国心中的天平就已经偏向国民党,与我党也开始背道而驰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赵洪文国开始在山西招兵买马,收买了大量的国民党及敌伪军的散兵游勇和亲朋党羽,准备与解放军对抗。可是,她如何能挡得了革命的洪流?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口气解放了半个中国。而随着蒋介石败退台湾,赵洪文国也只能东逃西窜。

1950年年初,四处逃窜的赵洪文国突然收到蒋介石的通知,令其“奋起当年精神,发扬游击经验”,并预祝她“树立新功”。这一来自蒋介石的“重托”,令赵洪文国感激涕零,她开始在重庆自封“总统府留守”,并打出了“反共大司令”的旗号。

同年2月,赵洪文国带着她集结的队伍,开始了她在中国大陆的一系列恶行,为了达到逐渐队伍的目的,她甚至开始威胁百姓,凡不配合者,家中女性皆会受到侮辱。而赵洪文国的倒行逆施,无疑也触碰到了我党的底线。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得到赵洪文国在什邡县的情报之后,当即做出了出兵的决定。3月13日清晨,我军开始进入什邡县,在经过20余天的激战之后,终于将其全部歼灭,捉住匪首26名,其中也包括该乱军的大头目赵洪文国。

在此后的日子里,赵洪文国一直被关在了监狱之中,直到其1950年7月16日被判死刑。

值得一提的是,在赵洪文国被枪决的前一天,周总理还曾念其抗日时期所做的贡献,特意为她求情,但那些被她伤害过的群众家属并不同意,要求立刻处死赵洪文国!这,可真是“成也于民,败也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