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汽车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面对庞大的汽车膜市场,未来谁能成为国内膜品牌的头部企业?是外资公司,还是民族品牌?对此,我们相信,一定是那些离国内消费者最近的品牌。

主持人:追的都是做哪些业务?

刘凤喜:我们从创立到现在有18年了,就03年成立,然后最初聚焦的就是做汽车的窗膜,然后后来因为这个项目,就开始在做延伸,延伸到开始有汽车的漆面膜,然后包括现在我们有汽车的改色膜,然后我们还有建筑空间的一些窗膜,还有一些保护膜。

主持人:当时那个就是做这个建筑膜的一些背景,是因为那个汽车膜的竞争比较激烈吗?

刘凤喜三年前我们公司也有十四五年了,当时就觉得企业发展,你一定要需要去做布局,你要有现金流业务,有发展业务,还要培植种子业务,我觉得这样企业就比较安全。

主持人:其实那个膜的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刘凤喜:这几个项目,就处于不同的阶段,就如果是窗膜就属于成熟期了。

主持人:对。

刘凤喜:然后你看漆面膜,也经过两三年,它一下子马上属于是快速的增长期,改色膜也属于快速增长期,星空膜就属于起步期,所以你会发现这几个,就是属于不同的阶段。

主持人:那么星空膜,其实它属于一个早期的阶段嘛,在早期的时候,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它,能够快速扩张的,有没有相关的?

刘凤喜:有的,就是我们这个过程,其实教训很深刻,我们去年开始推这个产品,开始推得非常好,一下子市场上可能走了几千套这样的产品出去,我开始上的时候,我以为我觉得我把这个东西各种试验的,都已经完全了解清楚了,然后对我们的那些画面的各种老化呀,衰退呀,都做过很多的检验,但结果你会发现,我们的胶还没有考虑的那么成熟,我们胶已经觉得是很牢固,因为要经过一个完整的春夏秋冬,还有经过完整的南方和北方,然后高湿度和高干燥的地方,就都要去检验之后,其实就发现问题,胶有问题,因为我们这个装在天窗上,就因为那个膜有一定的厚度,然后它地心引力,它不像你贴在侧窗有个东西,这个由玻璃黏住支撑住,其实它不太会,胶这一些问题,但发生在安装在天窗上,你就会发现这样一直是这样,地心引力拉扯的这样一个状态,胶会容易脱落,等于就是起泡了,特别是在温度高的时候,就很高温的时候,这个状况发生的就会比较快,发生了大量的就是觉得起泡的这种现象出来,然后一出来之后,我们立马就开始停止了,就是一个就是停止销售,大量对前面的这种各种产品进行售后,然后开始对胶在实验室试验了无数种,就开始还有改进一下,我们的这个材料现在问题,基本上全部都解决了,所以这趟就觉得可以主机厂敢于去用,大的集团开始敢于去运用,就是这样产品已经成熟了。

主持人:刚才你说到胶,其实那个车衣刚出来关于胶的问题,也会在早期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刘凤喜:对,窗膜也会有胶的问题,车衣也一样的太黏啦,不黏啦,所以都有很多的问题。

主持人:咱们公司是有好几个品牌在运作,是吧?关于膜这方面?

刘凤喜:嗯,我们有好几个品牌,天幕是我们这趟专门用在星空上的品牌,我们还有个大师贴膜,大师贴膜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含服务的内容在里面的,我们专门的产品品牌叫大师膜,然后我们还有欧帕斯这个品牌,也是我们的,欧帕斯。然后我们还有那个霍尼韦尔的十年的品牌许可,就霍尼韦尔的这个品牌,做建筑和汽车这也是我们的品牌,因为我们公司一直做了十八年的膜,我们一直公司定位就是聚焦在膜,所以我们自己设计的是膜的完整的解决方案,觉得有时间如果看到我们店,那是我们能够呈现,我们未来想做事情的那种,那个一个店的样子就是,我们那里叫一个全膜空间。

主持人:全膜空间。

刘凤喜:全膜空间就是,第一在车里可以用膜来实现的这个地方其实挺多的,不只是刚才说的玻璃窗膜,漆面保护膜,星空膜,改色膜,我们还有屏幕的防指纹膜。还有灯,大灯的这些保护膜,这些都有这些都是完全可以用膜,因为膜是一种新型材料,它可以把很多高科技融在一个薄薄的一层上面,贴上了它可以让你觉得看不见它。

主持人:对、对 。

刘凤喜:但是它就起到那个作用,所以这是一种,但是我们觉得车只是我们想应用的一个空间,我们未来因为追得,可能未来还要发展很,很久很久,它的未来就是基于新型的膜材料,然后在不同空间上去应用,我们叫让每一片空间更舒适更健康,更节能更安全。所以它开始下一步就是进入家空间。

主持人:咱们有那个线下店。

刘凤喜:嗯,对。

主持人:这个店是什么时候开的?

刘凤喜:我们现在这个店是今年7月份开的。

主持人:今年刚开的。

刘凤喜:刚开的其实这两年,追得一直在尝试转型,因为原来都是行业比较好,都是用分销的模式,然后找省代,找经销商找那些东西。其实这个业务就相对比较简单,找省代就可以了,但现在就觉得,我们就是要探讨新的转型的方向,因为市场变化非常大,想让你去看的那个店,其实代表我们的探索的方向之一。

主持人:刚才你提到一个关键词,就是转型,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未来新的品牌再想起来的话,只有说从底部去找这个市场机会,就是再想做这种流通商的,这种生意的这种品牌的,可能主体单位的机会,就比较少一点。

刘凤喜:嗯,我是这么觉得的。因为第一相当于,你看窗膜一卷等于过去,它可以好多车贴,它对物流并不会那么要求,那么急迫。

主持人:对,对。没那么快速。

刘凤喜:而且中国现在物流特别发达。

主持人:对,特别发达。

刘凤喜:流通已经没有优势。

主持人:对对对 。

刘凤喜:核心其实要做深度的专业化的运营,包括你专业化的施工能力,第二专业化的对这个项目深度的理解,和就是帮助他们销售,还有做营销策划的这种能力。所以我们把原来的省级代理商,要变为运营商,他就开始要带动区域的运营,所以现在我们基本上边远一些的省份,还是会用省级的模式,但是省级我们定位叫省级运营商,他要有一些运营,我们有一些策划,然后他当地的就是,对当地区域的那个培训能力。第二个就是做那个定期的策划,策划活动的能力,因为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门店,其实是非常弱小的,真的非常弱小。

主持人:是的,对。

刘凤喜:也需要有人来支持他,所以未来呢他一定是,可以做就是分工变得更细,比如施工。可能这个运营商,根本可以不需要施工能力,外面也有专门的施工的这个人员,但是运营商可能真的教你怎么可能,怎么样把品牌的就是知识,品牌的定期的策划怎么做,也就是更多项目组合,然后更多营销活动,然后做更多PK或者这些我觉得,这些是把它分开一下。这些就比较有价值,就受到第一品牌商会欢迎,下面的门店会欢迎,所以慢慢都应该都在转型吧。

主持人:我感觉那个刘总,这些年一直在创新,一直在探索一些新的领域,那么是不是创新这个,就是咱们这个追得的一些企业文化。

刘凤喜:对,我们一直很崇尚创新,就是我们创立的第一天,你会发现跟别人就不一样,我们开始第一天我们就开始,做我们自己的品牌。第一天我们就开始,就觉得要既然来创业我们就没有想到,觉得是从广东进一些货到哪里卖,也不会觉得就是拿一个国外的代理,我们第一天拿的时候,我们直接拿到了美国SolarGard的,现在叫圣佳,SolarGard的这个品牌的中国总代理。但是我们当时觉得,我是出来想创业的话,是想做一个代理商吗?我们就没有做这个品牌,我们自己做了天幕,其实你知道天幕是我最早的起家的品牌,叫天幕。所以我们天幕就是那个膜,一亮相出来,就跟那些国际品牌,放在一个位置上。谁也不知道天幕是谁,但是所以难度就是,我们自己的品牌,在美国贝卡尔特,现在叫圣戈班,在那边去定制了我的品牌,就纯海外的产品进到中国,不能用我的品牌,然后开始去卖的。所以我们最初开始创新,这是第一个,创品牌。第二个就我们,是在中国国内第一个做到专车专用电脑裁切,我们当时觉得,我们别人都在这个行业做了这么多年,我们刚刚进来就是谁也不知道我们,这个是谁,那如果人家也做大卷我也做大卷,就是我根本就是淹没在这里出不来嘛。所以我们是第一个做成这种单支小筒,本田雅阁就是本田雅阁,然后这样一个单支小筒的这样一家公司,但是这个创新证明绝对是错误的,但是我们就是这样创新的,这甚至我还只卖这种专车专用,因为这样才我至少是唯一的,没有人别人这么做,但是容易被人认知,所以这也会有中国市场,当然机会比较好,有人觉得,呀,你这个比较好啊,也可能是比较小白的客户,他就觉得比较好,他就跟我们来合作,但是证明这是错的。后来那些专车专用单支全部给我们换了,因为你知道待过门店你会发现,这会儿还有本田,一会儿是个丰田,一会儿是个别克,他根本他的库存根本上,不是这样的。但当时我们其实属于不太懂,如果懂我直接就去跟本田雅阁去合作嘛,那时候我不就很顺,但那会本田雅阁绝不会愿意做膜,因为卖车太赚钱了,那会儿卖车,所以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喜欢创新,创新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红利,也带来了很多的教训,但我们就是喜欢创造新的,就是创新是我们血液里的东西,就觉得一定要做新的,我觉得不创新,这个企业你只是为了做的那个赚钱,然后企业没有创造一些新的价值,我觉得不太好。

主持人:但创新它也是一个一体两面的,它给你带来很多红利的同时,也会让你交很多一些学费。

刘凤喜:很多学费,走很多弯路。

主持人:因为创新是需要成本的。

刘凤喜:对。

主持人:但是创新这种精神,应当是每个企业刻在骨子里面。因为你只有创新,你才能做成一个新的蛋糕。

刘凤喜:对,对。

主持人:那么如果说让刘总,对过去十八年,对过去的这个发展历程,做一下盘点的话,您会对哪个时间段,会花的时间会比较长,去做一些讲述?

刘凤喜:我特别喜欢的,其实是我们创业到被收购,这个前面将近八年时间。

主持人:八年。

刘凤喜:我觉得绝对可圈可点,做得非常漂亮,漂亮就包括定位。我有神助一般的,就是开始就是自己定位,因为我们是完全陌生进入这个行业的,突然进入这个行业,我们就开始,开始就觉得不知道哪来的信心,勇气。就觉得必须要做自己的品牌,那会儿就是真的做品牌之后,那个网站每一个字,每一个页面,我觉得都是我自己亲自去盯,盯开始来做,做了之后,我原来从上市公司出来,就是原来的时候,没有感觉觉得现金流是问题,结果自己创业之后,因为我们做膜有明显的淡旺季,然后当时不太清楚,就会发现你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然后你的那种小的,一个小的这种私营企业,你根本也贷不到款,还不像这两年,我觉得还好一点,前面的时候你根本没有那些融资渠道的支持,我的个性又比较强,我当时觉得真的怎么办呢,因为那会已经到冬天,我们是需要在海外去备货的,但冬天又是没有现金流收入的,所以你会发现因为这个一下子,让大家就是经历了一些,原来从来没经历的那种痛苦,就做经营中现金流特别重要,那次我体会到了,因为缺现金的时候,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事,我就开始我觉得怎么办呢,我就觉得有时候应该回南方,到我那个朋友那些地方去借点钱回来,但是你知道真的你都已经出来了,你就回去南方说你不会,你鼓不起勇气,向人开口去要借钱,我觉得人可能都至少有这样,这样一点骨气去,天南海北海阔天空地聊一聊,以我更不会示弱的那种人,然后回来你才知道,你没有现金流怎么弄,后来就好在你当时,当时公司太小了,我觉得才几个人,然后再稍微凑一点点钱,把他们的工资发了,自己和另外一个合伙人觉得不发工资,就这样熬过去了。好在很快开春了,开始有展会了,有那个了,就这样出来。就特别深刻的教训,就是现金流很重要。第二个你的策划很重要,特别是小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当时要做品牌定位又比较高,但是好在就是你不需要特别多的客户,就能养活自己,所以你开始做一个客户,你就觉得这个客户户我记得,当时自己没信心叫天幕,说是外面怎么好,我们合作的客户原来是做3M的,是做3M非常漂亮,门头都是3M,但他跟3M可能有一些意见,结果呢开始转换成做我的天幕,天幕去了之后,他就觉得,哎呀,兴高采烈,因为他是因为带着对3M的怨气,进了我的天幕,然后我也很幸运地切入了之后,然后就后来在想那怎么卖呢?因为他所有的客户都是冲着3M去的,我就派了一个经理就在他那儿蹲两个星期,我说这样一定要研究在这个3M的店,怎么能卖我们的天幕,然后一进去开始的时候,人家冲的就是3M,然后那个就是蓝天卫士,要那个什么黑衣骑士,就感觉他基本上都顶着来,然后后来我们就觉得怎么来,因为我们产品确实比3M好,可以对比,然后就让他们来研究怎么来做转化,所以我特别兴奋的就是,在我们那个经理在那蹲点两周,到后来97%可以转化,因为我们产品真的好,然后那个店也就觉得,哎呀你看3M是很好,我们是做3M的,这趟我们又引进了一个新的,我们觉得更好的品牌,您来感受一下,经常用这个他就,因为产品真的好,然后我们才从那个时候,才觉得真的有信心,然后客户贴了之后,啊,觉得贴这个车,颜色也特别漂亮,特别舒适,就开始。其实信心是从客户中反馈回来的,再觉得我们产品真的好,我们开始有信心,我们真的定位了一个跟我们定位比较匹配的这样一个品牌,其实熬过前面两三年特别难,就你完全一个新公司一个新品牌新入行,这样一个最初资金非常小,因为讲起来绝对,我们公司很有骄傲的,一点点的资金,然后那还是凑起来的,但后来就是因为熬一两年,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有钱的人,然后就在这里凑了钱之后,看你第一年没赚钱,他们好像很多人有一投钱就应该赚钱,其实没有的。而且就像我们是一个品牌,海外进口,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前期要花很多钱的。

主持人:前期要花很多钱。

刘凤喜:一个是要花钱,第二个没那么快赚钱,然后他们就受不了,就觉得我想退股。其实熬过前面两年,后面的盈利非常快,就基本上我们都是翻番这样增长,然后到后来就说,我们就觉得前边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太好了,就第一就就是经营,觉得经营就是有苦有乐,特别享受的乐趣会比较多,然后我们被那个收购,那会儿也以为觉得真的很好了 。

主持人:因为再上一个台阶。

刘凤喜:有一些上一个台阶,当时那个洪先生就说,我们把中国国内最优秀的一批人凝聚在一起,然后我打造一个航空母舰,要做成美国的AutoZone,AutoZone就给我们看,AutoZone多好的,四千多家那个门店,股票一直在上涨,即使经过08年它也不受影响,所以这些东西其实对我们挺振奋的,但是就是因为这家上市公司也出问题,你基本上现在没有,看不到了,就是仙股几分钱,我们的股票也损失比较大,但你会发现我,你看我跟别人不一样,我们同步进入新焦点的,好多第一全部都烂在里面,就死掉了没有了。我呢,就觉得到那一年,我觉得实在不行,我就跟他们谈,要么你把我的股权,我不是还有49,要么你就全收走,要么你的51我买回来,没有人愿意再去买的,因为要花不少钱的,后来我呢我觉得,

这个种子大师贴膜这都是,我的公司我种的种子,我起的名字我生的孩子,我一定要把它买回来,所以我们就当时也花了很大代价,全都是自己的钱掏出去,没有找外来的那些资本,就是去,就把它买回来重新来构建。

主持人:所以这个来来回回,是不是给你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原来会觉得被上市公司收购了。

刘凤喜:对,当然,对。如果不经历那个,我们有几趟其实这个市场上就出来了,根本不会有别人什么事儿,就这个过程中一耗就耗完了,你会发现,当时大师贴膜已经很漂亮的,速度什么都,我觉得都比国外的几个主流品牌都更快,因为我们贡献的更好的那个产品,结构 ,合作的这些模式,但后来就是其实上市公司的这些经历,被他们并购的经历,我们还是其实损耗有点大,因为第一个是被上市公司,最大的损耗,第二个我们经历了一次商标之争,就我们被一个我们的经销商,在另外一个类抢注我们的商标,就市场就搅得一团糟,因为中国知识产权其实保护,我们经历过就知道,知识产权保护非常弱,特别弱,弱到之后就是你就,今天他可以真的他可以做假证,然后在那个法院上,哎呀我这个,你发现之后我撤了,不作为证据就可以了,我就觉得完全没有惩罚,我觉得不可以的,我们自己亲历就知道,打知识产权官司特别难。

主持人:是的。

刘凤喜:我们耗了两年,我直接损失挺大的,所以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导致到,就是有一些波折,但是就是你知道哪些东西,我很庆幸在经营过程中就是,你的哪些东西,你战略的东西清晰,品牌的东西清晰,这个东西就是本质上的,就是不会太伤元气,虽然受重大挫折,我一直特别重视战略。我觉得战略比战术要重要很多倍,所以我重视战略,战略就是你究竟开始怎么定位,所以我们最初开始定位做的自己的品牌,定位做全球最顶尖的公司,帮我做定制,然后开始在定位叫,合作优质的合作伙伴,就这些你们来中国,在我们进入的时候,至少有三四千个牌子。

主持人:是的,对,对。因为战略是决定这家公司往哪走,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因为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但有的战术上,可能会根据那个市场的窗口期,我是赚一波钱,可能是一种买卖的这种思维。

刘凤喜:对,对,对。

主持人:当然刚才从你过去的讲述,经历了很多波折,哪怕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可能开倒车,有可能会经历这些。但是我有个朋友跟我说一句话,我觉得他这句话对我也比较受用,他说只有一些事情你经历了,才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这种能力。

刘凤喜:对,对,对。

主持人:是的,因为你不经历的话,其实是而且有时候,也很难说这件事情是好是坏的。

刘凤喜:你说的特别对,其实这些经历,我一直没有觉得,就是说所有的公司成长,他都不是一条直线,他都有起伏的。只有这个过程,第一你吸取了教训,有些弯路是必须走的,你现在没走未来也会走,所以你就必须第一走过这个弯路,就像有的人多元化,你是试过,第一有的时候,是从别人的教训中,有的时候吸取获得一些智慧,有的时候那是不够的,还是要自己要去踩过,所以因为经历了这些,我现在比如说公司经营了十八年之后,我就会觉得我对企业的经营,真的有一些了解的比较清楚了,就是也不是说特别清楚,就觉得真的开始知道企业究竟什么东西是本质的,什么东西是要快的,什么东西是其实要慢的,什么东西其实是要去再构建的,而且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你怎么转有些本质的东西,你要把握做得好。所以就是这些也都是要时间和经历,就十八年我都觉得我,我看到好多看了好多的企业,前边真正成长,华为、格力,好多其实前面,很多年这个坡度都很慢的。

主持人:是的,对。

刘凤喜:其实在成长,就真正到后来,你集聚了核心的一些优势,发展起来也会是非常快,所以你会发现你积累特别重要。

主持人:因为你只有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你才会有一个指数型的增长,对不对?其实创办企业跟那个开车是一样的,你什么时候踩刹车,什么时候踩油门,这个节奏要把握好的。

刘凤喜:对。

主持人:所以其实那个创业,也会给你带来很多一些新的一些认知,而且创业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这种过程,它不像考试,比方说这个试卷一百分,我可能错了几道题,我还能得九十分,完了得八十分,但是创业不一样,你可能错了几道题,你就是零分了,直接就创业就失败了,这个公司可能就不存在了,所以就这个创业就是会对一个人的心力的这种挑战,还是蛮大的。

刘凤喜:蛮大的,对。

主持人:刚才你盘点呢就是,从那个03年到11年这个阶段,这个八年的阶段,那么从11年过后到现在,你会怎么去形容你这个?

刘凤喜:其实我一直觉得我就分三段,第一段就是被收购之前,被收购之中回购之后,我觉得就这三段回购之后,我也觉得非常好,回购之后我就开始知道,第一就是我全部可以自己来规划未来,我开始来按我们的节奏,我还是挺有梦想的,梦想比较大的,所以我开始觉得这个梦想你怎么来支撑,你未来的梦想你怎么能既让现在很好的盈利,还要持续比较好的盈利,还能走到你想要的样子,有几点,只是赚钱不够的,想做出你的样子我一直觉得,我要做成我想要的追得的样子,这个很重要。因为这些做的准备非常多,所以我为什么,我为什么有窗膜漆面膜,改色膜,星空膜,这就是我想要的全膜空间,未来的要做的他必须要的这些元素,然后最后我就觉得,我就是为什么叫,要贴膜找大师,只要你要贴膜就是大师,而且大师未来要是消费者品牌,中国消费者觉得只要贴膜是谁,不是3M,不是威固,不是龙膜,是大师。这是我觉得想要的样子,但这个样子觉得我怎么去实现它,用多久的时间去实现它,这是要靠我们,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合作伙伴,还有真的要用转型过程中的一些智慧去弄的,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一辈子你创业的意义。我在大学待过,在上市公司待过,在外资企业待过,我要创业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家人朋友,,没有任何一个人支持可他们觉得,哎呦一个女孩子,想那么多干啥呀!上市公司我当时是一个子公司的老总,待遇非常好了,他觉得你何必这样,但是我当时就在想,我那个时候36岁,我说我现在不创业,我这辈子根本不可能创业,我说我看到我的在那个上市公司,那些比我之前,老师退休的样子就是这样。

主持人:天花板。

刘凤喜:就退休了就这样,我说给我一点机会,而且一个是自己觉得总得创业一次吧,第二个当时就觉得,因为我们从很穷的农村出来,我觉得他们能送我上大学太不容易了,我要回报给他们的时候,你一直觉得无以为报,就觉得在上海啥都太成本,你买房子太高了,你根本没有什么结余的东西去回报他们,然后当时觉得怎么办呢?唯一有可能你不一定创业成功,但你有可能创业就成功了呢,成功了是不是就有可能回报他们呢,他就是这样的。这些动力来促进你就开始创业,创业你看我毕竟上市公司出来,我就觉得不是一个走投无路,,出来了之后你就觉得倒卖倒卖赚一点差价,不是,所以我开始从难的,我开始觉得我要做一个品牌,所以你看天幕绝对很大气一个牌子。

主持人:是的。

刘凤喜:那会做品牌什么一堆的,傍大款的英文的,真的没有对不对?所以当时我就觉得,做一个我自己喜欢的牌子。你看我们公司,给你多讲几句,天幕,我们公司这些名字,全是我取的,追得、大师贴膜、欧帕斯,欧帕斯英文绝对超级棒的品牌。

主持人:对。

刘凤喜:看中文你可能不太觉得,欧帕斯英文APEXFilm,很好的,天幕都是。所以就是我很用心在对待我们自己的公司的名字,品牌,然后未来发展,就包括现在觉得,我想未来的样子是这个样子。行业你相信吗?其他人相信吗?没有,我相信。我就觉得别人不相信没关系,我相信,我就朝这方面做,你相信就有可能对不对?

主持人:因为很多时候,就是只有你做成了,就是别人才会相信你,做不成,您哪位?

刘凤喜:对呀,就一样的。就是就一定你所有,你想做一件事,一堆的质疑,一堆的冷水,还有一堆的阻力,都有的。

主持人:其实这种阻力有时候,会来自于很多一些人性的弱点,因为很多人会觉得其实,当然我不知道我说的这个对不对,其实等到你创业过后,等到你借过钱过后,等到你真的就是走上你想要的这条路之后,你会发现身边其实跟你想象的,那么至交,知心的朋友会非常少,当然是一家之言,就是我接着你话,我会发挥我心里边想,其实有时候会很多人,并不希望你过得非常好。

刘凤喜:太对了,太对了。真的,真的是这样。

主持人:对,对,对。当你看清了这个事情,你还能勇敢的往前走,我觉得这个是成熟的一个标志,一个阶段。

刘凤喜:对,是的是的。但就是我就觉得一辈子不长嘛,你总得为自己活嘛,你觉得为自己活就是说,你有一点能力有一点创新去试一试,或许最后你觉得,你想要的做不成。

主持人:那做不成就做不成嘛。

刘凤喜:没关系,他又不会......但我就觉得我就相信他能成,我就朝这方面去努力,他就可能成,你就所有的创新的,就是真正顶尖的全都是很创新很无畏的,我一直觉得,他不会觉得有挫折就不去做。

主持人:对,对。因为创新者,特别是在头几年,心里的那道光就像烛光,就像在那个大风里面随时摇摆,随时会泯灭的状态,但自己的那种勇气,给自己打气的希望之光,又会慢慢亮起来。所以说这种心气,还是需要自己给的,包括就是从你一开始从上市公司到自己创业,其实这个动作是一个下蹲式的动作,是一个弯腰式的动作,过去在一家公司当一把手,可能每个人都会对你比较客气,当然会在那个阶段,会给你带来一种错觉,好像自己有很多资源,好像自己会有很多的一些那个朋友,然后等到自己在困难的时候,你才发现其实能够帮你的是非常少的。

刘凤喜:对的,对的,对的。

主持人:所以你刚才说那个,前两三年特别的刻骨铭心,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刘凤喜:对,对,对。

主持人:我觉得这是来自于,从一个圈层到另外一个圈层的一种转化。

刘凤喜:对的,对的,是的是的。

主持人:所以我比较好奇的是,因为你一直在不停的往前奔跑嘛,包括你刚才说未来想要把追得打造成一个民族品牌,让别人一想到贴膜,就找大师。想占据一个更高的一个生态位,其实从现在这个起点到这个生态位,也是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的,然后您这种就是,持续的这种不断地往前跑的这种动力,是来自于哪里?

刘凤喜:来自于我觉得可行,就来自于相信。第一我觉得这个市场,不会是外资品牌占据主导的市场,一定是未来中国市场太大了,大到小市场可能觉得,他可能根本不会自己去做品牌,因为那市场太小了,他就拿国外的品牌,中国一定应该是中国自己的品牌,这是我坚信的,但是现在膜里面都是几个外资品牌。

主持人:是的,对对对。

刘凤喜:然后谁能做,你会发现谁能担起,所以为什么我要构建全产业链,如果纯只是个贸易,我根本支撑不起我想的这件事情,我就会觉得这个市场,你会觉得现在凭啥,是龙膜的产品更好吗?是龙膜的那个价格更便宜吗?都不是。我们的产品更好,我们有更好的体系,就是但是我们的一些4S店集团,什么现在目前还是招投标,你们不是这么认的。第一我就觉得中国,绝对存在一个特别大的机会,中国民族品牌谁是老大,就是觉得我觉得是老大不只是产品,所以它不会是工厂的牌子,它不只是产品,就纯工厂它就是做制造它,一定是品牌商的产品,品牌商的品牌,我觉得品牌商现在谁,其他人都不像我这样,不是真的用心在做一个品牌,你现在在看,谁?

主持人:放眼望过去。

刘凤喜:望过去,没有。不是那么在做的,我觉得我们一直在做品牌,我们的欧帕斯,你看都是在用品牌运营号在做,大师都是这样子在做。就真的剩的其实是我们,你现在在下一线里面布局几个窗膜就是,除了几个外资就是大师,欧帕斯,没有了。

主持人:对对对。

刘凤喜:所以我现在就觉得,你会发现这个是第一有机会,我觉得成功的那些企业,他就觉得我做成的样子会激励他,我一直会觉得做成这件事,对我来讲很重要。如果是就至少想象,你比如就像毛主席,共产主义那个理想是我要做,尽管这个过程中很曲折,这个理想是坚定的,对我来讲我就觉得,第一有机会做成,第二做成的这个样子,我觉得太好了。在我一生的价值,可能觉得挺好的,最后消费者觉得这个,不管后边是谁来接手慢慢在做,因为我毕竟年龄也大,最后由我们的团队来做,就会觉得,哎呀,大师贴膜,中国的品牌,然后整合。圣戈班做的也只是在我大师旗下的一个产品,伊士曼也是帮我在定制产品,然后我自己工厂的产品,就构成了我的大师贴膜,这是我想要的。所以什么东西力量,我就觉得这件事可以成,这种有可行性。

主持人:对,你刚才说的有可行性,有一个大的市场环境。因为民族品牌从过去不自信到现在自信,包括对于一种民族的这种认同感会越来越强烈的,所以这个大势呢,我觉得是一个大的机会。所以说我比较认同你这个,今天也是非常庆幸,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跟刘总进行交流,也很高兴。要不我们那个今天就先到这里。

刘凤喜:好,好。

编后语:前段时间看了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的采访里面有一段话,我觉得说得非常好,当赵鹏被投资人问到,是否担心大公司的竞争,他说,一帮玩KPI的和一帮玩命的人PK,这件事他是不担心的。回归到今天的嘉宾也是一样,虽然汽车膜里有很多国际大品牌,但对于刘总畅想的未来,我还是瞒看好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她是公司的创始人,还在管理着公司,而其他国际大品牌,多数由职业经理人管理;二是对汽车膜品牌的构建,她是有很强的能力的,而在国内具备这种能力的企业,不是非常多。当我们在谈品牌构建时,其实谈的是什么呢?我想更多谈的是,品牌如何获得用户的认可,那么品牌怎样获得用户的认可呢?这就涉及到品牌构建的三个维度:一是品牌产品的能见度,在市场众多的竞品品牌当中,如何让消费者更多地看到你的品牌;二是品牌的忠诚度,如何让用户购买了第一次之后,还能产生第二次第三次的复购,或者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如何让用户对这个品牌产生一种不假思索的联想或者形成一种正向偏见;第三是降低价格的敏感度,如何让消费者在购买你的产品时降低支付痛感,如同样是花5000块钱买手机,买苹果手机支付痛感就不会那么强,而买其他品牌的手机呢,就会有支付痛感。所以在品牌打造时,要提高品牌的价值,这样才能降低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只有具备以上三个维度的品牌,才是一个真正的品牌。

好,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汽车后市场访谈》。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