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罗盈盈

为缓解手机业务的焦虑,积极多方布局的华为有了新动作。10月12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批准产品名单》显示,华为腕部单导心电采集器获准生产,此外还有三款医疗器械进入优先审批程序。这意味着,华为正式进入医疗器械市场。

今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要求,多达137种医疗器械必须100%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向行业释放出一个鲜明的利好信号。

①国内市场快速扩容,占全球份额约1/4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等物品。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疗器械分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四大类,涉及临床用途较为广泛。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自2015年以来,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远高于国际市场不足6%的增速。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场相对成熟,医疗器械终端可及性及渗透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市场增长主要来自产品更新迭代及少数未满足临床需求。

与此同时,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占全球市场的比例逐年提升。2015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同期全球器械市场规模已达3712亿美元,当时国内仅为全球的1/8。近五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快速扩容,全球占比也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22%,将近全球市场的1/4。

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期间,大多数产品出口额实现翻倍以上增长,为国产器械国际化奠定基础,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是国产器械出口的重要区域。

②企业规模偏小,基础医疗器械仍占主流

从产业结构看,过去长期,国内医疗器械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企业格局多、小、散。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远低于药品行业。2020年国内药品市场规模约2万亿元,生产厂家仅7000多家。同期,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7700亿元,器械生产厂商却高达2.5万家,其中90%企业营收规模在2000万以下,年产过亿的企业占比仅15%。

2019年,A股71家上市医疗器械企业中,仅1家营收过百亿元,营收超过30亿元的仅有9家。而国内A股上市公司营收过百亿的医药企业有10家,近30家营收30亿元以上。

国内2.5万家医疗器械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不足四分之一。从企业产品结构来看,可生产I类产品企业占比接近50%,但III类器械生产厂商占比不足7%,大部分企业以生产技术壁垒较低的I类医疗器械为主要业务,基础医疗器械仍占主流。

通过自主研发及海外并购,国产创新程度及竞争力有所提升,中高端产品逐步渗透。报告预计,我国医疗器械大部分产品国产化率不足40%的格局,将有望得到改善。

③疫情受益业绩高增长,上半年净利涨近4成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加速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提升,从头部企业的收入规模看,营收超百亿的器械企业增加至4家,营收超过30亿元的企业增加至2019年的两倍。

今年,抗疫需求继续支撑着器械板块业绩的高水位运行。根据国内45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2021半年报,上半年,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9.3%至762亿元,净利润大涨37.1%至231亿元,行业前五名企业——英科、迈瑞、乐普、达安、华大贡献63.4%的板块净利润。

上半年,器械板块45家上市公司中,收入实现正增长的有34家,占比76%,超过50%增长有14家,占比31%。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有31家,占比69%,超过50%增长有18家,占比40%。同期,整体毛利率为59.3%,净利率大幅提升至31.2%,疫情受益器械股业绩延续高增长,行业整体保持高景气度。

报告认为,随着全国卫生投入增长、老龄化加剧、分级诊疗推进,消费升级和国产替代加速,从中长期看,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空间巨大。

资料来源:医药行业2021年半年报总结(西南证券)、生物医药行业之医疗器械篇(招商银行)

信号工厂——商业价值探测器

网易财经旗下价值研究平台

主编:赵妍 编辑:罗盈盈 助理:尹璐菁

联系邮箱:moneygz202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