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之所以能够在中古时代后期迅速崛起,完全得益于其独特的地位位置,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方民族的不断南侵。金元之前,在北京地区的各种政治势力、经济势力往来极为频繁和自由,伴随着周期性的朝代更迭,民族成份变得极其复杂。比如,契丹重臣韩德让的家族已经无法单纯地用“汉人”或者“契丹人”来衡量了。

因此,在北方民族南侵和南方民族北进过程中,北京地区就成为了两种文化缓冲的中心地带。在此过程中,北京的城市地位也逐渐得到了提高,并逐渐成为继西安、洛阳、开封之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因此,北京城在建城的那一刻,就和交通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三世纪下半叶,忽必烈霸业初定,政治重心南移,决定在继续扩建上都的同时,在“东有潞河之饶,西有香山之阜,南有柳林之区,北有居庸之口”之地兴建中都,正式确立两都巡幸制度。

中都,原为金国都城旧址,历经数年战火摧残,已是残破不堪。忽必烈敕令刘秉忠在金中都旧址的东北重新修筑一座新的都城。有意思的是,元大都的建设者虽然是蒙古人,但是其布局却完全依照汉制,甚至可以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完整地遵循《周礼》 而布局的城市。元大都有三重城垣、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有九经九纬的街道和纵街横巷制的街道布局,不管是宫阙的建筑风格还是它们的命名,都本于汉制、来自《易经》。

这种城市布局,更是影响了明清两代王朝。由于当初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特别是清朝时期,实行的还是满、汉分城居住制度。当时的内城完全是八旗驻地,外城则是非旗人居住区,像“火器营”、“哨子营”这些则是兵营所在地。在当时,内城取缔一切商业区,严禁开设戏园、旅店。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都集中在外城的正阳门外大街,前门大街以东是商贾匠作之地,以西是市廛旅店,商贩优伶丛集之所。这种分而管之的城市管理模式除了为了保证皇城的神秘性外,也保证了内城的交通非常通畅。

近代以来,随着外敌入侵及政权更迭,北京的政治、经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民国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北京城的商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旧有的城市格局开始被打破。特别是汽车、面包车的大量涌现,北京城开始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拥堵现象。为了改变这种拥堵现象,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曾大胆向北洋政府建议,对北京旧城进行深度改造,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1915年6月16日,获得北洋政府批准的朱启钤手持一把银镐,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被世人称为“丽正”的正阳门。他高高举起手中的银镐,向正阳门的城墙刨去,一块墙砖应声而掉,开启了旧北京城改造的序幕。

冷面笑匠方清平曾经说过这么一段单口相声:1924年,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正式通车。那时候叫1路汽车,从前门开往西直门。那种车没有喇叭,车前面挂两个铜铃铛,有一条线连在司机脚底下。司机一踩,这铃铛就“铛铛”直响,提醒路人避让,所以这种汽车也叫“铛铛车”。那时候,还有一条从崇文门到菜市口的6路汽车是单轨汽车,只有到了站才是双轨,所以会发生两车“顶牛”的情况。这个时候,离着车站近的一辆车得倒回去,给另一辆车让道儿。

建国初期,北京市的常住人口还不足300万人,除了一些部级单位有汽车,居民短距离出行主要依赖自行车,曾一度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虽然当时北京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已经很发达了,但是,由于当时人们还很穷,连乘坐公共汽车的人都是少数。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开工建设了我国的第一条地铁,并开启了北京地铁建设的序幕。

这条地铁东起北京站,西至苹果园,一共17个站,平均每站1.47公里。这条地铁线是根据当时面临的国际形势,按照民用最高的级别“三级防护”修建,作战备护空洞使用的,直到今天,都堪称“中国最安全的地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特别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人口更是急剧增加。随着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拉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住房、医疗、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们的出行更使城市的交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管是公共汽车,还是地铁、轻轨都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每到上下班的时候,市民憋屈在不到四平方米的铁盒子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直把首都称“首堵”。

相声演员方清平曾在节目中调侃:昨天,我坐公交车回家,赶上堵车。道都堵死了,半个小时车没动地方。我跟司机说:我带您走一条小道。然后,我带着司机七绕八绕,最后司机都急了:小道在哪里啊,这是小胡同啊。我说:您把车门打开,我下去看看。司机一开门,我跟他说:我到家了,谢谢您啊!

虽然这只是一条段子,却也反映了北京堵车的真实情况。如何解决北京不堵车,已经成为了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了。

北京啊,何时不再是“首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