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期看云诗话,读诗之前呢,先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话说春秋末年,吴越相争,夫差击败越国,越王勾践入吴为质。勾践被放回去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越国大夫文种献灭吴七策,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制定了美人计。

于是越王便派人遍访全国,寻找美女,在诸暨苎萝住罗山找到美女西施,西施这个时候还只是个浣纱的村姑。但是长得非常美丽,有多美呢?说是在她浣纱的时候,水里的鱼看见了,都游不动了,直接沉底了,所以说西施的美是沉鱼之美。

但我有点不理解,鱼能欣赏人的美,莫非对方是个鱼人?而且如果西施有这本领还浣什么纱,不如直接改行捞鱼多好?

西施被选中后,送入宫中,越王找人给她穿上华丽的服饰,教她舞蹈,礼仪,三年学成后,勾践派大臣范蠡作为使者把她献给吴王。这范蠡和西施一来二去的,还产生感情了。可有感情又能怎么办呢?两人也不能在一起,只好忍辱负重,完成使命。

西施被进献给吴国后,果然得到了夫差的宠幸,做了王妃,吴王整日沉湎于女色,不理朝政,慢慢吴国就衰落了下来,最终越王勾践起兵伐吴,吴国覆灭。

勾践灭吴后,西施重回越国。越王妃妒忌西施的美色,怕自己地位不保,所以就怂恿越王让人把西施沉江。

然后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西施被沉江了,从此香消玉殒。另一种说法是,她被范蠡救了,范蠡从此领着西施浪迹天涯,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

故事很美,很浪漫,但是结果很让人迷惑啊,西施到底去哪了呢?有没有被沉江呢?说实话这事儿没人知道,因为就连西施这个人到底存没存在过,都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因为古籍里最先出现西施这两个字,是在春秋早期的《管子》中说“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就这一句话,没有后来的那些故事,而《管子》的成书年代也早于故事发生的年代。到了东汉,袁康的《越绝书》里才有了勾践报仇,用美人计的记载。所以可见,西施的故事很大可能就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历史上根本就就没这号人物。

这就好像,金庸在《射雕英雄传》杜撰了郭靖这个人,写郭靖和成吉思汗的故事啊,后来又守襄阳城啊,我们现代人读了都知道是假的,但是广为流传,几百年后,没准儿就被后人看成是史实了,大家没准儿还在襄阳城修一个郭靖故居什么的,西施的故事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其实咱们今天讲西施,是要引出我们分享的这首诗的,这首诗就叫《西施咏》,作者还是我最爱的王维,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首诗:

王维《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我们这个社会啊,所有人看重外貌,所以西施这样美丽的女子就不可能永远身处低微。早上还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晚上就成为了吴王的宠妃。贫贱的时候怎么没有人觉得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一旦富贵了就觉得她的姿色天下少有?多少宫女服侍她啊,穿衣抹粉都不用自己动手。君王宠幸让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当时一起浣纱的伙伴,现在也不能乘坐一辆车了,奉告那写想模仿西施的邻居,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可不容易啊!

王维的这首诗和以往赞美西施的那些诗不相同,这首诗其实是骂西施的,讽刺想象中西施成为吴王妃后娇贵傲慢的样子。

在借古讽今,诗人用西施来讽刺作者同时代那些“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的得幸者,他们借自己受宠,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

王维在仕途里应该是碰到了不少炙手可热,又不学无术的权臣,诗人很憎恶这种人,诗人就是借美女来讽刺这种人。

读了这首诗我对诗中: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两句感触颇深:这两句就说一个美的事物,被埋没的时候谁也看不出它的“殊众”之处,而一旦被人发现了之后,它就成了世上稀有的宝贝。这种现象不光在王维的年代有,在我们这个社会也是常态。

就像头一段特别火的丁真,可能就因为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突然就火了,火遍全网,迷倒万千少女。

丁真帅吗?我觉得非常帅,尤其是那段视频里拍出了高原少年的那种淳朴,天真的感觉。但丁真被发现以前就不帅吗?他真的比理塘其他的少年帅吗?为什么现在就变得仿佛独一无二,天下无双了呢?这种感觉,就应了这两句诗:高原放马岂殊众?火遍全网方悟稀。

最后,希望我们能多看到生活中的美吧…喜欢文章的话,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