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攀不上的山,没有走不通的路;没有办不成的事,世上没有不可能!

——励志格言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中央允许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承担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任务的广东人民锐意改革,在传统与开放的裂缝中勇于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动人故事。身为广东改革开放的拓荒牛,我见证并参与了广东创造的多项第一。神州第一波,即是其中之一。

何为神州第一波?先看一段情景回放——

1987年11月20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第六届全国运动会隆重开幕。主席台上,全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省长叶选平满面春风地环视着这座崭新的现代化建筑和四周看台上黑压压的观众,抑制不住的兴奋尽情地显现在脸上。突然,一阵悦耳的清亮似电话铃声又与一般电话铃声不同的声音,在他桌前一个砖头般大小的黑壳子里响起。他立即伸手拿过这个黑壳子,大拇子往一个小键上按了一下,有些生疏地把它靠在耳边。黑壳子里立即传来清晰的声音:“叶省长,我是移动电话广州基站。我们的网络是前天开通的,现在向第六届全运会提供服务,您能听清我的声音吗?”“听得清,非常清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叶选平高兴地回答。

上面这段文字并非虚构,而是我亲眼目睹的一幕情景。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在广州举行。全运会开幕典礼上,笼罩在天河体育中心上空的“神秘”电波,被业内人士你为“天河第一波”,也有人称之为“神州第一波”。由此,移动通信拉开了在神州大地大规模发展的序幕。

为什么是广州?因为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而通信技术落后已成为阻碍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电话普及率只有3%——4%左右,那时的通信状况基本上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装不上,打不通、听不清”。至于移动通信,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相差了整整十年。据我了解,1978年,中国刚刚拉开改革开放的帷幕时,美国在芝加哥开通了全球第一个移动通信系统,次年日本建成了全球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我国呢?早在1978年,邮电部从意大利引进了车载移动通信系统,在北京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移动通信实验。可直到1987年7月,一个小规模的模拟通信实验才在秦皇岛开通。当时,与广东毗邻的港澳地区已经引进了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可由于广东尚未建设移动基站,许多前来广东考察投资的港澳客商进入广东之后,手中的“大哥大”就成了摆设。通信技术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东经济的发展,怎么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在思考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机会说来就来!1987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州举办,广东必须为全运会提供交通、通信等方面的保障。身为分管广东省通信、交通、能源工作的副省长,我决定以此为契机,使广东的移动通信实现零的突破。我为什么对移动通信如此钟情呢?因为我阅读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发现通信技术要向无线通信、蜂窝通信的方向发展。我了解到,在现代化社会里,通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信设备的第一代是手摇式电话机,第二代是转盘式电话机,接下来的第三代是微波通信,进入程控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程控电话是我国通信设备的主流,而美国早在十年前便开通了移动通信系统。我觉得我们不能总是亦步亦趋,跟在美国人身后玩人家玩剩下的东西,而需要一步到位,直接发展无线移动通信,缩短我们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我和叶选平省长谈了自己的想法,选平也比较支持,我们遂决定利用广东毗邻港澳的优势,让广东的移动通信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要在移动通信方面先行一步,必须取得中央主管部门的支持。1986年冬天,带着发展广东移动通信事业的使命,我到北京找时任邮电部部长的文敏生汇报情况。文敏生曾在广东担任过领导职务,他应该能够支持广东的。但是,文部长耐心听取了我的意见之后告诉我:支持广东开发移动通信技术,但邮电部不参与合作。为什么呢?文部长的理由是邮电部也缺钱,无法给广东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潜在的原因是文部长当时的思想观念没有跟上潮流,他没有预见到移动通信技术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巨大作用。

在上面不能提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广东的移动通信如何起步呢?我们在省邮电局下面成立了一个广东移动通信公司,省里筹集了一笔钱给他们做启动资金,然后鼓励各个有外汇留成的市县在当地发展无线通信。我和叶选平省长商量之后,决定通过省政府和平共处省邮电局自筹资金1500万美元,建立广东移动通信公司,这便是中国最早的移动通信公司。

广东移动通信公司成立后,引进了爱立信的设备,然后以广州为圆心建设地面信息接收中转站,每隔50公里建一个塔,塔建到哪里信息就到哪里。移动通信的信息是通过超短波传输的,走直线,走50公里转换再走下一个50公里。所以只能以广州为圆心向外辐射,等赚了钱之后再逐步扩大。就是用这种看着很原始的办法,我们于1987年11月18日开通了我国第一部移动电话。身为“神州第一波”最直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有幸亲历了那次拨通移动电话的全过程——第六届全运会开幕的前两天,新上任的邮电部部长杨泰芳、我,还有另一位副省长于飞,在广州天河体育场的一个会议室里参加了简单的开通仪式。杨泰芳部长拿着手机,轻轻一按按钮,电话就通过移动通信打到了北京的邮电部。信号刚一接通,话筒里就传来邮电部同志们的掌声,可以想像邮电部的同志们是多么地激动。(注:本人摘自匡吉回忆录《闪光的足迹》。口述:匡吉 整理:刘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