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一项报告-《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数据显示,10-19岁的青少年中,有超过13%的人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在中高收入国家15-24岁的年轻人中,近20%自我报告他们经常感到沮丧或对做事情没有兴趣。
而在近期,一份关于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调查报告,再次敲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警钟。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检出率达到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
抑郁症这个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的疾病,其实就隐藏在孩子的身边。
在大多数人看来,孩子的表现可能仅仅是“坏心情”、“闹脾气”甚至是“矫情”、“娇气”。也正因如此,很多家长经常反向说话,刺激孩子的神经,以促使孩子正向发展。
常见的几大句式就有:
“你就是作,出来走一走就好了,不要闷在屋子里。”
“你有什么病?不都是自己搞出来的吗?”
“就不能跟正常人一样?别没事找事。”
“想开一点就过去了。”
“你怎么这么矫情?”
“人家那谁还得了xx病,也没像你一样。”
不是脆弱,也非矫情
而是我们不懂少年的“抑郁”
不少人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对比而言,95后、00后、10后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生活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都远超以往,为什么孩子反而更容易抑郁了呢?
事实上,抑郁症属于一种精神心理障碍,成因很复杂,由多个相对较小的问题叠加而导致。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孩子,闲暇时间与外界的互动肉眼可见的减少,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家玩游戏、看电视、玩玩具,就是在去兴趣班、补习班的路上,缺少与大自然的接触,也甚少与不同人群交流。长此以往,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代沟会越来越大,一旦遇到问题,很容易变得不知所措。
更现实的是,教育的“内卷”让孩子的成长轨迹变得枯燥且单一。父母在物质上给了孩子充足的保障,但在人生规划上,安排的终点却只是超过其他人,考入一所好大学,拥有一份稳定、收入可观的好工作。这种狭义的“成功论”让很多孩子在达到短期目标,摆脱学习所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后,陷入了迷茫,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此外,信息社会时代,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到海量信息,这些信息未经筛选,杂乱无章。在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之前,孩子的思想就像一张白纸,会毫无保留的接纳外界所传达的所谓“事实”,成为部分消极导向价值观的承载者。
当他们走出家庭所营造的“舒适区”,一脚踏入大学校园或社会的大熔炉中,人际交往、兴趣特长、认知能力、沟通表达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体系,会让他们无所适从,萌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一旦在自我认知上偏离了轨道,遇到挫折时就会自我质疑,进而产生悲观、抑郁感。
不少家长和孩子对此都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抑郁症,简单将其归入“青春期叛逆”。更糟糕的是,家长没有及时介入给予积极引导,反而以言语质疑、挖苦,非但没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让抑郁雪上加霜。
让孩子远离抑郁
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
HOME EDUCATION
家庭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全面且广泛的,从素质、人格、举止言谈到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潜移默化引导着他们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
因此,让孩子远离抑郁,家庭端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亲子关系上,要和孩子平等沟通。很多孩子不愿意或拒绝与父母交流,大概率是对话环节出现了问题。如孩子偶尔发出“求助讯号”时,家长没有重视,或者简单地一笔带过,甚至责怪孩子“不禁事”。当孩子的倾诉多次得不到解答时,就会产生排斥情绪,不愿意再和家长沟通了。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是很关键的。除了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尊重他们的想法,还要对孩子有高质量的正向回应,以满足他们的感情诉求。如此,孩子才能敞开心扉,与父母打交道,父母也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
同时,为孩子树立正确、长远的价值观。梦想和激情是孩子成长进程中的驱动力,在明确的目标、远大的梦想支撑下,孩子才能始终保持对生活、学习的兴趣,在逆境中百折不挠。
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防治抑郁的重要环节。家长可以带孩子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和孩子一起玩喜欢的游戏、运动,以此改善孩子体内的激素分泌水平,也可以鼓励孩子走出房门,与同龄人一起参加社交活动,了解真实的世界,增加理解,相互支持,同时增加他们的自信,进而带来认知、情绪和发育等方面的改善。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现今青少年抑郁症问题频发,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态,为孩子营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