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科技:关于蝴蝶效应我们究竟误解了什么?它会发生在现实中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科技:关于蝴蝶效应我们究竟误解了什么?它会发生在现实中吗?

这个诗意化的比喻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蝴蝶效应”。这句话很形象,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一想到蝴蝶效应就能想出很多典故,比如,有人认为砸中牛顿的那个苹果,就是扇动近代科学起步的蝴蝶,有人认为一颗铁钉的缺失,导致了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的战败。中国古代很多谚语也被披上“蝴蝶效应”的外衣,比如:防微杜渐、风起于青萍之末。然而这些典故往往似是而非,接下来,将聊聊大家对蝴蝶效应的误解。

先来说说“蝴蝶效应”的起源。它的起源要追溯到1963年,气象学家洛伦兹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方程式时,为了更细致地检验结果,在一次科学计算时,他选取一个中间值0.506,然后提高精度到0.506127,然后再输入,前后计算结果却偏离了太多!洛伦兹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就会造成巨大的后果。而对应电脑图像的显示上,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于是“蝴蝶效应”的说法传播开来。正如洛伦兹的发现,微小的误差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然而,这个发现有时候却被大家误解了。

有个例子大家一定也听说过:

“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

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

失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

丢了一个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这段话起源于英格兰的一个民谣,相传那是在1485年,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准备与敌军决一死战。战斗开始的当天下午,铁匠在给战马钉掌时,因缺少几颗钉子,有一只马掌没有钉牢。两军对垒时,眼看理查国王的队伍就要获胜,突然一只马蹄铁掉了,战马跌翻在地,最终国王被杀,王国覆灭。“马蹄铁效应”同样犯了绝对化的因果错误,将王国覆灭归于一颗钉子。我们要认识到的是,蝴蝶效应并不是决定论,倘若国王出征提前准备,或者避免亲自出征,结果会怎样呢?

那么,蝴蝶扇动翅膀真的可以引发飓风吗?

答案是:不能。洛伦兹有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空气作为流体,具有黏度,并不是刚性的。蝴蝶扇动翅膀只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起作用。当蝴蝶飞过,空气很快就恢复它之前的状态。所以,翅膀对空气的扰动不能传播更远,因此空气不会发生更大的“涟漪效应”。

既然如此,蝴蝶效应究竟有什么实用性呢?

要说实用性,其实更多的是对认知的指导意义。比如:我们要认识到气象预报不能完全准确的原因就是现实中存在气温、气压、风速风向、湿度、地形等各种因素的干扰,从宏观到微观,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导致测量有时候会存在误差。再比如:股市中我们要认识到绝对靠谱的股神并不存在,除非他是预言家,否则他不可能准确预知明日凌晨发生的种种事情,很多所谓的“股神”是在行情好的时候赚得盆满钵满,一到行情差的时候就原形毕露了。

大家认为蝴蝶效应有什么作用呢?或者大家知道哪些有趣的蝴蝶效应事件呢?欢迎各位点赞评论关注。探秘互联网清明上河图,灵魂歌者聊科普,我们下期再见。

各位观众姥爷们行行好,点个赞和关注吧(来自卑微的网络流量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