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所谓百合病,实乃心神失常所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昏、乏力等脑功能失调的病候,尽管患者陈述无穷,而西医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 这种病人的阴虚内热型,符合《金匮要略》的百合病,余采用百合安逸散加减应用,疗效提高,堪称得心应手。
百合病方——百合安逸散(自拟方)
作者/李长茂
(一)定义
百合病系古汉时病名沿用至今。其症状:常沉默不语,想吃吃不下,想睡睡不稳,想走走不动,饮食时厌时美,感觉时冷时热,但不发热。惟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诸药不效反呕,而用清热益气的百合,合补血凉血的生地,疗效卓著故名。
(二)方组
百合20g,生白芍20g,合欢皮20g,五味子15g,生地10~20g
(三)适应证(随症选加)
(1)百合病,误汗不解而致燥者:选加百合知母汤(百合、知母);
(2)百合病,误下复伤里者;选加滑石代赭汤(百合、滑石、代赭石);
(3)百合病,误吐脏气伤而病不去者;选加百合鸡子黄汤(百合、鸡子黄);
(4)百合病,大病之后,仍有阴虚内热者,选加百合地黄汤(百合、生地黄);
(5)百合病,口渴不解者:选加栝楼牡蛎散(栝楼根、牡蛎);
(6)百合病变发热者:选加百合滑石散(百合、滑石);外感热者:加大剂量板蓝根、银花、连翘等;
(7)百合病,失眠、多梦、汗多等:选加龙骨、牡蛎、糯稻根等;
(8)百合病,心神恍惚、哭笑无常者:选加甘麦大枣汤(生甘草、大枣、浮小麦);
(9)百合病,患热病后,虚烦不得眠者:选加酸枣仁汤(枣仁、知母、茯神、川芎、生甘草);
(10)百合病,咽中如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者,名“梅核气”:选加半夏厚朴汤(半夏、川朴,茯神、白术、白芍、苏梗);
(11)百合病,心烦心悸、腰酸、耳鸣、不寐者:选加石菖蒲、炒远志、水飞朱砂等;
(12)百合病,头重脚轻、昏馈如醉者:选加磁石、钩藤、夏枯草、桑寄生、明天麻等。其他随症加减,必须明确:百合病属阴虚内热性病,用药既不宜温燥,亦不宜苦寒;宜甘寒养阴以调之,不宜峻补峻下一时图快。
(四)制法
百合安逸散,烘干,研为粗末,每次15~30g,加水煎汤,早晚各服1次。单用百合安逸散,可以用开水冲泡饮用。
(五)主治
(1)百合病,精神恍惚,默默不语或欣然多言,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食时美时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黄,脉微数,有溺时头痛者,有溺时恶风者,有溺时头眩者,表现多种多样,十分复杂。
(2)头昏、头痛、头胀、头皮发麻,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倦息无力及周身无定位疼痛,甚至肌肉瞤动等症候群;
(3)热病后余热未清,渴、热,口苦,小便黄、虚烦不寐等症。
(六)疗效
百合安逸散,是笔者临床实践中,对《金匮要略》中百合病的领悟性拟方。所谓百合病,实乃心神失常所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昏、乏力等脑功能失调的病候,尽管患者陈述无穷,而西医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这种病人的阴虚内热型,符合《金匮要略》的百合病,余采用百合安逸散加减应用,疗效提高,堪称得心应手。
但只是大量门诊的概括性疗效,尚乏系统观察统计资料证明。
此方服后,普遍反映:易睡、轻松、头脑清新、精神振奋,判若两人。中医疾病分类中的头痛、耳鸣、失眠、心悸、恍惚、健忘等病症,凡属阴虚内热型的;按百合病治,多能获得良效。
(七)方义
百合:甘、微寒,有宁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动用。为治疗心烦不安、寝而不寐等症的主药,同时为治疗肺结核痰中带血的常用药。
生白芍:酸苦、微寒,具养血益阴、平肝缓痛之功用。常用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脘腹疼痛等症。
合欢皮:甘平,具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用。常用于不寐、痈肿、骨折等症。合欢花:尤长于理气解郁,治疗胸中烦闷。
五味子:酸温,具有宁神、收敛等功用,常用于失眠健忘、咳喘、滑脱之疾。近年发现,吞粉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生地:甘寒,功用滋阴凉血,治疗阴虚内热一身热、舌红、口干、唇燥等症。
(九)医案举例
刘某,女,37岁,渝市教师,1990年秋就诊。
患者头昏、头痛,心悸证忡,近事易忘,不能集中,如寒似热,周身不适,肌肉瞤动,异常乏力等症。几年来就诊西医,诊断“神经官能症”。就诊中医,皆认为心、脾、肾均虚,处方千差万别,都不离补虚二字,有的补气为主,有的补阳为主,少数补阴、养血,疗效欠佳。
1990年秋延余诊治,追问疾病成因,知其父于60年代含冤而死,患者受株连,思想不通,忍气吞声,终致精神恍惚,不能自控,终日欲睡睡不着,欲行无力走,欲食胃不开,口干只欲嗽,进而症状纷纭,怀疑、畏惧、悲观、厌世的想法,时有出现。但意识、行为尚可自控。
从现症主诉中,可有如下特点:口干不欲饮,内热而形寒,唇红不干燥,便干黄赤,脉沉微细数,舌红苔亦少。辨为阴虚内热,给百合安逸散加味,以滋阴清热,养血宁神。
处方:百合20g,生白芍20g,合欢皮20g,五味子15g,知母10g,生熟地各6g,石菖蒲10g,炒远志6g,制首乌30g,竹柴胡6g,生草6g。
煎服3贴,诸证悉减,睡眠尤酣,但大便稀软。在此基础上,减去二地、生草加砂仁、陈皮各6g,连服10余贴,诸症进一步减轻,头脑清新,惟气力尚感不足,拟南北沙参、黄芪、五味子三味,为粗末泡茶常饮一段。后知病情好转,身体康复,近期疗效良好。
[按]此例为典型的“百合病”,用百合安逸散加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盖因六郁皆能化火,热伤阴液形成阴虚内热,故用百合安逸散较为合拍,其机理详见方义和药理。
[按语]
1.百合病,是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记载的病名,部分类似现代医学“神经官能症”。按中医辨证分型,百合病属于神经官能症的阴虚内热型。笔者在验方篇介绍的桂枝甘麦龙牡汤证,是属于阴阳失调型的。这两种类型,是神经官能症,最常见的类型,临证可以互参选用。
2.百合病,属于心神、情志性疾病。它可以单独出现,亦可伴发于慢性器质性病变。此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这与中医“心神”、“情志”的认识是吻合的;鉴于本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甚至与神经体质相关,致使本病迁延难愈,任何单纯依赖药物治愈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尽管中医中药善于调理,同样不能忽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及适当的气功等锻炼,促使大脑功能恢复,有利于本病的康复。因此重视医患配合,药一体一神结合,中医中药才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百合病才能痊愈、稳定。
3.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一致性,专方并不意味着一张方就可以通治一种病,如百合病,辨证属阴虚内热型,选用百合安逸散为基础,并列加减法,体现了辨证施治的原则。绝不是不讲辨证,千篇一律地照搬移用。如用于阳虚外寒病人,非但无益反而有害,阳虚更甚,病情必然加重,这说明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百合病,而且应该贯彻于各个病症。
本文摘自《秘验奇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长茂。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