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0月真的挺冷,十一前我还穿着半截袖,假期一过天气立马转凉,才10月份感觉就像到了冬天。

怕闺女冻到,早早地给她加了秋衣、秋裤换上了厚外套,而朋友家孩子初中读寄宿学校,怕孩子着凉,这几天更是换了厚被子给孩子送去。

有了孩子以后,老母亲可能最关注的就是天气变化了,就怕孩子有啥风吹草动。

这不,最近安徽的一位妈妈带着厚棉被送儿子上学,可看到儿子同宿舍小男孩的床铺时,立马心酸不已,这铺的是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位妈妈住在安徽淮北,最近淮北挺冷,晚上7、8度,尤其现在还没到供暖季,学校宿舍里孩子你出我进的关不严门,屋里更是没一点热乎气。

她担心孩子冻到,就给孩子换上了厚厚的褥子被子,可看到儿子宿舍里一个小同学的床铺,光光的床板上,只有一个夏天铺的小垫子,被子呢也是薄薄的一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摸了摸床铺,又硬又不保暖,这睡觉得有多硌、多冷。

她问孩子为啥没换被子?

小伙子说,爸妈在外打工,自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没给他拿厚被子 。

小伙子还直说,自己不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看一下,这么薄的垫子,您说,现在的天气咋会不冷?

可能当了妈妈以后,真的见不得孩子受苦,要是自己的孩子这样,咋想咋心疼。

后来这位妈妈给孩子拿来一床被褥,铺得软软的、暖暖的。

男孩虽然没说啥,但相信对阿姨的关爱一定深埋在心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位安徽妈妈最近发的视频,真是一位热心的好妈妈。

网友们看了孩子的故事,不禁想到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上学家里条件不好,冬天晚上睡觉冷得都不敢脱衣服、脱袜子睡,受冻的滋味真的很难受。

其实,现在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好多了,可能谁家都不会差这一床被子,可竟然还有孩子在受冻,顿时心疼不已,纷纷表示要给孩子送个新被子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人觉得这不是被子的事,而是男孩的父母不负责任,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想不到,父母还能想不到?

生孩子却不养,明显的照顾不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人觉得这也没啥,男孩子皮实点,孩子小时候吃点苦没坏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您看了是啥感觉,说实话作为一名母亲,看了孩子的床铺真有点看不得,心酸又心疼。

我侄女在老家上学,从小上下学也是大人接送,现在农村家里一般也是一两个孩子,都当成小宝贝一样,家人照顾得非常仔细,很少有听说再挨饿、受冻的。

我家是女儿,不知养儿子真的要这样糙着养吗?

诚然,孩子小时候经历过一些磨难,长大后性格更坚毅些,但我想,生活上的困苦可能并不等于心理上的被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曾说过:

男孩女孩小时候虎着养,经历过贫穷或困顿的孩子,长大后更懂事也更自立,但这个过程中要和家人一直有情感的互动。爱我首先要让我知道你的存在。

尤其是留守的孩子,可能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因为从我们80后到现在的孩子,“留守儿童”这4个字真的是难以言表的痛。

这让我想起来前段时间,一位四川在外打工的妈妈回老家看孩子,孩子和邻居家的小男孩在一起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阵孩子爷爷奶奶忙着收稻谷顾不上小孙子。

小男孩玩一会就低头看下手,她觉得不对劲,就拉过宝宝的小手看看,胖胖的小手指被割破了,她给孩子剪了指甲,上了药,整个的包扎过程,孩子一点也没哭也没闹。

十指连心怎么会不疼?

可孩子知道哭了也没人管,才三岁的孩子就学会了独自舔舐伤口,看着让人心疼。

所以,留在老家的孩子,也许正和这两个小男孩一样,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学会了不说,学会了忍住不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迫于生活压力,我们不得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老家给老人照顾,但我们打工也是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实,养孩子不只是吃饱穿暖,更重要的还有心理抚养,因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时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

最后,也请在外的父母多多地参与孩子的成长中,切莫让孩子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学会了各种技能,学会了坚强,悄然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阅读,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格桑花谈育儿,8岁女孩的妈妈,养孩的路上我们始终一起,喜欢就点个赞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