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预测,今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202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000亿元。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挑战与问题随之而来。10月14日至16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于在北京举行,大会重点聚焦实现可持续交通目标的机会、挑战和解决方案。对于如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家、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全国已有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升级,搭载网联终端车辆超过500万辆。“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车载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芯片算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蓬勃发展,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一旦爆发网络安全问题,将影响驾乘人员隐私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甚至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研究显示:37%的受访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表示担忧。

这一问题早就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为加强汽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作为汽车行业管理部门,工信部已制定了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和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在线升级等原则要求,指导企业加强能力建设,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标准统筹规划,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文件,推动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持续加强并引导行业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支持企业加强车载操作系统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不断推进威胁监测、态势感知、风险预警等能力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发布新版《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从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主体、驾驶人及车辆、道路测试申请、示范应用申请、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等7个方面进行规范。目前,全国已建设16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发放700余张测试牌照,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700万公里。《规范》在道路测试基础上增加示范应用相关内容,允许经过一定时间或里程道路测试、安全可靠的车辆开展载人载物示范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多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支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正从测试验证转向多场景示范应用新阶段,要加快规模化示范应用,以城市、区域为载体,深化“车—路—网—云”协同发展;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积极探索融合监管模式,通过准入管理、标准制定、安全监管、产品召回等方式,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创新、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