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电视《功勋》,讲到于敏,中国“氢弹之父”,讲述那一段从一张白纸开始,到氢弹爆炸的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研究所,他们一群科学家每天隐姓埋名,废寝忘食,殚精竭虑的演算推断,真正的绞尽脑汁。然后60年代,连吃饱饭都是奢望,更别谈补充营养。于敏作为带头人,向上级求助要求给每人吃一个鸡蛋的申请被驳回。

于敏家,有一只老母鸡,是他的妈妈从老家专程送来的,给坐月子的儿媳的。媳妇含辛茹苦地喂养着它,每天新鲜出窝的热乎鸡蛋,两个孩子捧在手心里,比捧着钻石还金贵。

“妈妈,我要吃鸡蛋!”

“等爸爸回家吧,回来了我们一起吃。”

两个孩子对爸爸的归程充满了期待。

可是,等到爸爸突然回来后,孩子们看到的是空空的盛放鸡蛋的碗,以及一张借条:“现欠孙玉芹,于元,于辛鸡蛋数颗,不日加倍奉还。借蛋人:于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一个镜头,于敏正在敲着白水煮蛋的外壳,轻轻地剥着,然后递给身边的同事——谁当天取得了特别大的突破,就奖励谁一个鸡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我们一家三口,居然异口同声地讨论起来。

“突然间很想吃白水煮蛋了。”

“看这样子很好吃。”儿子很馋的样子。

“你不是不爱吃这个吗……我晚上不吃宵夜的,算了,想吃我现在就去煮,8分钟就可以吃到了。”

说干就干,拿出冰箱里从不会缺货的鸡蛋,一人两个,拧开灶台,马上热腾腾的鸡蛋就出炉了。

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剥着鸡蛋壳,肆无忌惮地吃着电视里的人疯狂想吃的鸡蛋。

可是,很平常的味道,吃到第二个,已经觉得有点饱了。不得不感叹,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

儿子一定体会不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奢望,对食物的崇拜。我和老公,童年生活在八十年代,是亲身经历过的。

那时候,家里的鸡蛋,是要卖了换家里零用的盐酱油或者急用的。吃鸡蛋,只有每年的三月三,和生日那天。给家里的孩子一人一个白水煮蛋,那是那个年代的标配。

不过三十多年的功夫,今天的我们,已经不知道食物短缺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怕体验。每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猪肉鸡肉牛肉鸡蛋虾鱼海鲜,吃什么都很容易,点点手指就能送到家,而且价格也吃得起。这在当年,真的是仅供想象的幸福生活,共产主义社会才应有的成就。

当初,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一穷二白,饱受饥饿的原始折磨。那一群人,在各自的领域,干出了太过惊天动地的成就,原子弹,氢弹,想都不敢想,却让它变成了现实。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核武器,我们不再害怕别人的核武器震慑,我们可以一心一意地去发展经济,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代人,干了几代人的事。他们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士无双,当之无愧。于敏那一辈人,创造的国防科学技术,牢牢地捍卫了我国的疆域和领土。

我以你们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