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常常有这样的烦恼:孩子在学校不合群,总是形只影单,交不到朋友怎么办?真替孩子感到着急。
事实上,当家长有这样的顾虑,首先应该问问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用自己的视角去判断孩子的感受,没准孩子觉得没什么呢?
但如果孩子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交不到朋友,甚至还产生了自卑心理,那就需要家长花一些心思来引导孩子了。
根据心理学家威廉戴蒙的观点,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交友方面会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1、4-7岁,基于他人的友谊。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处于幼儿园时期,只要能一起愉快地玩耍,分享,那就基本算作朋友了,至于自己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孩子不会考虑太多。
2、8-10岁,基于信任的友谊。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友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会很在意朋友对自己的看法,是否信任自己。
3、11-15岁,基于心理亲密的友谊。
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会结交形影不离的朋友,她们在一起会分享心事,亲密程度高。
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了解孩子对友谊的需求,当孩子跟你倾诉和朋友相关的烦恼时,试着去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
相信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周围人的欢迎,会社交的孩子,朋友自然不会少。
显得不那么合群,原因是为什么呢”?
触觉功能失调
家长的过分溺爱、过度限制、家庭缺乏温暖亲情,都容易导致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触觉刺激。
孩子的触觉学习不足,很容易出现触觉敏感,或者是触觉迟钝的失调现象。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胆小、爱哭、粘人、情绪暴躁、或情感冷漠等,如此,当然不利于他们与小朋友的友好相处了。所以,对于不合群的孩子,有关触觉的感统训练,尤其是触觉按摩训练,绝对是不可少的。
语言发育障碍
语言是孩子社交的首要工具,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只要孩子在语言的发展上出现障碍,那么,他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就必然会遇到困难。
比如,因为家长过分溺爱,平时吃流食太多,缺乏口腔锻炼的孩子,说话不清楚不流利,很容易招致小朋友的嫌弃和抱怨,自然会变得自卑内向,不敢走向群体。
又比如,孩子的前庭功能在发展上遇到障碍,所以导致孩子在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混乱。孩子答非所问,废话多,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等,如此,当然也会更容易与小朋友发生误会、矛盾和摩擦。
本体觉发展不良
本体觉是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根,是我们的“身体地图”。
孩子只有经过大量的后天锻炼,将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不断提升,才能和小朋友们更好的相处,才能在课堂上学会老师讲授的内容,每天自信满满地面对周围所有人。
很多时候因为家长的错误带养方式,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缺乏攀、爬、滚、蹦、跳的大运动训练和捏、抠、拧、夹等精细动作训练,导致什么都做不好。在和小朋友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孩子经常出错和拖后腿,就容易失去自信、变得畏缩,不敢再和大家一起活动。
家长事事包办代替
有些父母总感觉孩子还小,这个不会,那个做不了,于是把一切都代替孩子做了。长期这样,孩子就没有亲身实践的机会,自身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做什么都不会,当然又会自卑,不敢进入群体。
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
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捧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结果孩子习惯了在家里说什么就是什么,进入群体之后也依然缺乏规则意识。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1、家长想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创造轻松的社交环境,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接待客人,孩子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帮助孩子制造和朋友约会的时间。
2、如果孩子在社交方面有好的表现,家长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社交自信。
3、如果孩子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以先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帮助孩子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家长可以给到孩子一些建议。
适度参与,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孩子间的冲突让人难受,但也正是冲突,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社交。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尝试独立处理矛盾。
同时,我们也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比如教给孩子基本的社交技巧。
把控方向,做孩子稳定的大后方
孩子们的世界很小,但也并不简单。如果孩子的确遇到困难,比如被孤立或者欺负,那父母就要及时干预,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身为父母,给予孩子勇敢前行的底气,在他们需要时,成为他们安全的港湾,就已足够了。
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的言语举止就是孩子的模仿来源,要与人和睦相处,尊重他人,多用礼貌用语,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谦让和识礼。
若孩子因触觉及本体觉发育失调导致出现粘人、脾气差、怕生、胆小、逃避接触,不自信等问题,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感统训练中心如全纳优童,进行一对一能力评估,了解孩子的触觉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感统训练,从而全面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前100000+的父母已关注加入我们
亲子百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