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不认真听课,原来和咱们父母的唠叨有关,妈妈们生的气,简直是白生了!

我说说我处理过的一个具体事例,再告诉大家,怎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来提升孩子的上课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天,一位妈妈发了信息给我:

“老师您好,今天下午孩子老师又打电话来说她在学校上课不听讲,自己做自己的,要么衣服,要么玩别的东西,我真的好生气但是今天我没有打她,要是以前我肯定回家了要把她打一顿,今天我忍住。我要她写写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讲,是什么原来,我问她想不想上学她说想,但是她每次都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老师说她太调皮了,叫我在家要对她管严些,我现在真的不知道怎么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有事处理,所以看到后,我照例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鑫鑫妈妈,刚看到哈。

孩子写了吗?

这样来看,咱们自控力比较弱,而且听课听不进,应该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这个需要好好进行静心训练,同时强化听知觉训练,你和老师说已经在努力管教她了。”

这里,我先给了这位妈妈进行安抚。

这位妈妈回复我:

“她没有写,她自控力太差了,我问她上课为什么不听讲,她说太无聊了,我听到她这样说真的要气死我,但是我还是忍住不打她,我就不理她,我要冷静冷静。

过了一会,我就说上学无聊那我们就不上学,也不去跳舞,画画,上课。

叫叫

她一听我这样说,她急了哭着说我以后认真读书,不再上课玩,我也不理她!

她说再给她一次机会,保证改!我说妈妈已经给你机会,她说妈妈相信我,伤心哭了一会,我后来问她要不要上学,要不要改掉上课不认真听讲,她说改!

后来叫她做作业,我也跟老师说了跟她在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但是老师说要有效果,而不是说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典型的家长处理孩子上课被老师投诉的方式,我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还是得耐心地引导一下这位妈妈。

我说:

“嗯嗯,实际上鑫鑫没有说谎,她真的觉得很无聊,为什么呢?

因为她听不进老师讲的课,跟不上节奏,所以就会无聊就会走神,这是能力不足的结果,也就是听知觉薄弱。

这方面一定要做强化和训练,把这项能力提升起来后,她的表现加上自控力的提升,就会在课堂纪律和表现上不一样。”

我继续给她一些建议:

“1、每节课给个小目标,坚持认真听课10分钟,孩子不一定有概念,但可以先试着这么说。

2、另外,我们告诉孩子,你一定可以的,妈妈教你一个方法,老师有提问对吧,你看老师什么时候提问,你就举手,只要你一节课能举手并回答问题,回来告诉妈妈,妈妈给你记到功劳簿里,并且给奖励。

3、进行静心训练,告诉孩子,是不是有时候觉得坐不住呢,妈妈陪你来练静心,能让你一节课都坐得很舒服又认真,得到老师的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妈妈问我:

“听知觉是不是我每天在家跟她报听写或读书给她听?”

我说:

“不是这样的,这种太刻意了,咱们要用“玩”的方式来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样玩的方式呢?我给了她两个融入生活中的游戏式训练方法。

1、传令兵游戏

在初级阶段,宝爸对孩子发出一道命令,孩子马上转告给一旁宝妈,宝妈再将新命令告诉孩子,孩子再转述给宝爸,以此往复进行。

比如,宝爸说:“明天中午爷爷奶奶要过来,我们在家涮火锅,吃完大家去植物园玩,晚上爷爷奶奶住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到三年级的孩子可能会漏字,或转述语气有问题,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要准确无误传达命令,一字不错,语气语调也不能出错。

按照目标细分法来训练,传达的命令由简到难,从一句至五句话不等。

在高级阶段,家长不在同一间房,孩子传达命令时,有一个空间转化,有一个复述滞后期,甚至还有干扰因素。

比如,敲门听到宝妈说请进,才能进门传达命令,这对训练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很有帮助。

2、小助手游戏

家长鼓励孩子当个家庭小助手,帮家长做家务,好处有二:

1、培养自理能力;

2、锻炼听觉能力,比如,分类、排序、做计划和总结。

刚开始孩子不一定能执行好,您说了6件事,他或许只记住给奶奶打电话、到学校接他和去超市,其他忘了,此时,家长要掰开来揉碎了,一件一件地提醒他,让孩子努力去回忆复述,这样,脑子自然是越用越好,越用越活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家长吩咐道:“宝宝,现在有3件事,先收拾桌上书本,再去厨房,葡萄洗好了,泡在小盆里,水倒掉,把葡萄放茶几上,最后去卧室把《读者》拿给妈妈。”

吩咐完,孩子立刻行动,这是在培养孩子的听觉理解能力和听觉记忆能力,因为家长一次发出5条指令,看看孩子能否记得住,并执行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我再特别地嘱咐她:

“另外,和孩子说话时,不要总是大声说和反复说,声音太大,孩子会在头脑中关闭接收,你会发现怎么说她都听不懂。

总是反复说太啰嗦,孩子会走神,会左耳进右耳出,她就会把这种状态带到课堂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妈妈恍然大悟:

“好的,我也要改掉啰嗦习惯,说话声音我也要变小些,我们一起改掉坏习惯,苪老师您辛苦,感谢感谢!”

我很欣慰:

“不用客气,咱们别急着生气,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鑫鑫会有这样的表现了吧!

咱们啊,就不用生无谓的气了,把这个精力,就可以放在帮孩子培养能力上面啦。

这是我在指导一位妈妈过程中的一幕,是否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呢?欢迎关注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