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时常觉得父亲不爱我。或许我是觉得他不够有责任心,做事不踏实的感觉。

妈妈虽不常与他置气,却总轻声抱怨他做事消极、拖拉。父亲从不掺手家务事,一是母亲贤惠能干,常把家打理井井有条。二是他向来不好好对待偶尔布置给他的小事——冬季降温前,嘱咐他务必做好太阳能的保温。然而某个极冷的早晨醒来,水管早已冻得硬邦邦,热水冷水都流不出来。出门前提醒他务必要换的煤气,结果永远是到了晚上大家结束一天的工作学习准备做饭时,手忙脚乱地去别人家借灶台……如此种种,次数多了,连年幼的我都知道了爸爸做事靠不住,然后告诉妈妈赶快另想办法。兴许是觉得小小的我操心的样子好玩,妈妈总是哈哈一乐,并不反驳我,下一次却依旧“固执”地叮嘱靠不住的老爸。以至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很没有安全感,因为潜意识觉得爸爸又会疏忽某一件事,然后全家又会有麻烦要解决。年幼的我对父亲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怨气,却没注意到,自己已经渐渐长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说家务事小,他不屑于认真,工作上却也没有任何建树。父亲接了爷爷的班,是一名木匠。爷爷有四个儿子,只有父亲接得了这门手艺。杜家老大有一双巧手,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说。但他生活松散,能挣够饭钱就满足,因此尽管慕名找他做活儿的人很多,我们家也不曾发达。那时我认为父亲是个只顾自己安逸,并不在乎妻子孩子的人,却没发现自己从未体会过为吃穿发愁的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工作闲散、不掺手家务、不辅导我学习,我对他总有很多小情绪,以至于在他面前越来越任性,越来越放肆。却没发现他对我包容至极,尽乎溺爱。小学三年级,我观摩他做木工,站在电源开关处听他说:“不要按红色的按钮”。然而,我却逆反按了下去。因为我的调皮任性和肆无忌惮,害父亲差点失去半根食指,因为送医及时,割了大臂上的肉补上了那根摇摇欲坠的指头。事后,妈妈并没有像往常我犯错时那样严厉地批评我,她只说:“你不喜欢你爸爸么,给你换一个好么?”非常平静,甚至依然是往日温柔的声音,却让我害怕极了,她头也不回走出房间,我愣了一会儿,才开始啜泣。
那以后,父亲没变,依然是往日作风,我却变了。我变得珍惜他,害怕妈妈真的给我换一个爸爸,当时不明白这恐惧从何而来,却在以后慢慢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升初,因为想考个好中学所以每周末要坐公交到市里补课。初秋多雨,下雨的时候父亲开着他那辆出工时才用的面包车送我到车站,为了让我不必受冻又能在公交来的时候好上车,他让我坐在面包车的后备箱里,然后打开后箱门。但他那辆“年迈”的小面包的后箱盖早就坏了,于是他站在门下,用双手举着那门,直到车来。公交车来了,我像兔子一样跑去,看到他放下后箱门,站在雨中向我挥手。

上初中时,去了离家远的地方上中学。因为住宿生较少,学校规定周一早晨住宿生和走读生一起返校。于是,每周一我都要五点半之前起床,然后赶最早一班的公交去学校。冬日里的某个寒夜,下了很大的雪。晚上妈妈嘱咐我再早些起床,雪天路滑小面包载我到车站不安全,只能走着去。冬天早起异常艰难,出门前我甚至有些委屈。可走着走着我发现,脚下是一条异常干净、一点儿不打滑的小路。很快便看见父亲托着大铁锨,朝我走来。五点多我出门,他是几点起床冒着雪给我扫出一条干净、安全的通往车站的小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好像慢慢懂了,又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惊奇的是,长大后的记忆里父亲并非懒散、不靠谱,相反他性格温和、性子慢,从未跟妈妈大吵过架,从未让我挨打,我成长的过程中,不曾有属于他的空白……
有时候,人们面对他人能理解的事情,却会怪罪身边最亲近的人。因为他人一些馈赠而万分感动时候,却把家人一直以来的给予默认为理所应当,常常忽视不计……就像被惯坏的小孩子,恃宠而骄,肆无忌惮。忘了想“如果没有了呢?如果换一个呢?”。
爱,需要去发现,用心去发现,尤其是那个话很少,却永远默默宠爱着你,正在慢慢老去的男人。为你,为爱,不必为自己辩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
图片 | 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