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由于体温调节还不够成熟,如果感冒来袭,发热常常成为当前最让爸妈头疼的情况。不过,发热可是人体正常的防御反应哦,可不是一件坏事。

下面小编就会举出3种错误做法。

儿童由于体温调节还不够成熟,如果感冒来袭,发热常常成为当前最让爸妈头疼的情况。不过,发热可是人体正常的防御反应哦,可不是一件坏事。

下面小编就会举出3种错误做法。

误区1:发烧后,马上服用退热药
对小儿感冒发热,低热时可不用药物方法降温;可以选择物理降温,如给小孩子洗温水澡。一般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适当应用解热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高热时应积极处理,及时去医院就诊。孩子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小于6岁的患儿,很多是病毒性感染因素导致;超过6岁儿童的发烧,虽然大部分是自限性的病毒感染引起,但也有较大比例是细菌感染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误区2: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为退热药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有很好的退热作用,但发热易反复出现。部分家长将其作为常规退热药。但事实上,糖皮质激素应用有严格的指征,不能简单作为退热药来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体内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如果孩子仅仅是病毒感染,应用后可能会使病程拖得更长。另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副作用非常广泛,常见的有引起继发感染、代谢紊乱、减弱机体抵抗力、抑制儿童生长发育等,不能为图一时退热之快而伤害了儿童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误区3:一发烧就马上打针、输液
有的家长一遇到孩子发烧,到了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孩子吃药,甚至强烈要求打针或输液。感冒发热最常见的大多为病毒或者合并细菌感染,而抗生素对病毒肯定无效。临床上如果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往往会出现过度用药。是药三分毒,很多孩子因过量服用药物可能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反而得不偿失。所以,孩子发烧时,要根据具体的病因来选择治疗方法及药物,不能乱用药或过度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于发烧病人的治疗,主要是寻找原因进行治疗。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烧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对于不到6个月的婴儿,若体温高于38摄氏度,也应及时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