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瓷器的故乡,在陶瓷的技术和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的一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能够制造出大量精美的瓷器了。

但有唯独有一种瓷器,却和中国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由英国人发明的,那就是骨瓷。

骨瓷的发明——一场不太成功的仿制

由唐至清,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瓷器大量出口,通过中外船舶被运往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

在18世纪前后,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和发展,欧洲大地上掀起了“中国风”。而中国瓷器凭借着光滑细腻的触感、美观的器形以及色彩绚丽的纹饰,迅速占领了欧洲市场,并且受到了王公贵族上的追捧,欧洲的上层阶级不惜斥重金争相购买。

由于中国瓷器名贵并且数量稀少,一些英国人也开始自己生产瓷器。但因为技术并不成熟,他们做出来的常常是“瓷器与金属”的结合体,因为制作工艺复杂,他们无法为瓷杯接上瓷把子;盘子的形状也无法烧制出标准的圆形,多为花口或者方口的。

在这批仿制中国瓷器的工匠们中,有一个叫托马斯·费雷的制作商,他在伦敦南部开了个瓷器厂,紧邻一家屠宰场。在1748年的某天,他喝多了,将邻居的骨粉当瓷土送窑里烧了,做出来一种很通透的东西,这就是骨瓷的雏形。

在公元1800年前后,英国陶瓷家乔西亚·斯波德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生产出成功的骨瓷。

英国的人们因为骨瓷的出现而感到非常惊喜,但是骨瓷和中国的瓷器,还是存在着许多差异。

骨瓷和陶瓷的区别在哪里

中国瓷器的原料是高岭土、瓷石和少量的石灰烧制而成;而骨瓷是由骨粉、黏土和少量石英经过一定的比例制作而成,因此它相比起中国的瓷器透光度更好,硬度也更大。

对于同样大小的瓷器,骨瓷会比陶瓷更轻,而且颜色更加温润,保温效果也更好。

但骨瓷也有一些不足,由于硬度大,导致它的可塑性非常差,还不能手工拉胚,只能通过模具来批量生产。

而且骨瓷是低温瓷,烧成温度是1150度左右,中国青白瓷在1280以上,这个温度直接导致许多金属颜料不能上色,只能通过釉上贴花方法来装饰骨瓷。

骨瓷在皇室备受喜爱

骨瓷在发明出来后,在英国贵族之间广泛使用。从19世纪初至今,骨瓷一直作为英国皇室的专用瓷器,为上流贵族所喜爱,包括伊丽莎白女王、查尔斯王子、戴安娜王妃都对其喜爱有佳,俄国凯莎琳女王也是骨瓷的忠实拥戴者,曾收藏了952件骨瓷。

骨瓷餐具在皇室庆典上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1902年罗斯福总统白宫之宴,还是1935年玛丽皇后号豪华邮轮首航,餐桌上都有瓷器的身影。

不仅如此,骨瓷还在当时的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例如英国画家 威廉·亨利·马格森·里笔下的优雅女性,使用的就是骨瓷的餐具

英国的迷你剧《唐顿庄园》也还原了1910年英王乔治五世在位时的生活,伯爵的女儿也使用的是骨瓷茶杯。

骨瓷在中国是如何发展的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也开始研制骨瓷,直到1973年,唐山的工匠们成功研制出骨瓷。唐山骨质瓷的出现,成功填补了中国高档瓷器生产的空白。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向其中投放动物骨粉,而是用氧化钙和氧化铝的复合配方,骨瓷也因此变得更加大众化,但仍然有一些少数的高档骨瓷生产,依然使用的动物骨粉等原始材料制作而成,因此价值更高。

骨瓷和陶瓷一样,也是有不同等级之分。好的骨瓷在色泽上呈骨粉独特的的奶白色,骨粉含骨粉越多,骨瓷就越高档;在骨瓷的通透性上,品质好的骨瓷一般非常通透,而且内部不含有杂志;在重量上,骨瓷往往比一般瓷器更轻,质地轻盈,硬度更大,一般不容易破裂;将相同的骨瓷碰撞后,其声响往往是清脆带有很长的回音,与其他瓷种的钝响截然不同。

骨瓷虽然最初始于英国,却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和改进,逐渐融入了各个国家的特色。时至今日,骨瓷因为绝佳的性能以及通透细腻的外型,依然被视作品味与高雅的象征,在这之后,凝聚着工匠们的勤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