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买的东西是资本家制造的,普通人买东西的钱(能力)也是资本家给(赋予)的,所以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资本市场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资本家,而是普通人。”

这是近两天走红网络的一篇文章提出的观点。北大经济学著名教授张维迎在文章中表示,我们不应该指责资本家,限制他们的活动,只有让他们更自由,竞争更激烈才是提高工薪阶层收入的最好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富人只是科技的投资者”

文章开头,张维迎教授选择了电灯、汽车、电视机和微信等几个日常必需品作出解释说明。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价值比给富人带来的价值要多得多。因为富人有很多钱,可以买很多蜡烛获得光明,但普通人可能连一根蜡烛都买不起。所以,电灯带给普通人的价值更大。

而电视的普及,更是让人人在家都能看话剧演出、歌舞秀进行娱乐。这些节目,在过去,只有名人贵胄才能享受现场直播。

汽车也同样如此,古时候富商名流可以坐轿子和马车,普通百姓只能走路。现在人人都拥有了汽车,尽管奥迪和夏利之间也有好坏之分,但差距远小于娇子和步行的区别,所以还是普通人受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V信和外卖。外卖让大家足不出户享受各地美食,V信下放传播权,给普通百姓提供了出名的机会。

没有富人的支持,我们生活不仅远没有这么滋润,还会回到赤贫状态。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富人只是提供了早期的研发经费而已。

02 “普通人才是市场最大受益者” ?

文章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张维迎教授的话有一定道理。资本家的出现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好的改变。

比如前两年,哈佛大学在试验中发现一种人体内源物质可以把原本老态龙钟的模拟人体的老哺乳动物身体状态,如线粒体、端粒体等生物指标逆转到更青年状态。

在经过各种检测对身体无负面影响后,便在富人圈子流传开来。但由于分量稀少,单克动辄上万元,所以多年间仅有极少数社会名流和实验专家能够触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随着相关概念走红一级市场并得到四川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认证,日本新锐药企BIOAGEN资本开始涉足,该内源物质成本才得大众化。

落地成品“派洛维”价格大幅降低超90%,幸而从名人富商阶层流向普通民众,人们只要动动手指倞东便会把东西派到手中。可需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普通百姓的收益真的远大于资本家吗?

凭借着人们对健康和不老等原始愿望,企业家大力发展类似技术,早期或许投入了一定资金。但只要量产化,不但可以短时间内将投资成本收回来,而且还会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然后再实现资本的扩大化。

比如“派洛维”媒体披露其早期研发成本不过上千万,但短短1年时间,其在J东等途径已获得数倍收益。

在这个过程中,普通百姓一直劳动,但资本家一直教育,不断生产出更多有用或无用的东西,然后流向市场。这样也算是给普通人带来收益,而不是在一直割工薪阶层韭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资本家的目的不是为了“普通人”便利

实际上,除了张维迎教授,此前知名企业家马云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 996是大家修来的福报”。

意思是,不要抱怨每天早9点晚9点点,每周工作6天,只有这样你才能早点实现你的福报,给家人孩子提供美好的生活和良好教育,大唱资本家赞歌。

但细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赢家真的是普通人吗?富人因投资赚得盆满钵满,可以上天入地,享受豪华游轮、私人飞机以及各行各业的顶尖物品,而普通人不过一辆车、一部手机,只是维持了在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生活,谁的收益更大?

还比如,现在高铁技术已经走向贴地飞行600公里/时,也有些高收入人群甚至开始享用动辄几十万的私人高铁技术高压氧舱O2 ark用来保持细胞活力,寻求更高层次的健康需求,还有国外富豪已经进行了太空旅行,可有的人坐在绿皮火车的厕所里回家,赢家真的是工薪阶层吗?

确实,从消费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平等了。但并不能说,我们能买到一种富人也在用的东西就说我们受益了,富人仅仅是为普通人支付了新产品的研发费用而已。他们并不是“圣人”,他们支付研发的目的是看到了背后的巨额回报,而不是只为了让普通人便利而付款。

他们认为,市场造就了富人和资本家,而普通人则被无情盘剥。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大家忙着各赚各的钱,没人会考虑那么深刻。

当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形势下滑时,市场就会招致攻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