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功能检测

胆囊功能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胆囊主要包括三大功能:存储和浓缩胆汁功能、收缩和排空功能、分泌粘液功能。其中最主要、最具代表性,并且可以检测和计算的是胆囊收缩功能,因此临床上以收缩功能代表胆囊功能。

胆囊功能的检测方法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也在逐步改良,概而言之,前后经过三个阶段:即口服胆囊造影法(已淘汰)、核素扫描(ECT)法(改良)、B超三维检测法(改良)。本文主要谈两种改良后的方法。

B超三维检测法(改良)

B超三维检测法(改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测科室:超声科

1、优势

B超下可动态测量胆囊的收缩功能,是评价胆囊功能的方法之一。具有既无放射性又测量简便易行、不需特殊检测药物且定量准确、检测不受肝脏和肠道功能等影响,方便临床应用。

2、改良

由进食脂肪餐(荷包蛋或牛奶)改进为配方脂餐,防止试验诱发胆绞痛的风险;由普通B超检测改进为三维B超,提高检测精度;于餐后60、90 min重复检测2次,得到2个时点的胆囊容积,取较小者为餐后残余容积。

3、检测过程

以某男性检测为例,计算胆囊收缩率:

空腹胆囊长6.2cm,宽2.7cm,高2.9cm,

空腹胆囊容积=0.52(纠正系数)×6.2cm×2.7cm×2.9cm=25.24mL

餐后胆囊长4.4cm,宽1.4cm,高1.4cm,

餐后胆囊容积=0.52(纠正系数)×4.4cm×1.4cm×1.4cm=4.48mL

胆囊收缩率=(25.24-4.48)÷25.24×100%=82.25%

4、检测结论

为方便临床应用,可简化正常胆囊功能的标准为胆囊收缩率(≥75%为正常)胆囊壁厚(≤3mm为正常)两项指标。胆囊收缩率降低或胆囊壁增厚,两项指标中任一项不在正常范围内,即表示胆囊功能不正常。

ECT肝胆显像(改良)

ECT肝胆显像(改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测科室:核医学科

1、优势

ECT分SPECT和PET两种方式,胆囊功能评价多采用SPECT。ECT检查又包括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目前,常用的B超三维检测法只能提供胆囊的解剖学和结构细节,其测定的胆囊收缩率也只能了解到胆囊是否具有收缩功能,无法精确判断胆囊管是否通畅,而胆囊管通畅与否恰恰是微创保胆手术能否保留胆囊的主要指标。通过胆囊显影情况,医生即可判断胆囊管是否通畅。

2、检测过程

静态显像可表现为:静脉注射“锝[99mTc]依替菲宁注射液”,30~60 min扫描可见胆囊区放射性浓聚为“胆囊显影”;60~90 min 显影为“胆囊显影延迟”;90 min胆囊区无放射性浓聚为“胆囊不显影”。静态显像可直观地了解胆囊管的通畅程度、胆囊容积和胆囊浓缩功能。与B超相比,动态显像能更精确地了解胆囊收缩功能。

4、检测结论

30min(分钟)、60min(分钟)胆囊显影清晰,提示胆囊功能正常;

30min(分钟)、60min(分钟)均未见胆囊显影,提示胆囊功能异常。

胆囊功能检测的意义

胆囊功能检测的意义

胆囊功能检测除了能在术前评价胆囊功能是否正常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1)为胆囊结石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2)可准确了解胆囊管通畅程度,有助于避免保胆术中胆囊管结石残留;

(3)有效降低保胆手术复发率。

特别指出:

(1)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

(2)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管或壶腹部结石嵌顿的患者,术前胆囊收缩及浓缩功能均无法评价。

(3)若其他检查及术中评估胆囊具备保胆条件,且患者有保胆意愿,在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仍可行微创保胆手术。

(4)单纯胆囊息肉患者术前可不行ECT检查。

重视胆囊的功能

发挥胆囊的作用

保护胆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