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个虚劳的节目,总有朋友评论,纠结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我和大家说清楚,男子虚统称虚劳,老杨这样说,是有依据的:

诸君请看:

《诸病源候论》“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

《诸病源候论》“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

大家总是要厘清肾阴虚肾阳虚这个问题,溯本求源,我们看看怎么回事,人家说的虚劳,包括了现代说的肾虚,包括肾阳虚和肾阴虚,为什么要理出个肾阴虚肾阳虚来呢,格局太小。

大凡虚劳,不外乎567(五劳、六极、七伤),虚劳病包括的范围太广,广到超乎大家的想象,五劳六极太繁琐,大家去读书理解,简单说说“七伤”,这里不是说的金毛谢逊的“七伤拳”,小说终归是小说,《病源》的“七伤”,指的是虚劳病的一个状态,寥寥数语,41个字精辟概括了现代说到的男子虚的一切症状,太精辟,太概括。

大家注意,不是上千年前的古中医倒回过来总结现代中医说的肾虚的表现,一定是现代中医理解的古代中医虚劳七伤的定义,罗列出现代表述肾虚的诸多症状,把虚劳看作是单纯的肾虚,太局限,格局小,错误多!

现代中医怎么认识肾虚的那些症状,我就不一一赘述,恐怕很多男性,都能背下来(多年前电线杆子上的广告词),我说一下现代人对肾虚认识的错误:

广义的虚劳和现代说的肾虚,孰优孰劣,谁对谁错,上边说清楚了,大家不要再纠结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更大的错误是阴阳大颠倒!

大家都知道,阴阳是广义的是相对的,在人体上为阳、下为阴,《病源》明明说清楚了“阴寒、阴萎、阴下湿”,董伟都定在“阴”,现代中医怎么就变成“阳”了,照这样理解,那我们的头就是“阴”了?

你是不是认为那个阴阳,指的男人和女人相对而言的那个阴阳,偷梁换柱,拿大概念的男女阴阳,借来描述成我们身体的上下阴阳,弄了个阴阳大颠倒,不要弄得像欧阳锋,练功岔了道,成了倒行阴阳。

那么虚劳到底分不分阴阳?老杨告诉你:虚劳是个大概念,都可以归属于张仲景的六病框架内,张仲景的三阴三阳病机,除了太阳病是单纯的表证,其它5个病,都可以有虚劳病,也就是说都可以有男子虚,简析如下:

虚劳之人的病机下,有分很多证型,有的阳虚火弱(少阴病),有的里虚寒下利或小便多(太阴病),有的是津血虚(太阴病),有的是寒热错杂(厥阴病),有的是俗称的肝气郁结(少阳病,柴胡类方证),有的是火大热烦的(阳明病),说清楚了吗?欢迎大家跟帖、板砖也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