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网疯传我国部分地区市民,去超市抢购米面粮油的视频,超市内部人群拥挤,几百个购物车都不够用,有人抢购了600斤大米,超市货架被涤荡一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还要从11月1号说起,当时商务部发布了一则通知,要求各级单位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告发出不久,就被有心人士解读为台湾方向将有战事,也许不久之后市场上的商品将供应不足,于是就出现了大批市民前往超市抢购的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种保供稳价的公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布,就像之前有针对中秋国庆期间的,有针对雨季汛期的,这次是针对春节长假的,属于例行性公告,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文都在督促各级单位积极作为,只有一段涉及到普通家庭: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建议大家根据需要储存,满足突发情况的需要,这个突发情况指的是我国已经进入冬季,进入流感高发期,也就是新冠病毒易于传播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家中的生活必需品应该有一点余量,防范本地区突然发现感染者,周边进入隔离状态,别到疫情防控影响物流时,再去采购,造成不必要的必需品短缺。

因疫情封闭小区一般也就是14天,经过14天几轮核酸检测之后,如果这个小区没有了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那么就会逐渐解除。

我们最多储存一个月的生活必需品,就足够应急,像部分地区市民抢购了几百斤的米面粮油,完全没有必要。

在疫情最严重、防疫最严格的时候我们也都过来了,现在国内疫情只是零星发生,大家完全不需要紧张过度,盲目囤货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还记得之前几次有市民自曝囤货的经历吗?把这些商品放在家里,浪费室内空间,家里的储存环境也不如超市,如果半年吃不完,口感就会变差。

大家看到的超市货架空置,只是因为货品还没来得及摆上货架,就被消费者拿走了,目前食品货源充足,还没来得及上架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新冠疫情、洪涝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实现了连续18年的大丰收。

虽然河南、山西、陕西因严重的洪涝和干旱,秋粮是减产了,但其他主产区多数是增产的,尤其是东北地区,今年光照、温度,降水都在合理区间,粮食增产比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各地区粮食数据每年都是动态变化的,有增产的地区,也有减产的地区,增的比减的多,算总帐的话,今年粮食还是增产的。

目前,中国粮食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70%。

小麦为例,在连年丰收的形势下,库存持续增加,目前可满足1年半的消费需求,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中国粮油加工能力很强,每天可以加工稻谷150万吨、小麦80万吨,也就是说,如果按每人每天吃一斤粮测算,一天加工出来的米面都够全国人民吃2天了。

此外,中国应急保障能力也显著增强,粮食应急加工企业达到5500多家,36个大中城市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20天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加工产业发达,供给完全没有问题。

还记得袁隆平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话吗?

当时他回忆说他小时候经历过饿死人的情况,主持人问他是不是怕再出现这种情况,他坚定地说,中国不会再出现没有粮食吃的情况了。

今年10月,南方稻区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测产验收,测得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晚稻组合“叁优一号”平均亩产为936.1公斤。

加上此前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67.81公斤,双季亩产为1603.9公斤,成功突破亩产1500公斤目标并创造了新的纪录。

袁老为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奋斗终生,在研究高产杂交水稻的同时,还在研究可以在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

今年年初,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宣布,力争2021年推广示范100万亩海水稻种植,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工作者,放弃了靠农业研究成果,垄断农业市场成为富豪,使我国不同于外国,粮价稳定成为了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国家性质也决定了农业不会成为暴利产业,不会允许市面上出现囤居积奇的现象,商务部的公告再一次印证了我们国家保供稳价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袁老还活着,他看到大家的操作,也只能无奈挠头,粮食明明够吃,为什么要去超市做行为艺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