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热论》里面讲过,热病少愈,指的是发热类的疾病刚刚好的时候。食肉则复发:对于发热的疾病,像感冒、感染性疾病,已经快好了,这个时候,如果吃了热量较高的肉的话会让疾病复发。多食则遗:多食的话,就会影响脾胃之气,导致这个邪气遗留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寒论》398条:病人脉已解,就是说外感证病人的脉已经不浮了,邪气已经去了一大半了,这个时候家人觉得他大病之后应该进行补养,强迫他吃一些食物,这个时候呢,脾气还弱,不能够正常地消化,所以这些食物就变成了邪气,就会导致病人的烦躁、脉浮,感冒复发了。所以这个时候,要求我们叫损谷则愈,就是要清淡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疫论》“若夫大病之后,客邪新去,胃口方开,几微之气,所当接续,多与、早与、迟与,皆非所宜,宜先进粥饮,次糊饮,次糜粥,循序渐进,先后勿失其时”。这句话意思是说感冒是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邪气刚刚去了,脾胃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吃多了、吃太早了、进食比较晚都不对的。如何做才正确呢?先进粥饮,就是稀粥,非常清晰的,然后进糊饮就是浓粥,然后再糜粥好再浓一点,循序渐进。先后勿失其时:不要尽早的食,也不要过多地进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面提到一句话,非常有意思,他说我们治疗感冒的时候呢,因为这个邪热,尤其是外感风热之邪,它往往找有形之物以依附。这种伏暑的话往往是以脾胃的机制为主的,他觉得治疗外感病要祛邪的话,要学习兵家的坚壁清野之计,什么叫坚壁清野?那就是把可能的一切物资全都撤走,我把这个田野里的这种食物,把城市的所有的食物都撤走,那么这个邪气就不能留存了。对于我们人体而言,就是说不要形成食积,要少吃一些,这样有利于邪气的祛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