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欧式的西餐,人们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各种繁杂的餐桌礼仪,造型各异的餐具和食物,穿着华丽服饰的人们小声地交谈,觥筹交错,笑声连连。但其实,这种所谓传统的餐桌礼仪和用餐工具,却是在现代才逐渐衍生出来的,在17世纪以前,欧洲人们往往并不屑使用餐具,而是直接用手取食。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餐桌的“仪式感”很显然,开始使用刀叉和高脚杯。
欧洲人是如何从餐桌上的“野蛮”过渡到如今“精致优雅”的呢?
欧洲早期用餐野蛮史
哲学家和随笔作家迈克尔·蒙田曾因自己吃饭太快而进行过自我批评:“有时候,一嘴急,我会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指咬住。”
这话在现在听来也许匪夷所思,吃得太快最多会把自己舌头咬到,怎么会咬到手指呢?
原来早年欧洲人都用公用的食品盘抓食,但是用手抓也必须要按照“抓食”的礼仪。罗马人会用手指头的数量来区分身份,比如平民是只能五指朝下的,而贵族则只能用三个指头,无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当手指沾了汁水,贵族们也不能像平民一样舔吮或直接往衣服上蹭,而是要在奴隶的伺候下,用专门的布来擦拭。
在人人都使用手抓食的时代,手的卫生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人提出“吃饭时,不要用手去掏耳朵或是用手抓头发。”在伊丽莎白时代,餐桌礼仪专家们建议在上菜期间,男人们不要把手伸兜里去翻找东西,这样会影响大家的食欲。
在中下层阶级的聚餐中,用手抓饭倒没有太多的讲究。有餐桌礼仪书籍要求人们“不要用拿过肉的同一只手去擤鼻涕。”另一本礼仪书上则说:“如果不小心鼻涕落地上了,一定注意用脚快速擦掉。” 在当时的画作中,也有不少画家刻画了骑士在餐桌上用餐时往手里擤鼻涕的场景。
欧洲早期用餐的进化史
到了10世纪,拜占庭帝国便开始有了餐桌礼仪的意识。
东罗马的上流人士觉得他们用餐时虽然穿着华丽的服饰,却依旧用手抓取食物,这一举动显得不够文雅,于是渐渐使用两齿的叉子进食。
叉子的出现可以说解决了人们用手抓意大利面的窘况,他们如今将面条卷在叉齿上,裹成一团送入口中,也不再担心汁水弄脏饭桌和衣服。
但是叉子等用餐工具,却遭到了中世纪教士们的质疑和抵制。
他们认为,“如果上帝希望我们使用叉子,他创造人类的时候就不会给人做上双手了。”食物是神的“恩赐”,使用餐具无法用手与食物直接接触食物,那明显属于对上帝的傲慢和蔑视。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叉子的出现不太受人们欢迎。在英国和德国,叉子甚至被视作一种缺少男子汉气概的“意大利病”,他们认为用餐使用叉子太过矫揉造作,真正的男子汉不需要使用叉子。
直到欧洲受到哲学新思潮的影响,才逐渐摆脱了教会的影响,叉子的使用也因此得到了普及。
欧洲用餐的文明史
到了17世纪,“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首先开启了一手操刀,一手持叉的用餐模式,并在当时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银质餐具。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叉的叉,而浪漫的法国人偏爱四齿的叉子。由于当时这种“叉子的使用者”的非常少,于是叉子变成了地位、奢侈、讲究的象征。当时的四齿的叉子和如今的餐叉已经非常接近了。
17到18世纪,欧洲中上层阶级逐渐接受了用叉子进食的模式,但大部分劳动人民依旧没有叉子,只好延续用手抓饭的习惯。
到了19世纪初,叉子开始变得极为普遍,富裕起来的欧洲人开始追求餐具和用餐的“仪式感”。
在英剧《唐顿庄园》中,就还原了当时贵族生活中的种种繁缛礼节:在就餐前手不能随便乱放,晚礼服的手套要放在膝盖上,藏在餐巾下面;贵族吃饭时要一直端坐着,椅背只是装饰作用,绝对不能靠下去。剧中的管家卡森有一把木尺,专门用来测量摆放物品的间距,椅子和盘子之间,盘子和杯子之间,椅子和桌子之间的距离必须是相等的。
餐叉则是欧洲餐桌从“野蛮”到“文明”的标志。从早期聚众手抓而食到如今刀叉配合使用,经历了十几个世纪,欧洲的餐桌礼仪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