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杰/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杰画作

传说曹操许昌过兵马,三天三夜还没过完。

在我印象里,许昌是个大许昌。历史书上说,许昌出奇人。常德生先生就是今天许昌的一个奇人。

二十多年来,德生先生一直从事碑拓集藏研究。拓片又叫黑老虎,里面的水非常深。德生在碑拓收藏中,有许许多多的轶事。

他很执着,知道哪个地方有能拓的碑,就会不顾一切赶过去。去的时候是周吴郑王,冠冕堂皇,回来的时候,就像个乞丐一样。

许多碑,他都是亲自拓的。他对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拓片非常了解。光是能称得上“三绝”的碑,都能写出一本书。我们县里的碑刻,我不知道的,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从他身上,我得到了许多感悟和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画:汉武帝梦景图

冯其庸先生说,汉画是敦煌前的敦煌。这句话非常精彩。敦煌是地上的,汉画这种东西,更多是地下的。

德生老师在碑拓收藏研究方面做出了榜样。他的新作《汉风遗韵》,煌煌六卷本,我看到后很震撼。

看到实物后,我又有新的感觉。刚才在展厅,我看到了《礼器碑》、《杨淮表》、《西狭颂》原拓,还有曹操的“衮雪”两个字。

这些我都是第一次看到,感到非常震撼。

巴尔扎克说过一句话:“你想要毁了一个人,就让他染上某种嗜好。”但是我又想到:“要想成全一个人,也让他染上某种嗜好。”

德生先生这种嗜好是有益的,不单对咱许昌文化,对中原文化也非常有益。

德生先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下一步该如何打算呢?这些藏品能否有个落脚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狭颂》全拓

这些东西不能散! 一散就没有了。 这里面不但有文化凝结,还有德生先生的气息、情怀,有他的文化追求与研究心血。 这对许昌是一笔重要的文化财富。

我想,能否有个“常德生藏拓馆”之类的设施,让这些藏品落地生根?以后大家到许昌,看了春秋楼、曹操遗址、三国故城,还能把这些拓片作为许昌的一个文化景观。

这是一个功德无量的事。

昨天晚上,我喝了点儿酒,有些头晕。但是,晚上睡觉时梦到了杜甫,他为德生先生写了两首诗。

其中一句是这样的:

“月是故乡明,拓数德生黑!”

(本文系作者在常德生新作《汉风遗韵》分享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杰

1964年生,诗人、画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家书画院副院长。获过《诗刊》诗奖,台湾《蓝星》屈原诗奖,《中国时报》新诗奖,《联合报》新诗奖,台北文学奖新诗奖等。出版有诗集《一窗晚雪》《布鞋上的海》《翻版的月光》《中原抒情诗》《讨论美学的荷花》《冯杰诗选》《震旦鸦雀》《在西瓜里跳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