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考古学家在秦始皇帝陵封土旁发现了3000多块青铜碎片。联合诸多领域的专家,进行了长达8年的修复之后,它的真容震惊了整个世界。这是两辆马车,而它的技艺,让身处科技社会的现代人直呼:“逆天!”

因为秦皇地宫的复杂性,使得那些与秦皇一起长眠于地下的宝藏们得以安然无恙。只是,毕竟在地下埋藏了千年,两辆马车在出土之时还是已经碎成了3000多片。

虽然构件齐全,大致的位置也没有被挪动,但因为它极其复杂的铸造工艺,还是让考古人员束手无策。于是,在联合诸多领域的专家,耗时8年,才将这两辆铜车马给修复了起来。

这是按照秦始皇真正的御用马车的二分之一铸造的,一为“立车”,二为“安车”,一共将近3500多个零件,涉及多种工艺,因此,它也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复杂,体型最庞大的古代青铜器。

所谓“立车”,就是在皇帝的车队中用以开道、警卫和征伐用的车。因此,修复完毕的“立车”,虽然四面敞露,但是在车舆内竖立着一个高杠铜伞,伞下站着一名御官俑。

这柄伞并不是普通的伞。它的伞柄中空,里面藏利器,柄底还有机关。通过上面的双环插销,这把伞可以自由拆卸,在必要时为主人遮风挡雨甚至是遇袭时当做护盾。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物,可谓是攻守兼备的神器。

所谓“安车”,就是古代可以乘坐的小车。修复完毕的“安车”,通长317厘米、通高106厘米,重达1241千克。另有四匹高90.2厘米,长110厘米左右的马立于前,分两服两骖。

位于中间用来驾辕的两匹马为“服马”,而两边用来拉车的两匹马为“骖马”。采用胸肩式的系驾方式,受力点设计在马匹的肩部和胸部,得以让马车科学地跑起来。

车舆分为前后两室,前室跪坐着一个腰佩短剑的御官俑,应该是个车夫。而后室三面开有门窗,可自由开合,起到“开之则凉,闭之则温”的作用,上面还罩着一面椭圆形的穹窿式篷盖。

而在后室的车舆底部,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块喷绘着各种花纹的铜板,这块铜板就是古人口中的“文茵”,也就是我们说的软垫。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这辆豪华复杂的“软卧车”,应该只是陪天子出行的副驾车。

因为随帝王出行且长眠的明器,这两辆马车显得异常的雍容华贵。不仅仅通体彩绘,更是造型逼真,铸造复杂,除了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在史书中记载的那种帝王座驾的气势以外,也让我们感叹秦代工匠们精湛的工艺水平。

说到明器,古人将随葬品分为明器、生器和祭器。

所谓生器,便是墓主人生前所有用的物品。所谓祭器,就是祭祀时所用的器具。而明器,根据《释名·释丧制》中,“送死之器曰明器,神明之器,异于人也。”也就是明器所使用的对象是“神”,而此神非彼神,“言神明,死者也”,把殉葬物品叫“明器”,则是尊奉死者为神明的意思。

荀子说:“生器文而不功,明器貌而不用。”

和其它同比例的陪葬品不同的是,这辆出土于秦始皇陵墓的马车则是被缩小了一半,而“微缩化”,是作为“明器”最常用的方法。 从很早开始,一些微型青铜明器就已经被添加到一些贵族的墓中。

古人相信鬼神之说,认为人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艺术史家巫鸿,曾在《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中提到“二重旅行”。将古代墓葬常见的“回归图”与“出行图”解释为死者的出殡入葬与灵魂在死后世界的出行。

而秦皇陵的这两辆马车,根据考古报告来看,它是朝向外部。或许这千古一帝还想着自己那未完成的第六次巡游天下,又或许他依旧在执着地寻找着那缥缈的长生仙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