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但在历史中是有真实原型的。唐僧原名陈祎,法号玄奘,是唐朝有名的得道高僧。他不畏艰险,万里迢迢去印度那兰陀寺取回数百部经书,为传播佛学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664年,玄奘法师在长安城玉华寺圆寂,唐高宗李治为其举行了隆重的遗骨安葬仪式。最初唐僧的遗骨被安葬在白鹿原,后迁葬至终南山紫阁寺,玄奘法师的遗骨就这样长眠在终南山二百余年。

唐朝末年,发生了黄巢起义。长安城被义军攻克,紫阁寺在战火中被毁,玄奘遗骨从此下落不明。

一百多年后,宋仁宗时期,建康(今南京)长干寺的可政和尚怀着对玄奘法师的崇敬之情,千里迢迢赶赴终南山,寻找到了玄奘的头盖骨,并将其带回长干寺(后来的天禧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在长干寺的原址上修建了大报恩寺,同时也为唐僧的遗骨建造了三藏塔。

到了清朝末年,中华大地战乱不断,玄奘头骨再次不知所踪。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攻陷南京,无意中在雨花台附近的地下挖掘到一个石棺。石棺里除了瓷器、玉石、铜器、钱币以外,还有一个精美的铜盒。经过鉴定,铜盒里珍藏的就是1300多年前圆寂的玄奘法师的头盖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玄奘法师在日本也有久远的影响力,所以日本人如获至宝,准备秘密将唐僧的头盖骨偷运回日本。然而消息走漏,南京市民群情激奋,严厉谴责日军的强盗行为。当时主政南京的汪伪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于是派人与日方进行交涉。

经过中日双方的一番唇枪舌剑,最终双方决定将唐僧的头盖骨一分为三,一份放在南京的小九华山,一份放于北平的中央文物局,还有一份由日方带回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和印度建交,为了中印两国的和平共处和友好发展,中国政府将一份玄奘法师的头骨赠与印度,同时还赠送了玄奘法师翻译的佛经一部。

玄奘法师的头盖骨就这样被分成三份,由三个不同国家供奉。一份在我国南京市玄武区九华山公园三藏塔中;一份在日本琦玉县的慈恩寺内,一份在印度那兰陀寺黄金佛塔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玄奘法师生前历尽千辛万苦,西行5万里,历时17年,游学110多个国家,翻译了总计1300多万字的佛学经典,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