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禹州志》插图
王聿修(1707—1788 年),清朝方志学家。字念祖,号孝山,禹州褚河人。幼年秉性刚毅,夜读无钱置灯火,常焚香借光,诵读达旦。州试进秀才后。即设馆授徒。乾隆元年(1736 年)举人。乾隆九年(1744年),邵大业知禹州。次年八月设立禹州志局,聘请王聿修、孙广生等重修《禹州志》。历时3 年,于乾隆十二年(1747 年)五月成书,计14券。后人称为邵志。
乾隆三十一年(1767 年)举进士,授确山县教谕。3 年后擢珙县(四川省南部)知县。
王聿修上任,不携家眷,布衣素食,俭约自持。珙县县城原无城墙,历任知县以工程浩大,皆未敢贸然动工。
聿修接任,即慨然兴建。珙县修城一事,前任县令已支付大量库金,但功效甚微,聿修筑城成功,却大为亏空。虽任满不得归,只好在崇庆书院讲学3年,将全部束修抵偿。又得珙县百姓为他捐钱补足,方归故里。
王聿修以举人身份参与了乾隆《禹州志》编辑
“其好善恶恶,乐生畏死,与中土之人实无异也。”文章开篇,王聿修便表明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相通,应该平等相待。而统治阶层则一直视其为下等人,世代聘为奴隶,而剥夺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力,甚至连汉人的衣物都不允许他们使用。“不得用袍帽袜履,不得置平田广宅,不得充县衙公差,不得应文武考试”,这样做的目的,是拉大族群之间的鸿沟,使其长期接受奴役。
王聿修道:此地苗民自明代以来隶属中原政权,二百年来相安无事,对于汉人十分友好。不应该阻止他们发展生产,学习文化,过上更好的生活,应让他们“或耕田、或服贾、或习技艺、或读诗书,著衣冠,与中国一体相观。”即使偶有争议,也应该平等执法,以理服人。
正是珙县百姓慷慨的捐助,让王聿修走出了人生低谷。
他心中有百姓,百姓自会有所回报。
禹州学宫一隅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年已古稀的王聿修任云南南安州通判,府衙设在居住着保夷族的边陲山区。王聿修在任期间,竭力革除当地的殡葬陋习,破除迷信;设立村塾,选才任用;减轻赋税,发展经济;减免徭役,予民生息。南安府经济大增。
王聿修以老辞归,告老还乡时已风烛残年,但他仍执教于褚河颍南书院。
乾隆五十二年(1788 年),王聿修病卒,享年 81岁。禹州人于城内迎风阁上街(今迎上街)建孝山夫子祠以示纪念。
在民间述事中,王聿修被称作“帝师”。其实,他花近花甲才考中进士,大部分时间在边远地区为官。与皇帝接触的机会微乎其微。
王聿修一生著述甚丰,著有《景贤录》《易说》(钞本)、《全史提要》《禹州纪年》等,其方志著作有《续篡禹州志》《叶县志》《确山县志》《珙县志》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