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金星在节目中说,自己的大儿子在刚上小学时英语考了全班倒数第二名。大家都知道,金星的丈夫是德国人,会德文、英文、法文,但丈夫并没有教过孩子一句英语。金星笑着说:“我家汉斯,有人说他是‘猫爸’,可在我看来,他是很懒的‘加菲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星提到,儿子上小学时,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当时金星还挺高兴,对老师说:“老师,咱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爱怎么画就怎么画。”金星想得挺美,指望老师给孩子补习一下,不过老师还指望家长自己给孩子请补习老师呢。

金星说自己决不做虎妈,对学区房也不感兴趣,更别提什么贵族学校了。金星的儿子在家附近的公立小学就读,到了初中学习成绩依然很一般。后来出国留学,由于学习压力减轻,儿子的成绩反而蹭蹭往上蹿。现在儿子用英文与爸爸通信交流毫无问题,连金星都羡慕儿子的英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星不做虎妈当羊妈,让很多父母觉得不可思议。金星凭实力完全可以让孩子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交到所谓的“贵族”朋友,但金星却选择了一条平常人走的路,对孩子的学习也并未施压。其实,人生犹如马拉松,有人赢在起点,有人胜在半程,有人后来居上,每一个人都会跑出不同的风景。不管孩子的体能如何、耐力如何,也不管赛道如何、对手如何,最关键的还是孩子是不是为了跑完全程而全力以赴、心无旁骛。我想,金星深知其中的真谛。

有一档很火的综艺节目曾在上海某中学做了一项很有温度的调查游戏,学校操场上划了6道起跑线,游戏的规则是:向参赛同学问6个问题,对于每个问题,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就可以往前走一步,到前面一根起跑线上。这6个问题分别是:

(1)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吗?

(2)你的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3)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4)你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

(5)你的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

(6)你的父母是否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个问题回答后,现场的同学们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梯队明显,有人一路领先,有人却原地不动。然而领先与否与同学们并没有多大关系,之所以有人站在前面靠的是父母创造的优势。节目组随后宣布,从现在每人站的起跑线出发,请同学们跑至体育馆,最终前20名同学可以获得奖品。事实证明,跑进前20名的同学,有一大部分并未站在起跑线的最前面,这些同学凭自己的实力超越了对手。

节目组的导演告诉现场同学们:“其实我们有个观念,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可以说,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人生,绝对不是一场百米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是长跑。这世上从来没有哪一个马拉松冠军,是赢在起跑线上的。你们刚才的那6步,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其实就是最小最小的一毫米。”

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评价“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在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核心素质尚处于萌芽状态,需要精心呵护、耐心培育时,过早、过度地‘授之以鱼’式填鸭,使得这些核心素质不但得不到培育,反而遭到绑架、扭曲、伤害,那么这些核心素质在未来需要核裂变时,已后继乏力……”

说现在的孩子太累太苦,估计没有任何家长反对。很多家长过分在意孩子的分数,认为孩子成绩好,以后就能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前程似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培训班各类卷子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其实,“早学”“多学”并不等于“早慧”,这种过早、过度地开发、透支孩子,日夜超负荷运转,使得孩子在厌倦和恐惧中反而倒在了起跑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父母怎么做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向善发展?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呢?

01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

01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

父母希望孩子身上有哪些闪光点,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往这个方向努力。但大多数父母想的却是:我身上没有的,我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只有以身作则、努力向上,孩子才能复制父母的样子,在人生的跑道上站在超前的起跑线上。

童话作家郑渊洁几十年来每天四点半起床到书房读书写作,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郑渊洁有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之所以这样勤奋工作,是为了让孩子看见我努力奋进的样子。”郑渊洁还说了一件趣事,为了让孩子能直接看到他的努力和勤奋,他把书房设在了和孩子房间相对的房间,这样孩子一推开房门就能看见爸爸努力工作的样子。在郑渊洁的影响和熏陶下,他的孩子勤奋克己,惜时如金,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爱和陪伴

02 爱和陪伴

从孩子出生起,父母的爱和陪伴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没有爱和陪伴的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自己这么拼,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爱和陪伴,所以父母不管有多忙,每天能抽出哪怕一点点时间来陪伴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我是一名图书编辑,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尽管如此,只要能按时下班,我都会亲自去学校接女儿放学,累了一天还要挺直腰板陪女儿写作业、练琴、读书。我们的父女关系经营得特别棒!上班前女儿会嘱咐我:“爸爸,开车慢点儿。”下班回家后女儿会关心地询问:“爸爸,累不累?我帮你按摩按摩吧。”女儿能这样,源于我们对她高质量的陪伴和频繁有效的沟通。我们能一起嗨,一起阅读,一起分享快乐,一起直面困难,为女儿营造出宽容自由的氛围,这样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女儿的天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良好的行为习惯

03 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从小注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不是让孩子堆积大量的知识,孩子将会受益终身。我的同事张涛的儿子刚上小学时,妻子体谅他工作辛苦,主动承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对儿子关心得无微不至。比如,儿子的书包都是妻子每晚帮忙整理,她担心孩子自己收拾书本会有遗漏;老师布置的亲子手工作业都是妻子自己完成,她担心儿子亲手制作拿不到高分;每天妻子都会早起做早饭,然后帮儿子把牙膏挤好,把当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才叫儿子起床,这样可以让儿子多睡会儿以便养足精神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涛觉得,妻子心疼儿子是好,但是样样都帮儿子做好,完全忽略了儿子自主能力的培养。读书学习,对儿子来说确实是“重中之重”,但除了学习外,儿子的做人与做事以及独立自主等行为能力也需要培养,不然将来儿子“高分低能”的话,那不是害了儿子吗?所以,张涛后来与妻子共同上阵,成为培育儿子的“主力”,他非常注重儿子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注重儿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让儿子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可以说,张涛在培育孩子方面,确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04 成绩永远没有成长重要

04 成绩永远没有成长重要

年初看到一条让很多父母胆战心惊的新闻: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因临近期末考试,一晚上狂刷8套试卷,然后睡觉的时候就开始胡言乱语,吓坏的家长立即把孩子送进了医院。经诊断,孩子患上了自身免疫性脑炎,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抗NMDA受体性脑炎,比较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不仅是小升初的孩子,低到一年级,很多孩子每天都在狂刷语文、数学和英语卷子。不是说了嘛,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靠刷题得来的高分无法持续长久。况且这种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刷出来的科科满分又能怎样呢?这样的学霸长大后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照样愚昧落后。所以说,成绩永远没有成长重要,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孩子远比分数更重要,父母千万不要用分数来固化孩子。

05 阅读的力量

05 阅读的力量

这个时代,不会阅读的人才会输在起跑线上。未来的时代,知识增量是指数级的,我们不再是专精一个学科就可以了,而是要做一个知识的游牧人,这就是阅读的意义所在。阅读需要从小抓起,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这需要海量的阅读才能实现,是一种持续性和连贯性的习得。如果孩子把全部时间投入到题海,自然没有时间大量读书,这如同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为什么这样说呢?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获得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成绩上升很快,后发制人,潜力无穷。

我家女儿喜欢看电视,我不会一上来就急吼吼地关掉电视,逼着孩子看书。六七岁的孩子都是凭兴趣做事的,不能强逼。停止焦虑,耐心地陪孩子读书,哪怕每天只有十几分钟,坚持做,坚持读,慢慢地,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集中,阅读时间就会拉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时,我会每天坚持给女儿读书听。过一段时间后,女儿认字逐渐增多,可以自主阅读了,我们就坐在一起各自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我每读完一本都会说:“你看,爸爸用了一个星期就把这么厚的书读完了。”女儿就会啧啧赞叹:“哇,爸爸你好棒!书名是什么来着?给我也讲讲里面的故事。”有些家长整天刷手机,却要求孩子看这看那,没有树榜样,孩子当然没有自主阅读的动力。

我会经常把图书作为礼物送给女儿,让女儿觉得书是这个世界上最贵重的东西。我也会带着女儿到图书馆或书店读书,到户外玩耍在帐篷里读书,在吊床上读书,在小船上读书,创造更多阅读机会,让女儿爱上阅读。阅读习惯需要长时间养成,每天陪伴孩子一起走进书的海洋,亲密的接触,语言的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有一篇这样的报道《家长焦虑!小学语文考90分竟是全班倒数第一!》,李萍的孩子在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有一天,孩子告诉妈妈,期末考试语文考了90分,数学考了96分。李萍原本觉得分数不错,问了其他家长才知道,全班同学的分数几乎都在90分以上,并且有很多的100分,孩子的成绩在班里只能算倒数,李萍哭笑不得。

请记住:现在的满分,不等于将来的人生会满分。所以,家长少些焦虑,多些理性,放慢教育的节奏,陪孩子去读书,去做兴趣爱好,去大自然享受一切美好。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保持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这才是我们应该传递给孩子的最宝贵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