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体的上中下三焦来看,这三焦升降有序,一气周流,要是一个部位不通畅,整体就出问题,胃在中焦,就是上腹部的位置,中焦出了问题,三焦都不通利,附带伤害上焦下焦。

火性上炎,自然规律是这样的,火就是要上熏,谁家烧火火苗不是往上走呀?下焦属寒,水性向下,因为重力地心引力的作用,水润下,所以水总是趋下的,但是我们身体生理机制正好反过来了,通过三焦的作用,通过中焦的连接枢转,控制水火的态势,制约水火的这种自然状态,蕴藏水火,使水火协调,身体不出问题,上焦的火降下来,温化下焦的寒,化生津液,上升至上焦的再制约上焦的火,使上焦不至于上火,就这儿样内循环,每个环节出问题,就会生病的。

中焦出问题,你就得胃病了,三焦就不通利,各个部位都出现相应的症状:

在中焦:胃胀、胃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不能吃饭;

上焦就上火:长痘,舌头痛,眼发红,口苦,口干,心烦,失眠,焦虑;

下焦就生寒:包括小便多、肚子响、腹泻,双腿凉、腰凉、甚至出现男子那些相关的症状。

出了上述情况,张仲景叫做胃痞证,又叫上热下寒胃痞证,也叫做寒热错杂,仲景常用的方法是:枢转中焦胃脘+上焦清热+下焦温寒,他用这个理法来组方,我们用着不错。

今天老杨不说方药,给大家讲个不用吃药的方法,来调理胃病调理三焦,两个小方法都好用,请收藏!

1、每天晚上用一盆水加上花椒艾叶生姜适量熬水泡脚,温下焦之寒;

2、用陈艾做的灸条,每天坚持艾灸,灸的部位:外膝眼的下边四横指,和小腿前端,高高的大骨头向外侧一横指交界的部位,每天坚持艾灸半小时,左右腿一日一交替,坚持一段时间感觉下边暖和,下焦温了,津液就能够升华到上焦,制约上焦的火,三焦平调,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脾胃不好,还要注意些事:

平常吃一些比较好消化的东西;

少吃一些个辣椒烧烤油腻的;

千万不要吃凉东西,像冰糕冷饮啤酒矿泉水,病重的,凉的水果也不能吃,寒证吃寒凉的,会加重病情;

另外还要注意少生气,不生气,这样才能达到调理好身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