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国卫星在我国内陆沙漠发现了大量军舰靶标,从伯克到福特可谓一应俱全,区区靶标为何能让美军如此忌惮,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先说说这次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巫毒娃娃”

美军的卫星大呼小叫地发现了我们在沙漠里给它量身定做的各种舰艇标靶。其实真的不怪咱们,早在一个多月前的珠海航展上,这款当时被定位为“仿真训练系统”的玩意已经亮过一次相了,你不注意,现在发现一比一的真家伙了,你能怪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好了,新疆沙漠一下热闹了,就现有的照片来看,伯克级驱逐舰、尼米兹级航母,乃至福特级航母见者有份,更丧心病狂的是,这还不是简单的固定靶标,舰艇靶标只不过是这个浩大系统的一个单元,配套的整体实验站、移动导轨装置,甚至还有模拟敌军舰在发现导弹来袭时进行的紧急机动规避轨道都有设置,可谓是从导弹出筒的后一秒,一直到命中敌舰的前一秒,整个过程敌舰的各种机动反制模式无死角的模拟出来,相当于让美军舰在裸奔状态下供我军各型反舰利器进行攻防演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母靶标移动轨道

第二,本次亮相的航母标靶有什么让外军忌惮的技术

传统的RCS模拟装置一般采用无源雷达信号反射装置,主要依靠反射雷达信号来提供靶标回波,载体一般有气球,角反射器以及军迷熟悉的龙伯透镜等。其中角反射器在航母,重型驱逐舰类的大型水面目标的靶标模拟中,需要多方位,多批次的布置,这是为了产生较大以及信号稳定的雷达截面积。一般同时使用多个相同的三角面反射器,均匀分布在一个固定框架平台上,形成一个由多个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射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满角反射器的舰艇标靶

这种角反射器在外军靶标模型里很少见到,尤其是驻扎在全球各地的美国海军,其训练使用的反舰导弹靶标上,鲜少见到角反射器,但是在本次高调露面的陆地航母靶标以及珠海航展上亮相的缩比模型上,这种角反射器却比比皆是。原因很简单,这种模拟信号回波的装置固然异常好用,但多个装置模拟大型水面舰艇时,遭不住海面风浪拍打,这也成了其最大缺陷。然而陆上并无恶劣海况,模拟航母靶标时尽可放心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现身的伯克级驱逐舰靶标

除了角反射器,由于全比例制造模拟舰体的成本过高,一般还需设置雷达目标增强器。这种装置原理相当简单,通俗来讲就是当雷达照射时到装置时,雷达目标增强器对其雷达信号进行放大并以特定的形式和功率再次发射,实现对等比舰船雷达信号散射的模拟。相比角反射器,由于雷达目标增强器只有天线和前置放大装置架设在船体暴露面,而其余设备全部可收容于船体内,因此不必过分考虑海况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所以雷达信号散射装置在各国的导弹靶标中应用要比角反射器广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弹采用二值法识别出的航母等目标靶标成形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弹与靶标各因素对应命中率

三,目前对于以“航母靶标”为主的各型军舰靶标,外界的反应
美军早先就承认,目前美国海军航母编队在印度洋北部和第二岛链内已经不安全,在发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航母靶标,更是直接搬出了“被威胁论”的老套路:美国军舰在距离中国边境4000千米内随时处于被击中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我军并非只有内陆的模拟标靶系统供导弹部队磨砺,2007年远望4号航天测量船在江阴港发生事故,之后维修工作似乎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2010年放弃维修,转入退役序列,2011年远望4号正式退役后,就被加装了角反射器用来模拟航母目标,并被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模拟命中(N次)。

结语:随着防空系统的不断更新换代,智能化、雷达、动力、红外乃至声波、磁场等探测技术不断发展,各型导弹靶标必须及时应对其变化,逐步发展出自身对应的运动高度、速度、机动性、续航时间、电磁特性以及红外特性、复合技术、仿真模拟等高仿真度外挂,以不断给我军攻击性武备创造检验其战斗力以及发现问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