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青年跨省婚姻的特征分析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农民的恋爱和婚姻,打工青年的跨省婚姻的特点有:

1. 青年农民工普遍有多次恋爱的经历。调查发现,农民工一个人恋爱四次以上的情况相当普遍。

从主观上分析,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恋爱关系的态度上更加开放,“合不来”就分开。

婚恋自由,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遇到更满意的可以和原先的朋友分手,不受传统婚姻制度中的“定媒”给予青年人恋爱关系的规约限制。

客观上分析,一是青年农民在打工地与异性的接触面增加了,选择范围大了;二是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强,恋爱关系的不稳定性也增加了。

2. 自由恋爱的青年农民未婚同居、未婚先育现象相当普遍。

确定了恋爱关系的农民工可以很“方便”地租房子住到一起,未婚先育也就成为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多数打工青年男女在外同居并没有避孕的意识,避孕措施更少。

并且,在青年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关于爱情和性的新认识,即两个人只要相爱,住在一起就是自然的,这并不是什么“不道德”和“丢人”的事情;但是出现问题的频率也很高,比如女方已经怀孕,而男方却不负责任地消失等。

打工场合中多次恋爱和未婚同居等情况在年轻人中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这是由青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3. 早婚早育现象严重。

第二代农民工很多是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有些人只有十五六岁,在打工期间很快谈恋爱同居

国家的婚姻政策和婚姻制度对他们的婚恋行为约束力较弱。调查中发现,相当部分怀孕在家待产的女孩年龄都不足20岁,他们一般都是在外打工时候同居,怀孕之后“奉子成婚”。当然,这些婚姻一般都是举行了仪式而并没有履行结婚登记法律手续。

4. 跨省婚姻的结婚成本较低。

按照农民的说法就是,“娶外地媳妇省钱”。如果娶本地媳妇,男方都要先给女方家相当数目的彩礼,过年过节还要送大量的实物和金钱。而通过自由恋爱结合的婚姻这些财物都可以减省。

青年农民在结婚的时候一般不再遵从村庄传统的习俗来办理,有些距离遥远的两个省份之 间联姻,两地社会风俗不同,某些情况下女方父母不仅不要彩礼,还因为心疼女儿远嫁而给予新人一定的补助。

如果女方已经怀孕,结婚的时候就更是仓促,省略了许多传统婚姻的礼俗,也就节省了婚姻支出。

5. 跨省婚姻的结婚仪式简化,文化意义减弱。

娶外地媳妇“不热闹”,婚事一般简单办理。部分脱离农村生活的青少年农民工在结婚的时候大多觉得没有必要过于浪费,他们普遍的想法是,与其花费大量金钱买个“热闹”,还不如存起来或者消费了实惠。

传统意义上,结婚仪式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是婚姻结合在村庄社区获得合法性的关键,也是婚姻能够获得在村庄社区生活下去的基础。

而今,婚姻的文化象征意义减弱了,年轻人越来越看重自身的利益算计和实惠,婚姻关系的合法性越来越倚重于法律规范。

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在结婚仪式等方面花费过多的金钱。

6. 跨省婚姻的稳定性不高。外来媳妇“不保险”,婚后容易因为当地的经济条件差而离走。婚后的生活既是城市和农村的对比,也是浪漫和现实的对照。

我们走访过的福建下堌村,河南 G村以及贵州聚合村等地都发生了外来媳妇婚后因为不习惯当地生活而“逃走”的情况。这种情况集中发生在女性身上。

打工时候的自由恋爱是浪漫的、高消费的,感情高于一切的,可是当自由恋爱的男女真正在一起生活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现实。

外来媳妇很多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婚后的妇女面对丈夫和家庭,也不再是恋爱时候的浪漫和感情,而是柴米油盐,抚育儿女,照顾老人和处理各种家庭关系的琐事。

如果当地生活条件很差,并且男方家庭条件也差,女方在产生各种不适应的时候没有得到丈夫和其家人的理解和关照,那么就很可能因无法忍受而离开。

7. 跨省婚姻使得农村的亲属制度部分解体。

在农村调查,许多外地媳妇都说走一趟娘家的费用至少要几千元,“串亲戚”不方便。

有的妇女出嫁后几年都不回娘家,并不是她们不想回娘家,而是经济算计使得她们不能回家。一般情况下,一对打工的夫妇一年可存几千到一万元,回一趟娘家就要花费大半。

她们还要面对自身生活中的问题。嫁入的妇女很少回娘家,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娘家的关系,失去了重要的经济和生活支持,亲属制度部分解体。

在有些地方,一门好亲戚对于一个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亲戚之间不仅会有经济支持,也是社会风险承担的保障,更是家庭矛盾化解的机制。

跨省婚姻不同于传统的农村婚姻制度,它是在打工潮的背景下产生的新现象,有很多不同于传统婚姻制度的特征。

上述特征提醒我们要全方位的理解跨省婚姻的发生机理,理解青年农民工在婚姻上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及跨省婚姻对于农村社会、农民家庭产生的社会影响。

文献来源:

[1]宋丽娜. 打工青年跨省婚姻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0(01):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