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黄色树叶经不起风的触动,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更点缀了大地的颜色,而路边的建筑围挡与薄弱的物品,也被吹散的几经转折,这就是人类最害怕的天气,也是人类一生都只能面对却又无力改变的时刻。
面对大自然的无奈,古时候的人类只有用祭拜的形式,也祈求这种天气的不到来,所以中原古文化传播介绍的郑州城隍庙,就是这样出现的。
郑州城隍庙位于郑州市商城路东段路北,原名城隍灵佑侯庙。该庙始建于何时,文献缺乏确切记载。据民国《郑县志》记载,明弘治十四年(1501)知州石纯粹,嘉靖六年(1527)知州刘汝,隆庆四年(1570)知州李时选均曾重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州陈一魁、五十三年(1714)知州张,乾隆五年(1740)知州张钺,光绪十六年(1890)知州吴荣棨亦重修。
在上古时候,人类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身体的危害永远比不了内心的恐惧,而这种精神的匮乏与恐惧,人类开始寻找可以庇护的神灵,于是就出现了崇拜与祭祀形式。
城隍庙是我国记录最早的祭祀之神,从百种神、农神、禽兽神等等,后来古代有了城池了概念,并进行了城墙的修建,于是就有了城隍神,也就出现了城隍庙。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进步,祭祀的城隍神也跟着改变,在道教中城隍神成为了道教尊奉的主要神灵之一,在佛教中也把城隍庙列为重要的恭请神明之一。
中华的文明是包容的,更是世俗信仰的多元化,更体现了民间信仰的文明精神特质。
郑州的城隍庙却与众不同,因为供养的是纪信。
城隍庙的发展从自然神逐步过渡到人格神的,在传统社会里,百姓喜欢英雄人物去世后,能继续保护自己,于是开始祭祀英雄,而汉代的纪信是最大的英雄神,郑州城隍庙也是从自然神转到人格神的最早的地方。
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在这危难之际,纪信假扮刘邦,使得刘邦能够成功逃出,而纪信却被项羽烧死,等到刘邦得到天下后,就册封纪信为十三省总城隍,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于是就有了庙会。
每个古建筑的出现,背后都有让人感慨的故事,那就跟随中原古文化传播的步伐,走进郑州文庙,感受从古到今历史的变迁,感受这段建筑背后的神话故事。
原郑州城隍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亩,由大门、过庭、戏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廊房组成。大门面阔3间,进深2间,悬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顶。造型精致,结构紧密。其中的乐楼高达15米,大殿内外的雕刻栩栩如生,有荷花。狮子、龙、凤、牡丹,更刻有“八仙过海”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和谐精致,艺术成就非常高。
郑州文庙是目前河南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历史的洪流中,能保存下来的遗迹越来越少,而以文物为思想的文化,却永远流淌中华人的血脉中。
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不易,如有转载,请联系告知。
传承中原文明,书写中原故事,中原古文化传播关注河南古文化,编写整理河南各市、县、村古文化历史,如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