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多次发布文件鼓励“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后,体育健身运动向着全民化、常态化、休闲化发展,在消费升级、政策红利等推动下,体旅融合愈发受到重视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人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游客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旅游者更加注重参与性、体验性和独特性。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基于新经济、新基建、新客群和新需求, 中国的体育旅游将以创新突破来实现多元发展。

体育旅游发展处在黄金时间

我国幅员辽阔,风光旖旎展提供了天然基础。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是在生态保护前提下,对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路径,更是让游客通过亲身体验、亲身参与,接受生动的生态教育的主要形式。

体育旅游是增强人民体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以户外运动为代表的体育旅游作为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方式,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契合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体育旅游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随着国家体育旅游示范省、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育公园、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空间体系不断成熟,体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体育、文化等相关产业相互交融的“连接器”。

体育旅游发展特点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推进,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趋势,体育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的战略支撑点。

数据显示,体育旅游市场正在逐步扩大,2021上半年“体育旅游”搜索热度较上年同期增长115%,华南和华东区域体育旅游热度增长较高,分别为36%和25%。

体育旅游以参与型(62.8%)为主,观赏型(37.2%)为辅。在参与型的体育旅游项目中,爬山、马拉松、骑行、冰雪运动、徒步等是大众参与较为广泛的活动;而在诸多的观赏型体育活动中,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世界综合性体育赛事以及水立方、鸟巢等知名度较高的体育建筑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冲动消费是体育旅游当前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参与体育旅游的消费群体中,75.2%的消费者对体育运动表示喜欢,当涉及到对体育运动的了解程度方面,74.9%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对体育运动有一定了解,这说明当前消费者对体育运动的喜欢大于了解。

体育旅游亮点多,提升城市品牌吸引力。数据显示,2019年海南、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体育游热度攀升迅速。

广东以绝对优势占据客源地榜首,广东人民的体育旅游意愿强烈,占了整体的15%。北京和上海分列第二、第三,北京体育出游人数占到了总体的10%。

体育旅游发展类型

1.体育小镇

体育小镇是我国推动现代化城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集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相较于普通特色小镇的核心是引入了特色运动休闲项目,与体育产业相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点的体育文化中心。

2、商业娱乐MALL

MALL是指基于一定的体育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以体育旅游休闲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而形成的,以互动发展的度假酒店集群、综合休闲项目、休闲地产社区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体育旅游休闲聚集区。

作为聚集综合体育+旅游功能的特定空间,MALL是一个泛体育旅游产业聚集区,也是一个体育旅游经济系统,并有可能成为一个体育旅游休闲目的地。

3、体育竞技赛事

体育专业竞技赛事是以体育运动项目(或者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在裁判员的主持下,依据统一规则进行的运动员或者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能力的较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体育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扩大,竞技赛事的规模不断扩大,赛事项目类型不断增加,且竞技水平也不断提升,形成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核心的现代竞技体育赛事。

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因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在举办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举办地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这也是很多国家争相获得这些赛事举办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能够借助大赛的影响力创造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将会吸引到更多游客在观看比赛之后留下来或再次前往项目地游览。

体育旅游创新发展路径

一是以体育旅游融合为支点,发挥旅游产业化、市场化的优势,丰富体育消费产品供给方式、供给渠道、供给类型,带动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市场繁荣。

二是以冰雪旅游为重点、以北京冬奥为契机,充分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所带来的国际关注,区域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冰雪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对冰雪文化普及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冰雪旅游。

三是通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休闲游憩产品设计等,助推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以乡村徒步、自行车骑行、乡村康养等旅游产品打造推动道路、标识、租赁、导航、休憩、住宿、餐饮等相关设施建设,助力乡村基础设施与服务优化。

五是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体育旅游持续发展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