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罢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想到一年罢工上千次的法国人,但实际上,全球第一例大规模罢工运动发生在1886年的美国,共有25万人在5月1日当天参与游行,而在此之前,美国工人日均工作时长基本都在12小时以上,部分工厂甚至要求14小时。这场罢工以7名警察死亡、一百多名示威者伤亡的结局落下帷幕,从而带动国际社会介入并将每年的5月1日设为国际劳动节。
而这次,美国工人没有像法国工人一样穿着黄马褂上街喊口号,因为罢工浪潮是一点点地推进,事件进展很清晰:美国政府把复苏经济的希望押注在疫苗上,使得病毒传播造成大量死亡,对疫情惊恐不已的工人们只能以辞职来躲避风险,于是就出现了今年春季的辞职潮,4月份400万人辞职、5月份370万人辞职、6月份200万人辞职,到了7月统计有1090万个职位空缺,紧接着又进入430万人辞职的8月份,9月、10月的数据至今都不敢公开,担心引起连锁反应。
按照NBC和CNN的说法,离职浪潮主要集中于工厂与底层服务业,一方面是美国政府为了安抚民众大把撒钱(不分职业一律给失业者每月发放3800美元),白白拿钱的一部分人就干脆辞了工作回家躺平;另一方面是病毒肆虐与抗疫不力导致人人自危,尤其是人流集中的工厂、餐饮、酒店、零售、医疗等行业,其中仅餐饮业的离职率就高达6.8%(仅5月份)。
从7月份堪萨斯州一家百事可乐子公司600名工人爆发罢工后,目前准备罢工和已经罢工的行业已经全行业化,例如爱荷华州约翰迪尔农机具工厂的1万多名员工、加州与俄勒冈州的3.1万名药厂员工、纽约布法罗医院2000多名员工、面包协会的4万员工、好莱坞片厂的6万员工,汽车工会的1.2万工人,还有糖果、烟草、谷物加工商会的十多万员工。
如果把这些辞职的、罢工的工人分开来看,貌似对美国经济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但美国制造业雇佣工人的数量本身就只有1200万人(多数都转移国外),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服务业里,每个月几百万人辞职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更何况罢工一旦达成索求目的后,还会引起全国总罢工,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灾难。
或许有人说“美国政府起码是真金白银的给钱了”,姑且不说美国政府的钱是发行国债借来的(最后还是全民负担),仅就发放补贴的后果而言,结局还是底层亏、上层富。
失去工作的工人家庭把这3800美元当成救命稻草,是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甚至治疗新冠使用的,而上层阶级却把这笔钱投入到股市楼市,这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一面是工人辞职制造业停摆(或萎缩)降低生产量,生活物价一天比一天高,市面流通的商品量也越来越少,不少城市的商超已经无货可卖了;而另一面却是楼市股市普遍看好,进而带动房价房租上涨,部分城镇的房价甚至成倍地翻,资本家的身价也一天比一天高。
当9月份停发补助后,工人与底层民众才发现,物价、房价、股价都比以前更高,而工资却没有涨,所以罢工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这也是华尔街无人参与罢工的主要原因,但凡在美国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不敢说全都赚钱了,至少8成过的比之前更好。
举几个在美亲友的例子来说吧。
小A是09年去的美国,从中餐馆打杂一直做到15年借钱开店、18年贷款买房,拼搏十来年后他跟我说:我可能要断供了,实在撑不下去了。因为美国政府的抗疫不力,他的餐馆早已关门(门牌都拆了一年多),一家四口失去收入来源只能吃老本,直至发放3800美元的补助才好过一点,但9月份停发后,他和身边的在美华人一样,选择了断供(楼市看好却卖不出去)。
老C是出生在美国的第三代华侨,有豪车有豪宅,名下还有一家50多名员工的服装加工厂。然而疫情期间,他这个行业遭受了更大的打击,以目前美国商超的铺货来看,缺蔬果、缺日用、缺人工,唯独不缺粮食和衣服,因为美国是农业大国,1%农民足以养活3.5亿美国人,而美国服装行业早将制造工厂转移到国外,哪怕中国工厂时不时停产,越南、印度以及非洲地区的工厂也能保障供应,所以价格很稳定。
在此之前,他的工人还愿意从事低收入工作,发放3800美元补助的第一个月就有40%员工辞职,第二个月又走掉了20%,之后他连续涨薪3个月仍然没有留住工人,直至停产后,他手上至少违约了5个订单,赔付金额相当于他的豪宅。
第三个例子很典型,一名清华毕业就去了华尔街的上海男孩,不爱说话也不懂应酬,经常被职场压榨,平时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美太坏了”,但这次他却跟我说“老美真会赚钱”。
原来,他所在的公司在发放3800美元补助前就几乎全员参与金融投资,甚至半公开地指定几只股票给员工,以此来替代30%的年终奖。就这样,当很多美国底层还在挣扎明天的菜钱时,他却在家办公还提前拿到了今年的年终奖,给自己换了一辆新车。
今天下午他给我打电话时说:华尔街才没有人浪费时间去罢工呢,哪怕清洁工也不会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