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是我国科技方面杰出的人物,为祖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在2005年,温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钱老的惊天之问。

二、什么是“李约瑟之问”。
无独有偶,20世纪30年代,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首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是啊,我们首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却被欧洲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大清的国门。为此,曾经引发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广泛探讨。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才储备量应当多于人口少的国家。为什么出不了一流的大师和杰出人才,这拷问着我国教育和科学机制。当前,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就仅有屠呦呦和莫言,这显然和我国人口当量不匹配。而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屠呦呦受教育主要在民国时期,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十岁就辍学了,没有经过新中国系统的教育。所以,破解上面两个惊天之问,依然是我国教育急需破解的难题。

要成为大师或者杰出的科学人才,研究精神不可少。可是现行的教育对其有诸多阻碍。
首先,目前义务中小学教育中,评价教师的成绩,主要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定论。所以各任课老师采取题海战术,学生作业多得几乎写不完,哪里还有兴趣去研究自己喜欢的领域呢?素质教育无形中被应试教育扭曲了。老师是无奈的,谁也不想末位被淘汰,而学生只能在题海里奋力挣扎,到大学好不容易才上了岸,哪有心思去研究,该到怎么高兴怎么玩的时候了。所以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价出现了误区,这大大限制了高端人才的培养,的确让人担忧。试想一下,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把孩子给教废了,大学教育再优越又有什么用呢?时下的“双减政策”就是向应试教育说“不”吧。

再者,大学教育对基础研究和高端科技研究也是不够的。日本和新中国在建国时间上差不多。而日本的基础研究如此扎实,对推进高科技研究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因为无论哪个领域缺乏基础研究都是行之不远的,这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来从事研究才可以为新科技做好铺路石。所以高校必须选好领域踏踏实实做好研究,做好档案,为后来者的成功铺垫。诚然,教育当代大学生具备研究精神也是十分必要的。丁肇中所说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不断在各高校推广,从而让我国双一流等高校在世界上具备很强的竞争力。让人遗憾的是,很多清北等名校毕业生出国留学,在国外研究成果也很出色,但是就是不回国效力,这是很让人痛心的。目前芯片研究最高端的专家10人里面有6人就是拥有华裔身份,而我国现在却很“缺芯”。美国最好的“民兵”导弹的设计总工程师就是华人。

我们最好的大学培养出最好的学生,却成为为外国输送高端人才的基地,这需要我们进行反思。我们国内的研究环境和条件是不是出了问题?我们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是会干扰到这些优秀人才进行研究,因为这些研究者心无旁骛去进行研究,哪有心思和情商去面对这些外界的干扰?怎样对待千里马,顶层设计者需要好好考虑,设计出相关政策去推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各领域进行研究,努力补齐基础研究领域短板,破解两个惊天之问,抢占科技高端基地,只有这样,未来的中国才有未来。而教育,应当把研究精神输入学生脑海,让中国学生更具备世界竞争力。
祝福祖国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