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年的班长召集了一次回母校的同学聚会,你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了。一路上你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同学们的面容一个一个在你脑子里浮现,大学生活似乎象电影回放一样在你脑海里活灵活现起来。

其实,人的记忆是选择性的,你所记忆起来的只是一些你想记忆的片断,很多同学在你记忆里只剩下一个标签了。

你可能会很好奇,我在各位同学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好消息是,如果你当年在同学中的形象比较正面,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形象只会更正面,因为人的选择性记忆倾向于记住那些支持他们心中固有观念的部分而遗忘其它的部分;坏消息是,如果你当年给别人的印象比较负面,如今的你恐怕离人渣的形象不远了,而且这种标签化是根深蒂固的。

人从来就不是客观的,人是偏见的动物,这是我们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一直以来,符合论的真理观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那就是观念与客观事情相符合就是真理。随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的不断深入,符合论的真理观显得越来越尴尬了。人类只是偶然巧好进化成目前的这种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我们的感觉器官并不是原原本本地还原了客观世界,只是以我们自己的感知方式来解读万事万物。

当我们仰望苍穹,我们肉眼所见的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未必都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可能很久以前就消失了,只是距离我们非常遥远,消失之前的光线还在源源不断地到达地球。宇宙里真的有颜色存在吗?比如我们看到的绿色只是我们的大脑以这种解读方式感知550纳米左右的电磁波;宇宙里有温度存在吗?温度只不过是我们对粒子运动快慢的感知;物质真的有气味吗?气味只不过是我们对物质外层电子的感知方式而已,也许别的星球上的智慧生物根本就不是这样来感知世界的。即使同在一个星球上,波长大过760纳米的电磁波人类就看不见了,但有些动物就能够看见红外线。

人类只是选择性地感知了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翻译和解读这些有限的感觉信息,人类目前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完整地客观地还原世界的真相。

不仅从自然科学的层面可以论证人类的偏见性,哲学层面的关注更加深入。康德的认识论之所以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彻底颠覆了以往的主观符合客观的认知框架,认为是人为自然立法,客观只有符合人的先天认知形式才能被人认知,从而引发了认识论的革命。康德认为,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并非全部来源于经验,经验除了后天的成份外,还有先天的成份: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理念。人的感性能力提供杂多的感性材料,经过知性范畴的分类整理形成概念和判断,进而构成了我们的知识。人的感性能力和知性能力只能用在现象界,人并不能够认识自在之物,而人的理性应用理念来将知识系统化,建立自己的法则,但理念本身不是知识。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康德的认识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带着一个预设的框架和角度的。

尼釆曾经这样论述过知识和真理:科学所发现的真理其实是人们预先塞到事物中去的,塞进去叫艺术和宗教,重新拎出来的叫科学。尼釆的意思可以这样来理解:科学知识只是一种手段,并非客观世界的真相。

如果说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宏观地系统地论证人是偏见的动物,那么心理学可以让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我曾经有一位搭档,他工作的时候经常会习惯性地看手表,有一次我们一起喝酒,闲聊的时候他对我说:你知道吗,真的好奇怪,我每次看手表的时候总是跟911这个数字有关,不是九点十一分就是十一点九分或者一点十九分。

这就是典型的选择性记忆,他刻意只保留自己感兴趣的记忆,但他自己肯定认为他所记住的是客观事实的全部。

每个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注意那些与自己头脑里已有的观念和价值观相吻合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同时会主动地逃避和排斥那些与自己观念相悖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这在心理学里叫做选择性接触,它是人类固有的防御机制。

与此同时,人脑有一个遗忘机制。我们每天接受了海量的信息,绝大部分会被大脑主动遗忘掉,人们在记忆信息时会筛选那些与自己的固有观念、兴趣、爱好相符合的部分,而把其余内容从自己的记忆中加以删除,以达到大脑功能的高效和心理的平衡。

每个人所记忆的东西只是他想记忆的东西,绝对不完全是客观的真相。选择性记忆是人类最后一道防御机制。

同在一个星球上繁衍生息,人类却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同价值观之间甚至水火不容,究其原因就是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我们都是带有偏见的存在者,哪怕面对完全相同的一组概念,每个人大脑中的排序也不一样,而概念的排序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如果我们能明白并接受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异,宽容地看待与我们理念不一样的人,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戾气和争斗了。

现在回到你去参加同学聚会的路上,你似乎感悟到你在同学们心中留下的印象可能不那么正面,你在想不如趁这次聚会扭转一下自己的形象,比如说用热情和慷慨去弥补过去的某些不当言辞和行为。那你可能又要失望的,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被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解读,比如热情,也可能被人解读为做作,炫耀,心虚,别有用心等等等等,大概率会弄巧成拙。

所以我劝你不如顺其自然,缘深缘浅或许早已注定,平常心等闲处之最能心安理得。

从性格学方面来剖析,给予型人格最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平型人格也很看重这一点,感觉型人格在某些时间段也很在意外界的评价,所以这几个号码在这个方面需要特别修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他自身的价值,我们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另外,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我们对别人的看法也是存在偏见的,不要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你周边的人。人与世间其它事物的最大区别是,其它事物都有凝固的本性,而人没有。譬如一个茶杯,在它被生产出来的那一瞬间,它就有了一个凝固不变的本质,它永远都是一个器皿。

而人从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开始,总是处在去存在、去成为自己的过程之中,没有凝固的本质就是人类最大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