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1年(汉宣帝神爵元年),西汉76岁的老将赵充国毛遂自荐担任了平羌的统帅,随后两次献策,先击先零,取得对羌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三献屯田计,从长久出发,亦兵亦耕,从大局出发,既要平息羌人叛乱,更要防止匈奴从中作梗,危害大汉,展开政治攻势,利用羌人的内部矛盾,分化羌人势力,说服包括汉宣帝君臣,取得对羌战争的最后胜利。

赵充国(前137年一一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籍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县西南),后移居到黄河河套以西的金城郡令居县(今甘肃兰州永登县),赵充国祖上在文景时期曾官至少府(掌山海池泽收入及皇室手工业制造事务),他的曾祖父也官至谏议大夫,所以赵充国的家庭出身当然是属于少数士大夫亦即官僚家庭。

赵充国的起点是羽林骑,说白了是担任建章宫的保卫任务,就是护卫皇帝的。赵充国从小就苦练骑兵本领,在当时因与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战,骑兵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赵充国作为“六郡良家子”,六郡指的是西北边地的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今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等省或自治区的部分地区),由于这些人家庭出身的关系,再加上从小得到严格的骑射训练,武艺精湛,充当护卫工作是很适宜的。这些人还有的充当期门(卫队),负责皇帝的警卫,和羽林骑都有机会得到皇帝的赏识,并逐步提升。

赵充国的征战生涯是随从李广利打匈奴时,遭遇了匈奴右贤王的包围,当时李广利的处境十分危险,是赵充国左冲右杀,冲出包围圈,化险为夷,得到了汉武帝的亲自接见,并且任命他当自己的侍卫官一一中郎。不久,又提升他担任车骑将军长史,即协助车骑将军总理所属部门事务的高级属官。后在几次出征中屡立战功,从出击匈奴归来后,被提升为后将军。

赵充国再一次受到皇帝重用是,因参与霍光谋废昌邑王刘贺立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刘询)为帝,获封营平侯。

按说这样一位战功累累的老功臣应该有更好的晚年,殊不知,有人对他不满,伺机算计他,直接算计不了他,就算计他的儿子赵卬。

因当时在平羌的战争中,宣帝同时派遣了破羌将军辛武贤(酒泉太守),强弩将军许延寿及中郎将赵卬直接出击,问题就出在辛武贤身上。

平羌战争结束后,赵充国向宣帝汇报战争的过程,他的朋友浩星赐就提醒他,汇报时要把平羌功劳算在两位将军头上,结果赵充国向宣帝直言兵事,明确是屯田所产生的威力,不是出击的结果,其实,赵充国也是一心为国,觉得自己年岁已大,侯爵功名啥的他更看重为国,因此,辛武贤什么奖赏也没捞着,宣帝还免了他破羌将军的官,让他仍然回酒泉做太守

这就得罪了辛武贤,他一直找机会算计赵充国,突然想起,赵卬和他说过,赵充国曾救过车骑将军张安世的命,在汉朝当这叫“臣不密而亡其身”泄露宫廷密秘是死罪。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车骑将军张安世,是抚养过宣帝的掖庭令张贺的兄弟,是个注重文教的文学近臣,为人“谨慎周密”,有一次不知为了何事,张安世得罪了宣帝,宣帝一怒之下,竟要将张安世处死,在这危急关头,赵充国挺身而出,为张安世辩解,指出张安世是个“忠心而又恭敬的忠臣”,应该原谅他,在赵充国的劝说下,张安世才得免死。

赵卬被捕入狱,自杀身亡。不久,赵充国告老休养,宣帝批准他退休时,同时下诏,赐安车驷马,安车是一种舒适平稳的坐车,是皇帝用来作为敬老尊贤的特赐物,对于受者来说是极大的荣誉,赐黄金60斤,罢府第,准予辞去官职,住私人府邸休养。

公元前52年(甘露二年),赵充国去世,终年86岁,谥号“壮侯”,其爵位营平侯先由赵卬的弟弟,接着由赵充国的孙子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