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产业投资规模与区域分布不断扩大,各类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然而当前适用人才稀缺,人力资源已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支点和关键因素。此外,“一带一路”投资项目众多,涉及领域广阔,各国由于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差异使得走出去企业面临众多风险,在决策时也需要一定的科研支撑。对于各大高校来说,“一带一路”倡议为广大学子就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但是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及时、可靠的智力支持也成为新的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人才供求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管理的专业型人才,更需要拥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我国高校与政府正在科学制定人才战略,通过多种途径、多个方式探索培养“一带一路”方向人才,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一带一路”人才需求分析

“一带一路”人才需求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而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1月,中国已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涉及上百种语言,其中非通用语种人才愈发紧缺。在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为重点,已构成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需要金融领军型、高端技术型和人文交流型等不同类型的国际人才。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人才需求也不尽相同,如非洲和拉美地区可能更需要建筑专业人才,亚洲可能更需要交通运输人才,而通用的财务、法律、外语、经济、计算机的人才在各投资项目的需求都有所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相关企业的视角来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需求已成为其扩大发展的瓶颈之一。国际化人才应当拥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市场规则,掌握国际商务语言,具备国际化领导力;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精通专业领域知识,还要深谙本国国情、熟悉当地人文,具备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根据领英发布的《一带一路人才白皮书》,66%的企业表示难以找到高级别的人才,40%的企业在寻找特殊技能人才上受阻。同样在德勤《一带一路白皮书》中也提到在企业对外投资中人才是海外投资面临的最主要三大挑战之一,且国际化人才的管理与培养正在成为最关键的环节。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海外投资正处于发展阶段,对国际市场还需要进一步熟悉,同时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严重匮乏,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推进。

2.“一带一路”人才供给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高校纷纷响应,聚焦“一带一路”人才需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5年,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47所高校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共同打造“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同体。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结合自身优势,通过专门成立“丝绸之路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等平台对口办学,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国际化人才。其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通过实施精英教育模式,正在培养掌握俄语、精通专业、通晓中俄两国国情文化和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专门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部委对“一带一路”人才的政策和措施也相继展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将扩大共建国家间留学生规模,每年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商务部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创新培训方式,累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10万余名;教育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提出实施“丝绸之路”的留学推进计划、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师资培训推进计划和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为未来的“一带一路”人才储备发力。

3.“一带一路”人才鸿沟问题

综合以上需求与供给的分析,高校和政府已经开始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上发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需求状况。然而每年高校剧增的毕业生与“一带一路”相关企业用工荒的现象共存,表明我国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与管理上依旧存在人才鸿沟问题。

第一是供不应求,国际化人才资源需求远大于供给。目前各大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上还处于探索阶段,院校教育专业设置与国际化素养提升还处于改革阶段。因此,现有人才知识结构单一,有外语能力的缺乏国际投资知识,懂经济金融的可能缺乏对相关文化认同、政治格局的认知,以至于在国际产能合作、国际商务谈判以及国际市场开拓中受到阻碍。这种由于技能上不符合市场化需求的不匹配属于结构性问题。第二是供求信息不畅通,即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存在信息偏差。由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高校对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不能及时更新,企业对高校的人才结构也缺乏认知,两者造成了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与学校培养计划契合度不高。此外,大学生群体对“一带一路”企业的关注度少,未能将其纳入自己的职业规划中,故后续的技能与素养与企业需求也不相匹配。

第三是对现有适用人才资源发掘不足。各大高校的留学生群体一定程度上属于复合型人才,他们本身对自己本国文化非常熟悉,同时对中国又有一定了解。再者就是高校中的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研究生群体。他们虽然一直持续在自己关注的领域进行科研,但是各方面知识都有一定积累。研究生也存在本科与硕士或博士阶段专业不同的现象,这种跨学科的视角和多学科思维的基础能力可以为“一带一路”上的投资安全提供智力支持,而高校往往忽略了这些群体的才能或者没有更好地整合组织起来。

如何推动缓解“一带一路”人才鸿沟问题?

首先,各个高校应结合学校学科优势与特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一带一路”需求有效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实践性强、涉及面广,高校应创造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模式和环境,打破既有学科布局,将工科与文科结合,推动通识教育,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有较深入的认识。在培养“外语+”人才的同时,也要使学生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持续围绕“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途径,最终形成务实有效、动态调整的“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进一步拓宽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使知识能够服务于政策、转化为效益。人才培养涉及政府政策的宏观指引、高校的教育体系以及企业的使用反馈状况。目前三个环节之间信息不完全,结合不紧密,从而造成政府预期、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能精准对应。未来“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体系应在三者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上游的政府规划、中游的高校教育以及下游的企业的聘用反馈连接起来。高校作为“中间人”,一方面可以向政府和企业提供相应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为政府和企业就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从而最大化发挥高校在经济运行中的效益,也可以降低“一带一路”人才的培养成本,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能。如通过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通过与“一带一路”相关企业、与地方政府搭建各类实践项目与课程,培养多专多能、适用实用的“一带一路”人才。此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水平、社会体制、文化差异较大,与国内社会工作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服务于“一带一路”的人才必须纳入中国的相关政策体系和人才使用体系,保障人才的后续培养,达到激励相容。

最后,既要重视人才引进,也要利用好现有国际化人才资源。高校应该充分挖掘学校既有的人才,包括教师、研究生、留学生等群体,能够整合资源建立相关智库为政府咨政建言,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此外,利用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重视人才引进与教育交流,让国外优秀人才和中国优秀人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协作创新,实现国际化人才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倡议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高校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高校应立足长远,重新思考国际化人才的时代内涵,通过引导学生,协同政府、企业精准培养“一带一路”所需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