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宋人的18岁,活了900年
《千里江山图》局部
君语:
少年不需要解释,正如美不需要解释,是靠其自身就能征服人心的东西。
2021年故宫博物院出品了一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背后演绎的故事正是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
这幅画,2017年《国家宝藏》的第一期选的是它,2008北京奥运会唯一露面的国画也是它,近一百年来,展出次数仅三次。
图|故宫博物院 ©
有人说,因为用了宝石颜料石青石绿绘制,千年不褪色。有人说,只因画家是一位十八岁的少年,希孟。
“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
疑惑的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都没有翻过几座山?淌过几条河?又如何能画出千里江山?
《千里江山图》长卷
《千里江山图》是宋徽宗朝的一幅画,与《清明上河图》是同时期的作品,但面积比它大四倍,高半米余,长近12米。
观赏它的方式,犹如蒋勋所言,“长卷”打开,一手拨,一手卷,一章一章观赏,直到12米的尽头。奇妙的是,即使平视看画,却像站在高处,俯瞰千里江山。
《千里江山图》主峰
从《千里江山图》的最高山庐山出发,周围是一座座错落的山峰密林,中间薄雾弥漫,层层延绵到山脚,直到白冠树木清晰可见。
各中有四叠双瀑,每一叠生两瀑,从高处一叠一叠滚落山脚,如同白练飞流。中间一道廊桥穿瀑而建的,里面有两个小白人,正对坐闲话。
有隐秘在高山旁的屋舍,似某个隐居深山的人,不愿被外界打扰。越往下走,人烟渐起,驴队从后山而来,屋舍人家自平地延绵出去,有人洒扫庭院,有人落日卸船归家。
从庐山抬头远望,则是另一番景象。湖面开阔,水波荡漾去到另一边,空中有飞鸟掠过,似乎也要翱翔到对岸。
岛与岛之间,连接一道超级跨江大桥,两端尖小,中央是一座开阔的十字亭,供往来之人歇息度假。
《千里江山图》跨江大桥
正如陈丹青在《局部》说,少年的世界是全息的世界。画中有屋舍舟船,群山大起大伏,丛林层次繁复,往来众人卸船卸货,哪怕一颗鹅卵石,画家都将其纹路描绘得详细可见。
但我们也回到最初的疑问:一个十八岁的少年,都没有翻过几座山淌过几条河,未曾见过世界全貌,如何能画千里江山?
也许所谓千里江山,未必是走过千山吧!就像老人,这一生渡过桥,搭过船,爬过山,登过顶,人生的脚步越走越厚,然而走过千山万水,却更懂得舍去,只取一瓢。
少年正因没淌过几次水,没爬过几座山,没走过千山,才会胸怀江山,没登过高山,才不会高山仰止。
《千里江山图》AR科技
解开希孟的身份,宛如解答一个谜题。
关于他的资料历史上只有两处。《千里江山图》上蔡京的题跋有一处: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
这是一个少年,只有名字,花了半年时间,在十八岁时就已画成这幅长卷。
图|故宫博物院 ©
另一处在清朝人的笔记,其中说到希孟姓王,且二十出头便离世,《千里江山图》是他留下的唯一的存世画作。似乎他的一生就是为了这幅画而来,画成身退。
于是当我们打开这幅画,尖锐的山石是最蓝最青的那一翠,有时小画家一层层不耐其烦地晕染,很均匀,却有时直接用石青往上“怼”“堆”或“叠起来”。
“好狂!”没有老手画家的瞻前顾后,也不惧废颜料的珍贵。
可是小画家又细腻,一遍一遍把孔雀石碾磨成粉,又调和成绿玉一样嫩的颜色,铺在植被丰富的山头。
再看山脚的土色,褶皱的赭石色,山头绿玉色,峰顶耀眼石青。冷与暖,厚与薄,轻与重的对比,好像天上来一束光,普照千里。让这个世界有明有暗,有光有影,有左有右。走进希孟的千里江山,仿佛走进一派激昂灿烂的大好春光。
青绿,只属于少年。
它是青葱,是繁盛,是少年的意气风发。或许正是十八岁的人生,太容易沉浸在灿烂里,才会留下一片灿烂。
《千里江山图》AR科技
曾经有人说,《千里江山图》不是宋画,而是清朝画家造假。
画家韦羲以《千里江山图》和宋代的《江山秋色图》中的“鹅卵石”做了证明:
“这两幅画大山大水里小小的鹅卵石,竟然连纹路都细致地画出来,这种事情只有宋人才干得出来。后来的画家开始偷工减料,画个圈圈,点几个点点,甚至连河滩都不画了。”
《江山秋色图》沙滩和鹅卵石
在少年的画中,故宫研究院研究员余辉,还发现了一个奇迹,当将《千里江山图》的景点连成“之”字形的交通路线后看到:“这几乎是北宋时期,从闽东南去开封的最佳路线。”
从闽东南沿海出发,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到达了庐山、鄱阳湖,在九江顺长江到达润州(今江苏镇江),再沿着大运河坐船进入汴河,最后来到了宋都,开封。
于是画里有闽东南沿海的礁石、浪迹线、沙滩,有在唐宋开放的仙游九鲤湖的“三叠瀑(希孟经过联想画出了四叠瀑)”。见到碳酸盐岩溶蚀成的溶洞群,画下来,见到苏州长桥也画下来。
《千里江山图》礁石
《千里江山图》溶洞岩地貌
有人疑问,少年会不会没有走过,而都是“老师”宋徽宗教的呢?余辉的回答是:“宋徽宗教不了这个。”
画中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这些必然是画家本人见过的,或生活中的,才能细微画出一个船夫收蒿的力怎么发,动作倾斜又该几度。
少年的眼睛是不一样的,好像一个摄像头,他好奇、动心、热情地观察这个还没认识多久的世界。认为什么是美,就倾尽功力,用最贵气的色彩,用最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来。
一个人心中必然有着这样的壮阔,才会描画壮阔。一个人心中必然有着这样的心气,才有心力画出一条漫漫长路。
《千里江山图》AR科技
陈丹青说:“他降生在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代,他的黄金时代是十八岁”“又有一个宋徽宗亲自给他调教。”
也许正是因为宋朝,丹青不负少年郎。
于是,九百年后,那勃勃的青绿山水,勃勃的宋人心气,还能狠狠击中今天的我们的心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