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前行者》已经收官,该剧情节紧凑,反转不断,高潮迭起,是一部难得的谍战爽剧。没有强加感情线,不落俗套,也很是不错。但除此以外,瑕疵也是明显,比较大的一个瑕疵是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弱化团队重要成员的作用,造成剧情较空。这一瑕疵前文已经详细分析过,这里不再赘述,我主要想谈谈本剧的另外两大瑕疵:一、零号文件、忏悔录作为钩子太牵强;二、细节经不起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钩子问题

一、钩子问题

一般的谍战剧都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主题,比如《叛逆者》的主旨比较明确——拼命送出每一份重要的情报,直到最后一份对抗战或内战有至关重大的情报送出为止。比如《叛逆者》的终结,是潜伏许久的荣将军自我唤醒,将一份影响战争形势的情报送出,由主角林楠笙完成情报传递,直到战争结束。这样的设计看上去比较有意义。

但是《前行者》不一样,里面的几个看上去很重要的钩子,其重要性却有些差强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零号文件重要性不显

比如开局的零号文件,虽然设计了一个重大的反转,但还是让人觉得不尽如意。因为,众人拼死转移的零号文件不是什么重要情报,而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孩子唯一的身份就是烈士遗孤。本来这个孩子如果没有被披上一个零号文件的代号,就可以暂时混在其它的孩子中生活,直到安全时转移。结果零号文件的帽子往孩子的头上一扣,就给孩子招来了杀身之祸。因为零号文件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什么重要的情报,引起了国民党的疯狂争夺。而与此同时,不少革命先烈因为这个代号丧失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特点在剧中的反应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原来为了零号文件连自己的二叔都能逼死的唐贤平听说这零号文件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兴致缺缺。裴如海最后说的话也比较有意思,他在杀了保护孩子的陈烈说:“你比零号文件更有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一个烈士遗孤根本不会引起国民党太多的注意力,反而零号文件这个代号,很有吸引力。故而在我看来,开局转移零号文件的戏很牵强。

其实零号文件是孩子也不是不可以形成高潮。若是之后插播一些国民党残害烈士并对烈士遗孤赶尽杀绝的画面,营造出悲愤的气氛,或许转移零号文件会让人觉得势在必行。零号文件这个钩子的失败在于其重要性没有托起来。而后续三方使劲全力争夺的《忏悔录》也是这样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忏悔录》撑不起剧情

零号文件以后,剧情的重心就变成抢夺《忏悔录》了,《忏悔录》不是普通的书,而是庞大的情报资料库。因为里面包含了所有在法租界活跃的特务、间谍的身份及活动资料。在剧中其作用,大有得《忏悔录》者得天下的气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年代,情报是很重要的东西,这一点无可厚非。因为,往往有时候,情报大于人命。那么一个机构如果拥有一个庞大的情报系统,必然也会有庞大的情报分析系统来分析这些情报,同时这个收集并掌管这个庞大情报系统的人一定拥有敏锐的嗅觉,以及对所在区域势力了解程度就像数手指。如此来说,收集并拥有《忏悔录》的范义亭必然是一个很可怕的存在,也必定能够叱咤风云。可,范义亭的表现却很差强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范义亭的危机敏感性很糟糕,他身边常常被间谍特务特工环绕着,他一无所知,看似精明,其实很普通。比如马天目,比如意图明显的日本间谍陆怡。如果范义亭那么容易被欺骗,那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庞大情报库,那么他收集而来的《忏悔录》真的有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从最后一幕戏来看,《忏悔录》对范义亭一点作用也没有,她女儿被三个方面设计,马天目告诉他真相,他却怀疑马天目。按理说,一个拥有那么庞大的情报机构的人他的耳目是遍布整个上海的,甚至深入国民党、日本特务机构内部都有。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得到那么详细的情报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中共的叛徒裴如海、中共秘密工作小组领导吴崇信、日本特务机构最高领导坂井、国民党的特务等详细资料都在《忏悔录》里面。那么当有了威胁自己的情报时,无论真假,范义亭都有能力调动这庞大的情报系统为自己验证这些信息,可范义亭丝毫没有使用这些情报的能力,只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他有一个庞大的青帮,他却把自己命根子一般的女儿交给自己根本不信任的准女婿唐贤平来保护。所以,《忏悔录》在范义亭那里就显得很鸡肋。倒是有点像武侠剧,众人一起抢宝藏,抢来抢去,人头丢了一大堆,结果宝物根本就是虚晃一枪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忏悔录》并不是不可以当重要钩子来使用,如果做好铺垫,让它的形象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范义亭这个角色其实是很好的立起《忏悔录》的角色,他的强大的青帮应该在情报搜集方面彰显作用,他使用《忏悔录》分析情报,得出有价值的情报为自己的系统运作,等等,都可以把重宝之“重”树立起来。而不是仅仅靠几张照片来使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剧情里面,《忏悔录》最重要的仿佛就是照片,比如老吴的照片被花了很多金条才买到。可实际上,老吴已经跟唐贤平打过好几次照面了。有一次,老吴拿着画轴敷衍唐贤平虽然过去了,但其实是面对面照过相了。唐贤平事后也回忆起了老吴的敷衍他的画面,按理说对老吴印象很深,照片其实不太重要了。这里参考《叛逆者》林楠笙过目不忘的设定,我觉得这是一个优秀特工应该具有的能力。而且,剧中“马天目”都能画出见过面之人的画像,唐贤平难道不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用照片立《忏悔录》的方式其实是有些失败的。如果能把零号文件、《忏悔录》这两个钩子立起来,相信本剧会变得很精彩。除了钩子,还有个很重要的瑕疵值得一说,那就是,本剧的细节非常经不起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细节问题

二、细节问题

前面说过,本剧是十分精彩的,反转一个接一个,让人目不暇接。但是众多的反转推敲下来其实显得有些生硬。我们用两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来验证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裴如海的死里逃生,其实本不意外

大家都知道,裴如海在一场车祸加爆炸中死里逃生了。他的死里逃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那证明他很有能力。这里是有铺垫的,余独醒在送走裴如海时在他身上绑了炸弹,就说过一句:“他不是擅长逃生吗?我看他怎么逃。”这句话其实就是铺垫裴如海能逃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裴如海的原型顾顺章就是因为会缩骨逃跑,最后是被锁住琵琶骨处死的。所以裴如海能逃脱一点也不意外。意外的是,为了剧情的反转效果,没人知道裴如海已经死里逃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贤平开枪把马天目打下水之后就说过一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体。”可唐贤平、马天目、余独醒等一堆高精特务人员却不去看看烧毁的车里有没有裴如海的尸体。而更可笑的是唐贤平,他连车上烧化的金币痕迹都能找到,却没有发现车里没有裴如海,这很不科学。还有更不合理的一点,车上的金币都烧化了,轮胎却完好无损,就很神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裴如海死里逃生,造成悬疑感也不是不可以,只要马天目他们进车里看看,然后描述一下,都炸毁了,也许能够蒙混过去。至于轮胎可就不要得有个毁灭性伤害的样子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关校长的死,陆怡不应该那么容易摘出来

陆怡作为日本间谍,一直潜伏在范义亭身边。可为了杀关校长,她暴露了。可她又没有暴露,这不正常。因为送关校长走的是马天目和陆怡,马天目和陆怡把关校长送到了码头,送到码头之后,马天目为了转移唐贤平的注意力,自己去开火,让陆怡去送关校长。结果,她趁关校长不注意把接他的还有他一起杀了。这件事的后果和影响都比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义亭的情报系统是有些作用的,他们看到了陆怡送关校长进码头的情景,结果关校长死了,陆怡消失了。消失后又突然出现在范公馆,说什么要自证。其实,无论如何,陆怡都有嫌疑,范义亭一个搞情报的居然丝毫不怀疑,还直接就把人弄成女儿后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马天目是亲手把关校长交给陆怡的,关校长的死应该对他来说是很严重的事情,可他也没有怀疑到陆怡,就很不应该。因为陆怡的暴露太拙劣,经不起推敲。

如果设计一段陆怡像马天目一样用三寸不烂之舌将事实掩盖过去的细节刻画,可能都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前行者》是不错的剧,但改进空间很大

小结,《前行者》是不错的剧,但改进空间很大

我列举出《前行者》这部剧的瑕疵,不是为了贬损它,而是希望这部剧更加好,或者未来的谍战剧更好。都说抓大放小,目前的谍战剧也好电视剧也罢,其实在细节刻画方面都是不够的。一部剧拥有不断的高潮很不容易,能够一直抓人眼球直到结局就很了不起。这一点其实比《叛逆者》要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叛逆者》的最后一集的精彩程度是大大打了折扣的,因为最后一集的主要障碍是孟安南,孟安南和林楠笙的对决又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前行者》的结尾虽然钩子没有立起来,但“对手戏"是立起来了。反转一个接一个,给人一种一路刺激到底的感觉,非常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如果细节刻画再细致一点,把钩子立起来一点,再把老吴、老师等配角立起来一点,这部剧恐怕可以封神。希望以后的谍战剧能够越来越好,别是为了反转而反转,为了高潮而高潮,牺牲剧情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会显得失实和空洞的。你觉得《前行者》的整体表现如何?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与我一起讨论吧。